《民法总论》习题 第一篇民法总论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题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商品关系的法律。() 2、作为民法调整方法之一的惩罚,可在当事人发生争议前进行,也可在当事人争议发生后进行。() 3、民法和经济法都可调整财产关系,因此它们的调整对象有时可相同。() 4、民法是权利法,其最直接且最集中地确立和保护自然人、法人的权利。() 5、民法基本原则的效力贯穿于民法的始终,它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守的一切原则。()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些不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A平等原则B、意思自治原则C、一物一权原则D、诚信原则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是()A、甲与乙签订一份买卖水泥合同形成的关系。B、甲因侵害乙的肖像权而形成的赔偿关系。C、申请人向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而形成的关系。D、因保险事故的发生,受益人向保险公司索赔而形成的关系。 3、某甲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还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以后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海景房屋的某乙。某甲的行为违背了下列哪一原则?()A、自愿原则B、等价有偿原则C、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 4、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民法的渊源?()A、习惯B、事理之性质C、判例D、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5、《民法通则》第二十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这一规定属于民法的哪一调整方法?()A、拟制B、范导C、修补D、保障 6、一般认为,下列制度中,在罗马法中有的是()A、人格权制度B、监护制度C、法律行为制度D、不动产登记制度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民法的主要内容。 2、简述民法的调整对象。 3、简述权利滥用的后果。 四、论述题论述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 《物权法》习题 第一章物权总论 一、名词解释 1、物权 2、物上请求权 3、他物权 4、物权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的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权变动的规则不同B、物权种类及内容的设置有很大不同C、诉讼法上的管辖原则不同D、动产的价值较小,不动产的价值较大 2、对当事人创设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物权类型的法律行为之效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确定无效B、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应发生效力C、生效,只是不具备物权效力D、如果不在法律明确禁止之列,则确定生效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债权一般是有期限的,物权则具有永续性B、主物与从物须为同一主体所有,方能成立主物权与从物权的关系C、所有权是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权,所以在效力上要优先于限制物权D、典权是我国所特有的物权类型 4、下列属于主物和从物关系的是()A、小李的钢笔和文具盒B、赵某的吉普车和一个非该车专用拖斗C、李某的房屋和其出差前在家门装的特大号防盗锁D、商品和它的包装盒 5、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扣押当事人的财产,其对扣押财产的占有是()A、善意占有B、非法占有C、合法占有D、恶意占有 6、下列对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认识,正确的是()A、物权请求权基于物权而产生,称为对物权,债权请求权则为对人权B、在指示交付的情况下,所有人将其对于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以代替交付。这种对物权请求权的独立处分,是物权请求权的从属性的例外情形C、物权请求权不以物的实际受损为成立要件,损害赔偿请求权以实际受到损害为前提,故两者不会发生竞合D、物上请求权旨在恢复物权人对标的物的圆满支配状态,而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目的在于消除损害 7、甲乙订立借款合同一份,作如下约定:甲借乙10万元,甲将其所有的空闲院落一处作担保;乙有权使用、收益;10年后甲归还本金,乙归还该院落;如甲无力还款,则该院落由乙任意处置。