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贴吧首页 >> 新闻内幕
户名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导航 本主题共有帖子数 0 篇,   [<<] [] [>>]  
张维迎北大下课引争议 学者暗讽其迷恋官商圈子  浏览:1602 回复:0  
游客
123.6.160.*
 
张维迎信奉逻辑,相似的道理经他的陕西口音一说,似乎就能轻松地分析各种问题。12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他名字前的头衔已经是“原院长”——尽管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也已发出两页红头文件公示拟接任者——但“原”字起头的职务定语并不常见。

光华教学楼前蒙古大汉的铜像依旧一副憨实的笑颜;不寻常的气氛已经在未名湖畔凝固数月。“谢谢。以后再叙吧。”张维迎短信中婉拒本报采访。

光华管理学院的教员们也言辞谨慎。过去十年他们已经习惯这家商学院屡屡成为舆论焦点。光华经历过两任风格相异的院长。第一任厉以宁深居简出却是亲历转轨改革的人物;第二任张维迎则因教工矛盾和各式公开语录屡屡见诸报端。

公示举报电话的一端,北大组织部门工作人员谢绝发表评论。在许多光华师生看来,一切已是定局,“比张维迎低调得多”的蔡洪斌将接任院长职务。

改革者和改革流产

现实是一项二元选择题。张维迎从此回归学者本色?还是继续他十余年来行政者的角色?

过去十年,头发已经花白的张维迎更多诠释着后者的定义。他1999年启任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2005年任学院常务副院长。但他更愿意显现出改革的一面。5年前,张维迎还曾将自己对教育改革的设想成书出版。

学者张维迎时时强调自己生于一个陕北农民之家,他回忆童年的文章中多有对生产队、公社时期物资匮乏的描述。自1984年发表关于价格管制改革的处女作后,他几乎从未缺席经济领域的公开讨论。他坚定鼓吹古典经济学派理论。对自由市场改革的正当性毫不存疑。

广受引用的一种说法是张维迎已然功成名就。中文社会科学文献引证统计(CSSCI)在2002年统计过1979年之后被引用最多的50种中文图书,张维迎是唯一的有3本著作名列其中的作者。其中《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名列第3,仅次于《邓小平文选》和《毛泽东选集》。

2006年9月,北大党委宣布47岁的张维迎接替76岁的厉以宁出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此时距张在牛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已逾10年。在1980年代中至1990年代初,有一大批中国经济学研究者远赴重洋,归国之后他们却更多承担起教育行政职务。

张维迎首次以一个大学二级学院行政负责人的身份站上前台。此前,张维迎的形象是一位教育改革的激进者。

2003年,张以校长助理身份主持起草《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一石激起千层浪。张维迎在方案起草中一直是主要角色,“给人的印象是大有升任校领导的趋势。”一位亲历者回忆。

然而,其中关于教员流动、本校毕业生留用、终身教职设置等问题引发大面积反对声。张维迎亦曾代表改革领导小组公开向教职员工作出说明。但方案最终未能完整施行。一个曾有媒体报道的说法是,张维迎此后在一次党委测评中得票极少。

行政者和他的“敌人”

多年后,张就此作过一个隐喻:“中国的好多体制就像一堵墙,上面挖了许多狗洞,然后让我们钻狗洞。”

三年前公开的一封电子邮件显出历史之吊诡。“很难有人能在高校行政官员与学者之间游刃有余。”一位在光华管理学院工作的人士说。在张维迎任期届满后,不乏光华学子在互联网上发表对其为师之道的尊崇。

但在那份遍布互联网的邮件中,张维迎被人们假想作一个行政教育体系中的当权者形象。他借英文邮件向学院教员邹恒甫宣布将由蔡洪斌接替邹担任应用经济学系系主任。“现在蔡又接替了张。”现在中央财经大学任职的邹恒甫14日在电话中说。三年前,邹单方面公开了张维迎与他的通信。

