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本帝将以自身经历.书籍资料.互联网资料为基础,以国家队大赛表现为主要内容,采取春秋的编年体方式,以旁白者身份记述德国足球三十年来风雨历程,尽量客观的记录德国足球的辉煌,低估,魅力,乃至阴暗.并附之以个人评述. 出版单位:百度德国队吧 序: 一般而言,序是别人写的,但本帝来德吧不久,朋友不多,时间关系,还没有深交.因此,自己写序,其中之辛酸可想而知...... 由于自己着笔,因此,简单一句: 本人德吧大帝,公元2011年1月1日在德吧称帝.喜欢我叫我大帝,不愿意叫我楼主,别骂人就行.本帝目标在于打造百度第一足球贴吧,言语用词网络习惯,并无他意.(好吧,我承认,又是这句...) 此文将会是本帝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呕心沥血之作,望诸位看管海涵.其中难免有所偏差,欢迎提出指正. 正文: 第一章 1981:德瓦尔剑指伊比利亚,鲁梅尼格望加冕球王 长期跟随传奇教练邵恩学习的德瓦尔,在1978年接任后的第一届大赛就取得了满堂彩.带领西德队史上第二次拿到德劳内杯,其中舒斯特尔拿到大赛最佳球员,阿洛夫斯拿到大赛最佳射手,阵中名将包括鲁梅尼格,赫鲁贝施,汉斯穆勒,福斯特,布里格尔.可谓群星璀璨,轻松从世界杯预选赛突围的欧洲冠军,剑指伊比利亚半岛. 1981年,欧洲足球先生前三名:鲁梅尼格,舒斯特尔,布莱特纳.这种盛况在直至今日,只出现过三次:1972年全盛西德,1988年的荷兰三剑客.以及这一年.西德队实力之强大可见一斑. 不得不提的是天才球星年仅21岁的舒斯特尔宣布退出国家队,而其理由和之前的盖德穆勒一样,相当蛋疼:德瓦尔在友谊赛中拒绝放舒斯特尔回家照看刚刚出生的孩子...好父亲啊.不管如何,这位天才球员从此远离国家队,本帝看来,这是德国足球史上出现过的最好的中场组织型球员. 尽管如此,西德依然和巴西一样,领先众豪门,成为1982年世界杯的最大热门.而西德队的代表人物,来自拜仁慕尼黑的鲁梅尼格则希望借世界杯之势,连续三年蝉联欧洲最佳球员,从而踏上球王之路.(待续) 1982:经典--荡气回肠的半决赛,丑闻--遗臭万年希洪事件 话说舒斯特尔退出国家队后,在德瓦尔的邀请和鲁梅尼格的劝说下,重回拜仁的布莱特纳回归了国家队,这样,1982年西德的主力阵容大体是: 门将:舒马赫 三中卫:斯蒂利克居中,福斯特尔兄弟分在左右. 左路是以身体素质强悍著称的布里格尔,右路是卡尔茨. 中场:布莱特纳后腰,德雷姆勒中前卫,再加上喜欢拉边的利特巴尔斯基. 前锋:鲁梅尼格靠后,赫鲁贝施顶在最前面. 来自汉堡的马加特和当时年仅21岁的马特乌斯也有一定上场机会. 82年的西德队,硬度有余而灵活不足,再加上鲁梅尼格的伤病,盘活中场主要依靠利特巴尔斯基,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舒斯特尔缺阵的影响. 大热门西德队刚刚踏上西班牙土地,就载了一个大跟头,以1:2负于阿尔及利亚队(这场比赛与50年的英格兰美国,66年的意大利朝鲜,90年的阿根廷喀麦隆,并成为世界杯史上四大冷门.) 第二场比赛大热门终于发威,4:1大胜智利,欧洲之王鲁梅尼格上演帽子戏法. 第三场比赛,西德1:0小胜奥地利,在赫鲁贝施踢进一球后,双方极有默契的完成了比赛.并挤掉黑马阿尔及利亚队,双双进入复赛.赛后,两队遭到了媒体的口诛笔伐,欧洲冠军大失颜面.本届杯赛,之后凡有这二队参加的比赛,收获的只有嘘声.国际足联也在此更改规则,小组赛末轮比赛同一时间进行. 进入复赛的西德队与东道主西班牙队和表现出色的英格兰队分入同一小组,其受瞩目程度仅次于巴西,意大利,阿根廷的死亡之组. 德国人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天生日耳曼血统中的普鲁士作风,面对英格兰队,气势上不占有的德国人以防守为主,最终收获了平局,而面对状态和实力都难言出色的东道主,他们大打攻势足球,以2:1拿下对手,进军半决赛,郁闷的英格兰人以不败战绩出局. 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西德VS法国,世界杯史上的经典之战. 上半场不久,布莱特纳任意球击中门柱;此后,又是布莱特纳中路分球给菲舍尔,菲舍尔突入禁区,射门被法国门将扑出,利特巴尔斯基禁区外补射,将球打进,1:0.此后,法国人展开反攻,普拉蒂尼点球将比分扳平.90分钟内,双方打平,进入加时赛.舒马赫还以一记重拳将法国人巴蒂斯通直接送上了救护车.加时赛开场不久,法国队的特雷索和吉雷瑟连续破门,3:1.德瓦尔孤注一掷,换上有伤在身的鲁梅尼格,做最后一搏.