对他们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A、不动产作抵押而又移转占有,供抵押权人使用收益,不符合担保法规定的担保类型,该担保无效B、该合同中约定如果甲无力还款,则该院落听由乙任意处置,构成"流质"条款,该约定无效,乙只能通过拍卖等方式保障其权利C、可以认定其间成立典权法律关系D、这份借款合同实际上包含一个担保合同作为从合同,借款合同无效则担保合同也随之无效 8、下列物权的保护方法不能以自力救济的方式行使的是()A、排除妨碍请求权B、确认物权的请求权C、恢复原状请求权D、消除危险请求权 9、下列各项属于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的是()A、叔叔送给今年刚满7岁的小明一辆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B、小张继承哥哥的一处房子C、小陈的元存款共得利息1000元D、10岁的小高把爸爸给买的铅笔刀送给小朋友 10、在他人的土地上建筑房屋的权利是()A、通行权B、地上权C、永佃权D、地役权 11、下列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要件不正确的是()A、善意取得必须是在取得时善意,取得后善意与否不影响因善意而取得的所有权。B、善意取得必须是争对动产,不动产不能适用善意取得。C、善意取得的前提必须是无处分权人合法占有处分物。D、善意取得是一种继受取得,而非一种"即时取得或原始取得"。 12、罗马法及罗马法以后至德意志法系,对善意取得的"善意"判断标准采用的是()A、客观善意主义B、主观善意主义C、综合评价主义D、善意推定主义 13、下列规范性文件中,不属于物权法的渊源的是()A、国际法公约或条约B、经济法C、民商法D、地方法规 14、以下能够成为物权客体的为()A、电子B、电力C、阳光D、人身 15、下列物中属于不动产的是()A、房屋、树林B、船舶、原材料C、钢材、机器D、汽车、机器设备、厂房 16、甲越界建房侵入乙的宅基地,糖尿病饮食疗法。行为侵犯了乙的()A、相邻权B、宅基地使用权C、房屋所有权D、宅基地所有权 17、从权利性质来看,典权人对典物不享有的权利是()A、使用权B、收益权C、转典权D、抵押权 18、使用作为财产所有权的一项权能,是指()A、依照物的性能和用途并可以毁损物的方式对物加以使用B、依照物的性能和用途并可以变更其性质的方式对物加以使用C、所有人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并可以毁损物或变更其性质的方式对物加以使用D、依照物的性能和用途并不毁损其物或变更其性质的方式对物加以使用 19、甲在乙处修理电视机,因为钱不够,就将自己的手表放在乙处,说第二天拿钱来,就把电视机取走。乙取得手表的占有是依据()A、留置权B、抵押权C、质权D、债权 20、我国对"准不动产"的物权变动采()A、登记要件主义B、登记对抗主义C、意思表示一致D、实际交付主义 三、多项选择题 1、物权具有以下特点()A、独占性B、排他性C、统一性D、追及力 2、下列对他人之物的使用,不为侵权的有()A、未经许可而用别人的三轮车将突然晕厥的女友送到医院B、为翻盖房屋而使用邻居的宅基地搭脚手架C、明知为邻居家的材料加工成门窗安装在自家房子上D、租期已满而继续交房租,房东也未提异议 3、下列对加工物的所有权归属的判断,正确的是()A、加工物的所有权原则上归加工人所有,并给加工人以补偿B、加工增加的价值小于材料的价值时,加工物归加工人所有,但应当给原物的所有人以补偿C、未经原物所有人同意在其物上加工而造成损失的,加工人应赔偿原物所有人D、如果当事人就加工物的归属事先有约定的,可按其约定办理 4、时效取得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时效取得只适合动产B、为他人的占有也可发生时效取得C、时效取得只适用于所有权,不适用其它物权D、时效取得的物权取得方式不适用时效的中止、中断 5、就我国现有的法律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留置权只能是动产物权B、用益物权只能是不动产物权C、抵押权只能是不动产物权D、质押的客体可能不是动产 6、下列属于收益行为的是()A、收取牛身体内部的牛黄B、采摘苹果树上成熟的苹果C、三资企业中白领工人领取奖金D、股民通过买卖股票获取股息 7、对物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物权在时间上是无限制的B、物权是对世权C、物权是对人权D、物权是支配权 8、根据标的物性质分类,物权可分为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属于不动产物权的是()A、抵押权、永佃权、留置权B、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C、典权、抵押权、留置权D、地役权、永佃权、留置权 9、下列请求权中,属于物权请求权的有()A、妨碍排除请求权B、恢复原状请求权C、消除危险请求权D、损害赔偿请求权 10、下列权利中,属于主物权的是()A、所有权B、地上权C、地役权D、留置权 11、李某在县里有临街房屋12间,是祖遗房产。因为李某是孤寡老人,长期以出租房屋为生。1970年该县食品公司因扩大营业用房,便主动找李某协商要求买房,李某未同意。以后县食品公司又提出要求典当房屋,李某开始不同意,后经人说和,双方达成了房屋典当协议。