在张上任院长之初,希望光华管理学院内部延续未竟的改革。“毕竟在北大一切都很复杂。表面上已很难说清张推动的改革究竟是为了制度尝试,还是巩固自己的行政支配力量。”上述光华员工说。

张又在不久后再次向邹发出邮件,称院务会已经决定解聘邹。这成为一次恩怨事件的导火索。邹恒甫随即以向教育部部长发出公开信回击,并试图揭开张维迎作为教育行政者的真实面孔。其中解聘的主要原因是邹恒甫在其他教育机构的兼职授课行为违反光华的规定。但邹随后则公布大量前院领导、教员对张维迎未经程序决策的文字材料。

麻烦接踵而至,光华学院下属虚设的企业案例研究中心主任何志毅又向张维迎掷出公开信,起源是张维迎希望“收回”光华学院对于《北大商业评论》的主办权。而何将其与张在谋求院长职务时未获得自己支持相联系。

张维迎遇到了许多大学行政者的共性命题。在这所著名的商学院内,人们津津乐道的却仍然是一些“派”“系”之间的争斗故事。

“我曾经说过光华不钻‘狗洞’……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得有一些人来钻狗洞,然后我们两边才能汇合起来……这样到最后我们才可能占领这个阵地。”张维迎年初公开说。

上述员工回忆,此时的光华管理学院,对于张的任期8月届满后的去处仍无定论。“张还是试图努力留下的。”

争议声中的官商圈子

张维迎留下的仍然是待解的制度难题。在中国特色的市场化结构中,一个渴望正名的教育机构何去何从?

一种批评来自邹恒甫在内的学者,他们认为中国商学院教授过度参与到官商圈子中,这让商学院内部成为一个巨大的名利交易场。“学院领导都是和官商一起接触!”曾在光华任教10年,2005年选上长江学者的邹恒甫坚持要本报记者记录下他的观点:“现在的问题是不做学术,他们贩卖的都是快餐经济学!”

但张维迎们一直认为,中国企业家的尊严代表着国民的尊严,张一直呼吁社会善意对待企业家。为此光华管理学院极力打造企业家联盟,推动企业案例的研究。

但据本报记者了解,张维迎也曾明确提出教授应尽量少接企业项目,但也应该和现实保持接触。事实上,“引入知名企业家名誉教员能够提升学院的品牌。”一位曾在光华学院从事公关事宜的人士说。这是个两难的选择。

邹恒甫则频频谈到前光华管理学院的导师,已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前国开行副行长王益。他认为通过这类授课者吸引一些学员的趋势并不健康。

但在这个热门领域,这似乎是难以逆转的趋势。上述员工称,张维迎任期内,光华管理学院在国际商学院中排名并未提升,“员工福利和学院收入都没有特别大提升。创收压力巨大。”

企业家对言论大胆的张维迎则逐渐产生好感。任志强日前在微博上表示:李彦宏、丁健、俞敏洪 这三位北大的杰出校友曾联名就张维迎卸任一事致信北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1楼 2010-12-15 9:08:22
本主题共有帖子数 0 篇,   [<<] [1] [>>]
精华帖子 | 撤销精华 | 置顶帖子 | 撤销置顶 | 锁定帖子 | 撤销锁定 | 加入收藏夹
快速回复  
粗体斜体下划线左对齐居中右对齐超级连接email连接插入图片flash动画插入代码引用内容
内  容: *
图  片:
验证码: *
122.114.192.228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最新新闻内幕帖子
  ·高密市阚家镇于家营村书记石金
  ·仙铭源家具怎么样?质量方面有
  ·进化者智能机器人小胖用起来咋
  ·河北省大曹庄管理区违规提拔干
  ·鄢陵县柏梁镇圪当头村赵太华书
  ·关于威县方营乡张官寨村石月卿
  ·东莞市赛博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福建省最牛法官钟金仁
  ·[原创]实名举报遭恐吓,电话
  ·龙岩市连城县清安村现任书记杨
 
Power by http://www.5law.cn/post   Bbs-Bar V3.1 BEAT 投诉电话:0371-63691829 非法贴子投诉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