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欧洲国家自两年前陷入一波又一波金融或债务危,影响冲击着整个西方社会,一个个叫苦不迭,民怨沸腾,社会动荡,甚至暴发了"占领华尔街"这样的反资本主义运动,自命不凡的西方甚至不得不放下姿态,俯下高傲的头颅向"金砖国家"求助以解套。人们不禁纳闷:一惯盛气凌人的西方世界倒底怎么了? 为更好理解西方社会,还得追溯其不甚光彩的"发家史"。欧美现代文化和物质文明始于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主要内容是社会融合和文化重塑,当时为数繁多的"小公国"向以民族为基础的国家过渡,以实力为基础的相互征服淡化,野蛮性降低,社会创造与积累得以实现。完成内部融合与初步积累后,欧洲开始转化为域外扩张,通过殖民掠夺而"暴发"。债权转让合同纠纷。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触发了欧洲的科技发展,并推动公民社会的形成,在过去数百年中,殖民的结果强化了西方的能力,被强化的能力又促就进一步殖民扩张,形成全球财富向欧洲汇集的一种正性循环。可以说,是掠夺欲望与进取精神铸就了欧洲数世纪领先世界的历史。 然而,西方以殖民方式汇积财富的日子在"二战"受到了严重挑战,在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下,同时也为取得东西方"冷战"的地缘政治优势,西方被迫顺应各殖民地要求独立解放的潮流,殖民统治体系土崩瓦解,西方转而追求建立一个以自己技术与市场为中心的现代国际关系,希望在新的国际市场体系下,充分利用先发优势,以相对柔性或隐涩的方式继续盘剥广大发展中国家。 西方以为在这种貌似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体制下,既能象殖民时代那样收刮他人财富,又能安抚别人的不满或反抗,可以安然无忧地永远享受先人创造出的优势地位,谁知相对于别人,他们社会文化中的奋斗与进取精神衰退了,盛行起享乐主义,个人利益追求被无限放大,并对整体的发展进步产生危害。西方很多国家建立起近乎养懒的"高福利"制度,工作时间越来越短,待遇要求却逾发越高,尽可能"少少干活,多多拿钱",一个人就是完全不工作,也有相当不菲的失业救助金,阳光、沙滩一也样不会少,同样活的悠哉。如今在西方任何涉及利益调整的社会改革难于登天,寸步难行。国家都快破产了, 债权。那里的人们还在大张旗鼓地上街反对政府的"紧缩政策",希望政府还象过去一样大发"红包",可钱从哪里来? 当然,如果能永远保持绝对的领先优势,设法让那些后进的国家源源不断向自己输送财富,西方人大可这样颓废下去,优闲地享受着他人的劳动成果。可事情的发展变化却并不如其所愿,懒惰终究要受到惩罚,"坐吃山空"的道理同样也适用于傲慢的欧洲。 在发展中国家的奋力追赶下,欧洲的技术优势一点点地减少,竞争力在不断萎缩,但他们依然如故地想躺在老本上优闲地吃下去,个个只懂得向政府伸手,可政府"口袋"里那几个只儿不够分摊,只好四处化缘,大发国债来满足众需。对于总想不劳而获的人而言,这种借贷真是"欲壑难填",没有创造与积累那来偿还能力,当他们国债象滚雪球般地越来越大时,金融债务危机等便不可避免。 除了懒惰,贪婪也是酿成欧美债务金融危机的关键原因。欧美本是个人主义至上的社会,整体观念极为淡薄,在生产竞争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更多地求助于个体的自私性以刺激社会创造,自上世纪80年代掀起私有化浪潮,其结果社会财富更趋集中化,并出现更多需要政府照顾的底层人群,不断增加本已不堪重负的财政负担。 西方富豪们可能对实体生产感到既苦又累,相对竞争优势不堪明显,于是便设法玩起金融概念的把戏,推出一大堆"空对空"的所谓金融衍生产品,以此骗局在全球大肆收刮钱财。当金融泡沫破裂时,上当受骗者们的积攒化顿时为乌有,叫苦不迭,http://www.5law.cn。而作为肇事者的金融资本家们在要挟政府"输血"(用全民之钱为其注资)不成时,便借"破产申请"之名全身而退。一伙贪婪之徒拿着国民之帑行去玩火中取粟,为一已私利不惜将金融稳定拖进一个危险的境地,当金融家们玩"概念"玩倒西方自己时,"纸包不住火",留下金融灾难的苦果让全社会去承受,为此不难理解在欧洲也有人愤怒地喊出了"打倒贪婪资本家"的口号。 享乐至上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社会文化是导致欧美金融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没有劳动付出却想过悠闲富足的日子,为了满足个人贪婪可以罔顾社会责任和道义,在颓废中慢慢地耗尽原有的领先优势,一点点地沉沦下去。当今的西方就象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停在留恋过往的精神世界里难以自拔。现在危机已至,却看不出他们有从根本上进行反思与改变的迹象,总还是从某些技术层次上寻找解决之道,那是治标不治本,难以止住衰落的步伐。西方应当少点傲慢,要从自身的社会文化上去考虑问题。 如今债务缠身的西方既不能再象先人那扛着枪炮满世界去抢劫,又不肯屈尊辛勤劳作,只得借贷混日。但西方应当意识到那种只管伸手的日子难已为继了!勒紧裤带重新振奋才是正道。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时亚洲各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担当地走出了困境,而面临同样危机的欧美社会,心态就象一个享受惯了的破落贵族,已没了钱却硬想继续过"高端生活"。不知西方指责中国"汇率政策"时是否想到,自己带着高薪躺在假日阳光下时,中国人却拿着菲薄的薪酬在拚搏,欧美脑袋再灵光也不能以这种方式保持住自己的领先优势,只有其广大民众都中国人这样勤奋时,欧美才有谈论中国汇率当否的资格。 西方"好吃懒做"的高福利已是穷途末路,老本吃的也所剩不多了!世界的民族竞争是非常现实的,如自正,请不要酸溜溜地责怪别人的发展坏了自己的好日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