协议规定:"李某愿将12间房屋出典给县食品公司,典价元,典期无限,立约为凭"。双方在协议上签字盖章。李某与县食品公司之间确立的是什么法律关系?() A、买卖关系,因为协议声明典期无限B、典权关系,因为协议虽声明典期无限,但实际履行时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期限C、买卖关系,但价格偏低,李某可要求另找差价D、典权关系,但典权关系不合法,但也可以成立。 12、绝对权和支配权的主要特征中,不正确的是()A、享受绝对权,不受任何干预B、直接对物行驶权利C、与相对权相比,对于权利主体更重要D、其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人,其权利的实现通常不需要义务人的积极配合 13、下列可能成为集体组织财产所有权的客体的有()A、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B、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交通设施C、道路、交通设施D、矿藏、水流 14、下列物权中,属于登记物权的是()A、土地所有权B、留置权C、房屋抵押权D、质押权 15、根据《民法》中物的分类标准,下列物中哪些属于主物与从物的关系()A、锁与钥匙B、汽车和轮胎C、电视机与遥控器D、汽车和备用轮胎 16、下列请求权中,属于物权请求权的有()A、妨碍排除请求权B、恢复原状请求权C、消除危险请求权D、损害赔偿请求权 17、甲擅自将乙借给他的一块手表出让给丙,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有()A、甲以自己的名义出让给丙,甲、丙之间的合同属于效力未定的合同B、甲以乙的名义出让给丙,甲、丙之间的行为属于无权代理的行为C、丙因善意取得而取得该手表的所有权D、丙只能因乙的追认才能取得该手表的所有权 18、下列各项中,不适用善意取得的动产是()A、古画B、机动车C、黄色书刊D、被人民法院扣押的债务人的设备 19、村民张某为耕田向王某租得一头母牛,后因子女上学经济困难,就将牛牵到集市上卖给刘某。张某的卖价比较合理,刘某并不知道张某的牛的来路不明。后母牛产下一牛犊。王某得知后,要求刘某返还母牛和牛犊。下列论述正确的有哪些?() A、刘某取得母牛的所有权,无需返还母牛B、刘某未取得母牛的所有权,必须返还母牛C、刘某取得牛犊的所有权,无需返还牛犊D、刘某未取得牛犊的所有权,必须返还牛犊 20、收益是通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经营、转让而取得经济效益。收益权由谁来行使?()A、只能由所有人行使B、只能由非所有人行使C、可以由所有人行使D、可以依法由非所有人行使 四、简答题 1、简述物权的优先效力。 2、简要分析物权法定主义原则。 3、简述物权的公示方式。 4、物权与债权在主体、客体和内容方面的区别。 五、论述题 1、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理论对完善我国物权立法的意义。 六、法条评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六条:房地产转让,是指房地产权利人通过买卖、赠与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将其房地产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七、案例分析 1、某年,王某与刘某商定共同出资购买两辆车搞运输。后王某出资10万元,刘某出资6万元将车买回。双方约定盈亏按出资比例分配。两年后,王某驾车发生事故受伤,同村李某前来看望,提出想买王某的车。王某动了心,以9万元将车卖给李某,双方办理了过户手续。刘某得知后十分不满,要求收回车子,王某认为自己出资较多,有权卖车。双方发生争执,诉至法院。问:本案应如何处理? 《债权法》综合习题 债权法模拟试题(一) 一、民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债; 2、先合同义务; 3、情势变更原则; 4、不法无因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2分) 1、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是以()为划分标准的。A.债的主体B.债的标的物C.债的多数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D.供当事人选择的标的的数量 2、下列事实中,能够产生无因管理的是:()A.在建筑合同中,承包建筑方对建筑材料的保管;B.甲拾得乙遗失的小狗,在积极寻找失主的同时,对该小狗的管理C.甲错把乙的事务当成自己的义务而为管理;D.宾馆对入住客人的行李的保管 3、关于质权合同,正确的是:()A.质权合同是诺成性合同;B.质权合同是要式性合同;C.质权合同是有偿合同;D.质权合同的标的可以是动产和权利 4、下列关于合同义务移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同义务移转必须经过原债权人的同意才能生效B.合同义务移转后,原合同就变更为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C.合同义务移转后,新债务人不得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D.合同义务移转后,新债务人取得原债务人的一切权利义务 5、甲赠与某希望小学20万元,则此合同的性质应为:()A.