欧洲最佳球员名不虚传,上场不久就扳回一球,比赛110分钟,利特巴尔斯基左路传中,赫鲁贝施头球抢点,菲舍尔倒钩将球打进,3:3.德国人再一次在大赛中完成了救赎.在那届口碑极差的德国队,这场比赛他们的表现为其在中国赢得了第一批德迷.点球大战,斯蒂利克射失点球,瞬间掩面倒地(大赛上踢丢点球的德国人有三位,76年的赫内斯,82年的斯蒂利克,10年的波多尔斯基.)舒马赫自信满满的上前安慰,果然,他立刻扑出了法国人的点球.德国人再次化险为夷,最终8:7击败法国,进军马德里. 全世界,除了德国人,都希望意大利人获得世界冠军.82年的西德队此时尽失天时,地利与人和. 德国人在场面上依然占据主动,而意大利人的防守也让德国人不可奈何,鲁梅尼格有伤在身,竞技状态大受影响.不久,意大利反击获得点球,卡布里尼不中.但随后罗西的门前抢点使他们终于领先,意大利人打起了他们最擅长的稳守反击,并连下两球,以3:0领先,比赛失去悬念,布莱特纳终场前为德国人挽回一些面子. 82年的西德队,由于舒斯特尔的退出和鲁梅尼格的伤病,实力相比两年前大大下降,再加上当时国家队内部拜仁帮和科隆帮的内部纷争,大大影响了其战斗力的发挥,使得这支大热门表现疲软.再加上希洪事件而导致的全世界的口诛笔伐,德瓦尔的球队尽失人心,他两年前建立的功勋一去不复返.世界亚军对当时的西德队来说,连安慰奖都不够. 本届比赛后,由于意大利队的成功,和意甲联赛奉行的开放政策,意甲开始吸引全世界范围内的优秀球员,和今天不同,那时俱乐部最好的球员最向往的不是欧洲冠军,而是意甲联赛.(待续) 1983:汉堡称帝粉碎英甲七连霸梦,沃勒尔德乙到德甲连续封王 1982世界杯后,西德队开始一定程度上的更新换代,60后球员开始在国际国内赛场展露头角,门兴格拉德巴赫的马特乌斯晋升主力,凯泽斯劳滕的布雷默入选国家队.最令人惊奇的是沃勒尔,82年还在为乙级球队1860征战的他在斩获了德乙最佳射手后,转会不莱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拿到德甲最佳射手,成功跻身德国一线球员之列. 冠军杯上,来自英格兰的球会,利物浦,诺丁汉森林,阿斯顿维拉等球队,已经自1977年以来,连续蝉联了6届欧冠奖杯.其中达科利什,伊恩拉什领衔的利物浦称霸于当时欧洲.德甲冠军汉堡队由马加特,赫鲁贝施等人领衔,一路连克强敌,在决赛中凭借马加特的入球1:0击败特拉帕托尼率领,法国球星普拉蒂尼领衔的尤文图斯队,成为继拜仁之后,德甲又一支拿到欧冠奖杯的球队. 国家队中,拜仁帮和科隆帮内斗日趋激烈,鲁梅尼格领衔的拜仁帮想把扁担压在舒马赫,利特巴尔斯基领衔的科隆帮的板凳上,而结果是板凳偏不让扁担压在板凳上......(待续) 1984:德瓦尔无为而治终酿苦果,西德欧洲杯首次小组出局 上回关于扁担和板凳的话题继续,德国人在内部关系上忙的不可开交,德瓦尔以前是邵恩的助手,技战术上不可谓不优秀,但在处理内部矛盾,协调人事关系上却一塌糊涂,没有一点政治性手腕,连最基本的打击异己,扶植亲信也不会,而是任由一帮球星胡来.加之80年代的诸位好汉深受披头士等影响,追求个性上的张扬,国家队在当时的国内名声一落千丈. 在德国人忙于内斗得时候,以往扮演这个角色的法国人却在以普拉蒂尼同志为核心的带领下,继续进步,塑造了中场铁三角.普拉蒂尼也取代了鲁梅尼格和济科,成为当时世界足坛第一人. 西德队在一片焦躁不安中踏上法兰西之路.或许是历史上的罪孽过于深重,德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总是没有好运气,连续被罗马尼亚和葡萄牙逼平.第三站,求胜心切的德国人在终场前被西班牙人偷袭得手,西德队以2平1负的历史最差战绩出局.本帝估计这位前功勋教练大概是读了太多的老子,以致无为而治.德瓦尔下课,那么谁能镇得住这帮披头士们呢?还能有谁! -----凯撒大帝,弗兰茨贝肯鲍尔走马上任!(待续) 第二章 1985:华山论剑,法国巴西谁最强?意志战车,低调出征墨西哥. 话说1984年欧洲杯后,鲁梅尼格转会国际米兰,马特乌斯和布雷默加盟拜仁,由于二位资历尚浅,拜仁帮和科隆帮的内斗开始告一段落. 而正在德国人这些年因为内斗而停滞不前之时,普拉蒂尼已经接替鲁梅尼格,封王欧洲,他率领的法国队和尤文图斯队一时所向披靡;桑巴军团在艺术大师桑塔纳的带领下,踢出了最华丽的足球,法国和巴西谁是最强者是那个时代人们最热衷的话题;阿根廷以马拉多纳为核心,比利时拥有瑟勒芒斯,希福,英格兰有莱因克尔,苏联有达萨耶夫,丹麦有埃尔克耶尔和大劳德鲁普,乌拉圭有弗朗西斯科利.世界足坛越发繁荣和精彩纷呈,人们对墨西哥世界杯无限期待.(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