要物合同B.诺成合同C.双务合同D.无名合同 6、甲将其电脑交予乙修理,双方就履行期限无约定,乙修好后,甲请求乙交付,则乙可以主张:()A.同时履行抗辩权B.后履行抗辩权C.不安抗辩权D.先诉抗辩权 7、以下关于违约金和其他违约责任形式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A.违约金与定金可以并存B.违约方支付定金后,仍应履行债务C.当事人约定违约金,又约定解除权的,当事人只能选择适用D.当事人约定违约金的,不可以同时要求损害赔偿 8、下列可以作为债权代位权权利的是:()A.某学校教师李某享有的工资请求权B.某退休工人享有的退休金请求权C.保险合同受益人所享有的人寿保险金领取权D.甲乙之间因买卖合同而产生的合同债权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事实中,能产生不当得利的是:()A.顾客多付售货员的货款B.债务人清偿未到期的债务C.甲乙之间合同无效后,甲所占有的乙的货物D.给付因赌博而欠的钱 2、债的消灭原因有:()A.混同B.免除C.提存D.抵消 3、周某向王某借款8万元,杨某和李某为连带保证人。借款期限届满,周某无力偿还债务。杨某代为清偿了8万元,则杨某取得哪些权利?:()A.请求周某偿还8万元B.请求李某偿还4万元C.请求李某偿还2万元,并同时请求周某偿还6万元D.只能先向周某请求偿还,才可向李某请求偿还不足部分 4、甲借乙12万元,丙欠乙12万元,通过协商有丙直接向甲清偿,关于甲、乙、丙间关系及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通知丙,为债权让与B.如果甲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乙的同意,为债务承担C.如果乙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甲的同意,为债务承担D.如果甲、乙、丙订立一个协议,对甲与乙为债权转移,对甲与丙及乙与丙为债务承担 5、以下关于要约的表述,正确的是()A.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B.要约的内容须具体明确C.要约一旦作出就不得撤回D.要约应表明相对人承诺即受其约束 6、甲公司与乙商场签订一份圣诞树买卖合同,约定甲于12月22日之前向乙涓埃哦府圣诞树100株。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若甲公司所在地发生地震致使合同不能履行,则甲得解除合同B.若甲公司所在地发生地震,致使甲只能如期交付60株圣诞树,则乙得解除合同C.若甲公司所在地发生地震,致使甲须迟延1个月交货,则乙得解除合同D.若甲公司迟延至12月25日尚未交货,则乙得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 7、某幼儿园组织小朋友春游,期中,教师因寻找遗失物,叫小朋友在草地上等待片刻。岂知小孩甲拿小棍子与小孩乙斗殴,造成乙受重伤。该损失责任的分析正确的是:()A.由甲乙的监护人按照甲乙的过错承担责任,同时责令幼儿园适当赔偿B.由甲的监护人承担主要责任C.由幼儿园承担主要责任D.甲的监护人及幼儿园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8、应当先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由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的。则当事人可以:()A.解除合同B.中止履行C.撤销合同D.请求对方提供担保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债的发生原因; 2、同时履行抗辩权和留置权; 3、简述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 五、案例分析题(8分) 甲乙签订买卖合同,约定甲方于2003年9月10日向乙方预付定金12万元,合同成立。双方未有违约金得规定。;9月20日,乙方向甲方交付全部货物;甲方验收合格后,余款48万甲方一次性付给乙方。9月10日,甲方依约定向乙方交付定金10万元。但截至9月20日,虽经甲方多次催告,乙方仍未向甲方交付货物。在此情况下,甲将乙诉之法院。则: 1)本案中,定金合同的效力如何?如果有效,则生效时间是?如果无效,原因是? 2)本案中,甲可以要求乙为何种行为? 六、论述题(20分) 论债的担保 《权知识产权法》综合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中国债权国。A.无体性B.地域性C.专有性D.创造性 2.以下属于知识产权法调整对象的有:()A.因作品的创作与传播而产生的著作权及其邻接权B.因发明创造而产生的专利权C.因商业标记而产生的反不正当竞争权D.因非专利的技术信息而产生的商业秘密权 3、下列选项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有()。A.一则有关伊拉克战争的即时新闻B.民间文学艺术作品C.某学者翻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D.最高院的司法解释 4.表演者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进行表演时,()。A.不必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B.不必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C.应经著作权人许可,但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D.应经著作权人许可,也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5.下列选项中,属于合理使用的有()。A.将外国作者的汉语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作品在中国出版发行B.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等传播媒介中引用他人未发表的作品C.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D.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 6.下列选项中,属于侵犯著作权的有()。A.引用他人的作品不注明出处的B.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C.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D.广播电台播放其他传播媒体未发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 7.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为().A.新颍性B.创造性C.实用性D.进步性 8.以下各项中不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有()A.基因序列B.计算机汇编语言C.商业经营方法D.动植物品种 9.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构成一项发明创造公开的方式包括哪些?()A.以出版物方式公开B.以公开使用方式公开C.以互联网传播方式公开D.以展览会形式公开 10.按照专利法的规定,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应当提交()等申请文件。A.请求书B.权利要求书C.说明书及其摘要D.图片或者照片 11.甲、乙共同完成一项有关眼镜的发明,就该项发明的专利申请权所作的下列判断中,哪些是正确的?A.如果甲不同意申请专利,乙不得自行申请B.如果甲放弃其专利申请权,乙可以单独申请,但取得专利后,甲有免费使用的权利C.如果甲准备转让其专利申请权,应取得乙同意D.如果甲准备转让其专利申请权,乙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的权利 12.在专利权有效期限终止以后,专利权人()。A.有权就该项专利与他人订立实施许可合同B.不得就该项专利与他人订立实施许可合同C.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就该项专利与他人订立实施许可合同D.以上都不对 13.按照我国专利法规定,强制许可适用于()。A.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B.发明和外观设计专利C.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D.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1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商标法规定的是()。A."月亮"牌服装B."涤纶"牌服装C."厦门"牌服装D."牛仔裤"牌服装 15.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商品中实行强制注册的商品的有()。A.中成药B.膨化食品C.电子产品D.散装烟丝 16.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以相同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各申请人应当按照商标局的通知,在30天内交送第一次使用该商标的日期的证明。如若同日使用或均未使用的,()。A.各申请人可以协商解决B.协商不成,在商标局主持下,抽签决定C.协商不成,由商标局裁定D.协商不成,驳回申请 17.某企业的注册商标将于2004年6月10日期满,期满后该企业需要继续使用该商标。该企业最迟应在()前提出续展注册的申请。A.2004年6月10日B.2004年12月10日C.2005年6月10日D.2005年12月10日 18.视达公司使用经核准注册的"鲜百合"商标生产罐头产品,因(),商标局可撤销其注册商标。A.自行将"鲜百合"商标改为"香水百合"B.质量粗制滥造C.自行将"鲜百合"注册商标转让给他人D.连续2年内停止使用该商标 19.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有()A、不为公众所知悉B、具有商业价值C、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D、具有实用性 20.以下属于《伯尔尼公约》所保护的作品的有()。A.公约成员国公民在公约成员国首次发表的作品B.非公约成员国公民在公约成员国首次发表的作品C.公约成员国公民在非公约成员国首次发表的作品D.非公约成员国公民在非公约成员国首次发表的作品 二、简答题 1、简述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2.简述著作人格权的含义和内容。 3.简述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制度的涵义和类型。 4.商标权保护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法条解释 1.我国《商标法》第9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2.我国《专利法》第5条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四、案例分析 1、甲是一名画家。2001年,甲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创作了一幅题为《山中山》的山水画。同年12月被某省图书馆收藏。当时双方曾达成书面协议,约定图书馆支付甲8800元,该画为图书馆永久收藏。2002年1月,甲死亡。2002年10月,某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以国画作品为主的挂历,极为畅销。其中的一幅就是该图书馆提供、由甲完成的《山中山》,图书馆因此获利3万元。甲的子女认为,图书馆未经该画的著作权人同意,擅自将该画提供给某美术出版社印制挂历,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为此,要求图书馆民事责任。图书馆则认为,甲的该画《山中山》早已为其收购,就像其他买卖一样,图书馆作为买方对自己所购买的物品可以随意处置,钱货两清,图书馆与甲的继承人之间不再有任何关系,因而拒绝甲的子女的要求。甲的子女便向法院起诉。 根据案情以及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2)甲的子女对甲的山水画《山中山》享有何权利?为什么? (3)本案应如何处理? 2.原告厦门月华剃须刀厂系生产剃须刀的专业厂,从1982年起即使用"捷清"牌文字和图形构成的组合商标,2002年又申请续展该商标,商标局核准原告使用"捷清"牌注册商标于针灸产品上。但原告前期使用的印有"捷清"商标的剃须刀的包装盒上并没有注明"注册商标"、""或"?标记。第一被告赵某系个体工商户,于2002年12月经工商部门登记核准许可生产剃须刀,一直使用"冠南"牌未注册商标。2003年4月,赵某在外地见到原告"捷清"牌剃须刀的包装盒,认为其设计美观、精致,即拿到第二被告全达印刷厂进行印刷。第二被告遂为第一被告印制了5000个标有"捷清"文字图形组合商标的剃须刀包装盒,所不同的是注明厂商名称为泉州爱国剃须刀厂。后第一被告用该包装盒包装他所生产的剃须刀销往广东和江西等省,共2000个。 2003年9月原告的销售人员在南昌市见到市场上销售的被告生产的"捷清"牌剃须刀,并经查询得知该包装盒为第二被告所印制。2003年11月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两被告侵犯其商标专用权的法律责任。但两被告均以不知"捷清"牌文字图形组合商标为注册商标,以及并无侵权之故意为抗辩理由。 问:(1)本案两被告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商标专用权?为什么? (2)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五、论述题 1.论著作权法上的作品。 2.论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婚姻法》综合习题 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 1.我国现阶段关于婚姻的观念表述为: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自愿建立夫妻关系的结合。() 2.群婚制的特点在于男女两性关系因一定范围血缘关系的排斥而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3.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都能引起婚姻自动解除的后果。() 4.甲因怀疑乙不忠诚与乙离婚,离婚后确认乙在外面有情人,甲可以请求乙赔偿她的精神损失。() 5.夫妻一方被宣告死亡后,另一方因生活困难将子女送养他人,被宣告死亡方重新出现后,有权以送养须经双方同意为由主张收养无效。() 6.义绝是中国古代强迫妻子离婚的强制离婚制度。() 7.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无条件的。() 8.兄弟姊妹是较近的直系血亲。() 二、单选 1.下列各种亲属关系中,属于直系拟制血亲的有()。A.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B.养父母与养子女C.祖父母与孙子女D.继父母与未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 2.甲失踪五年,经其妻乙申请,人民法院宣告甲死亡,此后,乙与丙结婚。两年后,甲返回并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认定乙丙婚姻无效恢复与乙的婚姻关系,人民法院应该()。A认定乙与丙的婚姻关系无效B确认乙与丙的婚姻关系有效C撤销乙与丙的婚姻关系,确认甲与乙的婚姻关系恢复D要求乙与丙解除婚姻关系 3.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张某的妻子因病去世,其父、其子、其兄、其祖父母都有监护能力,且担任监护人对张某并无明显不利。但上述近亲属相互推诿,都不愿意担任监护人,便请张某所在的村民委员会指定。按照法律的规定,村民委员会应从上述人员中指定()担任张某的监护人。A其父B其子C其兄D其祖父 4.甲九岁时父母死亡留下较大数额的遗产,甲由外祖父母抚养,甲的舅舅乙住在山区生活困难,甲的外祖父母经甲的同意,将遗产中的两万元赠与乙,该赠与行为()。A有效B无效C可撤销D效力未定 5.某小学8岁的二年级学生李某学习成绩不好,而且上课经常打闹,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一次他正好在班内打闹时,被班主任王某撞见,王某十分气愤,为了惩戒他,便让9岁的班长"惩罚"李某,王某在一旁观看。结果张某在"惩罚"李某时,将其牙打掉两颗。对于李某造成的伤害,责任应由()承担。A李某的父母B王某C张某的父母D王某与张某的父母 6.继兄弟姐妹之间的继承权产生的原因是()。A血缘关系B姻亲关系C抚养关系D异父异母关系 7.1998年2月3日,张某死亡。2月6日,张某之父死亡。张某育有一女。张某之女据何取得张某之父的财产()。A代位继承B转继承C有限继承D共同继承 8.2003年9月,陈某因病去世,遗有房产若干。陈某有两个儿子甲和乙。甲为了独占财产,于10月5号毒死乙,10月10号甲对房产进行了产权变更登记,该案于10月30日被公安机关侦破。甲丧失继承权的时间为()。A2003年9月B10月5号C10月10号D10月30号 9.张某于1979年被李某夫妇收养,在对李某夫妇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同时,又对生父母尽了较多赡养义务,则()。A张某既能继承生父母财产,又能继承养父母财产B张某仅能继承养父母财产,但因为与生父母因收养关系而解除,因此不能继承生父母财产C张某仅能继承养父母财产,但因为对生父母尽的赡养义务较多,因此可以适当分得生父母的遗产D因为张某对生父母抚养较多,父母子女关系恢复,因此,能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参加继承 10.关于遗嘱继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遗嘱继承的条件有两个即被继承人死亡和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B遗嘱继承的效力要低于遗赠抚养协议C遗嘱继承人不一定是法定继承人D遗嘱继承排斥法定继承的适用 三、多选 1、以下哪种情形中的婚姻无效()。A.因受胁迫而结婚B.表兄妹之间的婚姻C.只差两天就达到法定婚龄而登记形成的婚姻D.一审判决离婚,在上诉期内与他人结婚形成的婚姻 2、下列哪种情形,婚姻登记机关不应当受理离婚登记?()A甲与乙因感情不和准备离婚,已就财产问题达成协议,但尚未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协议B丙因车祸受伤丧失行为能力,其妻丁准备办理离婚登记C中国公民戊偷渡到日本后,在日本与己登记结婚,而戊被遣送回国,戊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离婚登记D庚与辛在双方父母强迫下结婚,庚与辛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离婚登记 3、赵某(男),冯某(女)。赵某经常虐待冯某,冯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赵某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如果法院分别受理了冯某的离婚诉讼和赵某的申请,法院应当如何处理?()A法院对于离婚案件的审理,应当待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作出判决后进行B法院应当对离婚案件和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合并审理,一并作出判决C如果法院宣告婚姻关系无效,应当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继续审理D如果法院宣告婚姻关系有效,应当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一并进行审理 4、下列哪些人之间存在法定的抚养义务()。A父母子女之间B配偶之间C兄弟姐妹之间D(外)孙子女和(外)祖父母之间 5、对于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子女或者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可以要求另一方增加抚养费()。A原定抚养费不足以维持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B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经超过原定数额的C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独自筹资兴办某种具体实业,父母有能力给付的D父母的收入明显提高的 6、华侨收养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子女,与一般的收养相比有哪些特点()。A不要求收养人无子女B不要求收养人需满30岁C不要求生父母死亡或无力抚养D不要求被收养人满14周岁 7、在某县级市市区居住的15岁的小明的父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遇难,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早已过世,小明没有兄姐,也没有其他亲戚、朋友愿意担任监护人。其生父生前供职于该市国有企业五金公司。此时,一般可由下列哪些组织担任小明的监护人()。A五金公司B小明居住的居民委员会C当地民政部门D该市人民法院 8、宋某因车祸突然去世没有留下遗嘱,家庭成员有妻子甲、儿子乙和女儿丙。宋某留下遗产为1万元现金。其生前与甲共同生活。儿子乙因与宋某夫妻不合,一结婚即自行搬出,且很少来往,未尽抚养义务。丙为一弱智女孩,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经济来源。对宋某财产处理应是()。A甲、乙、丙平均分配B甲可以多分C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给乙D对丙应当予以照顾 9、关于法定继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继承开始后,只有没有遗嘱或者所立的遗嘱无效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定继承B法定继承中继承人的顺序是由法律规定而不是由被继承人指定的C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补充D法定继承在效力上要优先于遗嘱继承 10、下列形式的遗嘱中,需要两个以上见证人的是()BCDA自书遗嘱B代书遗嘱C录音遗嘱D口头遗嘱 四、名词解释 1.对偶婚制 2.亲系 3.继承即得权 4.非婚生子女的准正 五、简答题1.婚姻家庭成员在受到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行为伤害时,可以采取哪些救助措施? 2.要成立收养关系,收养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简述兄姐对弟妹承担抚养义务的条件? 4、什么是遗产酌给请求权?遗产酌给请求权人的范围有哪些? 六、案例 1、刘歌(男)与王萍(女)通过自由恋爱于1989年登记结婚,婚后双方感情尚好,生有一女取名刘小莉,现年10周岁。自1996年夏天起,刘歌与女同事奸情败露,夫妻关系开始紧张,刘还为此受到本单位组织的批评教育与处分。同年12月,男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女方离婚,女方虑及女儿年幼,且双方婚姻基础较好,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故而坚决不同意离婚。据此,法院判决不准离婚。但此后双方关系并未改善,经常争吵不休。1998年4月起,男方住到其舅父处,不再回家,每月工资也不再交给妻子,女方靠自己收入维持母女两人生活。 1999年5月,刘歌再次向法院起诉,坚持要求离婚。而王萍提出,夫妻关系恶化是由于男方单位女同事的勾引所造成,只要排除外来干扰,双方有和好之可能,因此仍不同意离婚。经法院多次调解,双方仍各执己见。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王萍目前所住房屋系男方在婚前由本单位所分之公房,并一直由他承租。刘歌提出:离婚后女方应搬出该房迁至其父母家居住,由他本人回家继续租赁居住;女儿刘小莉由他抚养。但王萍不同意刘歌提出的两项主张,坚决要求与女儿共同生活。对上述问题,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在夫妻分居期间,男方曾向他人借债3万元,资助他的胞弟出国自费留学;女方向其亲友借债1万元,用于女儿生病住院费用,以上经查属实。 试就本案情节,依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在被告坚持不离婚的情况下,法院可否判决双方离婚? (2)如判决双方离婚,所生女儿由何方抚养为宜? (3)对男方婚前承租的公房,离婚后女方是否有承租权? (4)男女各方所借之债如何定性与清偿? 2、刘某(男)与关某(女)于1957年结婚,婚后生育有一女刘雨。两人工作努力,生活勤俭,自己积累了3万元积蓄。关某于1983年车祸去世,保险公司理赔2万元,受益人为刘某。刘雨于1995年与孙友结婚,考虑到父亲身体不好,婚后仍然与刘某生活在一起。1987年,刘雨难产而亡,留下女儿孙婷婷。之后,孙友便独自承担起照顾刘某和孙婷婷的责任。即使孙友和李香再婚后也没有分家另过,一家人和睦相处,刘某还时常和邻居称赞孙友。1998年,刘某携外孙女孙婷婷外出,中途不幸翻车,刘某当场死亡,孙婷婷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刘某在老家还有一个弟弟刘建和妹妹刘燕闻讯赶来帮助料理后事。大家清理遗物时发现,刘某尚有存款5万元(即3万元积蓄和2万元保险理赔金),一只价值8000元的玉瓶和一套价值6000元的玉饰。刘某早已留有一份遗嘱,称玉瓶赠与老朋友张某,玉饰留给孙婷婷。刘建和刘燕认为剩余财产应该由他们继承,孙友作为女婿,又已经再婚,无权继承。 (1)本案中发生那些继承关系?从何时开始? (2)设张某得知刘某将玉瓶相赠后,3个月内未有任何表示,则该遗产该如何处理? (3)本案中刘某的遗产应该如何继承? 七、论述题 试论述继承权的丧失。 厦门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