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8-05/29/xin_0020505291526546136162.jpg 一贫如洗的家里,年迈的爷爷和忙于生计的母亲似乎没有多少办法管教“小刀刀”。 总是有这么一群孩子让人心头隐隐作痛,十二三岁的年纪,本应在学校里读书认字的他们,却做起了小偷的行当,甚至成了偷盗团伙的老大……当地人说起他们,无不咬牙切齿。可当记者走访了他们的家庭后,却了解到了他们让人叹息的生存状况。 生活在中老边境的西双版纳国家级磨憨口岸的人们有些不得安生:居民区、商铺间的“黑手”常常出没。而“黑手”竟出自一群11岁至14岁的孩子。当同龄人都在学校上课时,他们却在街上各个角落游荡,不时伸出“第三只手”。得手后,便迫不及待地溜进游戏室,甚至是宾馆挥霍一空。 面对人们的怨言,警方感到无奈:每次抓到这些孩子后,又不得不放了他们,因为他们都达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眼下,当地警方陷入了“抓了放,放了抓”的怪圈。 一天内连遭“黑手” 3月8日,与磨憨小学一墙之隔的小卖部店主老杨才离开一会,紧锁的房门就被撬开,3000元老挝币、10多元人民币、一枚金戒指和一些食品不翼而飞。 第二天,磨憨小学旁的一个废品收购点被盗;随后,一家饭店门口的摩托车被盗;就连饭店的抽水机、附近建筑工地上的钢筋和电机等也频频被盗。不到半个月,仅磨憨派出所的李警官值班时,就接到10多起被盗的报案。一时间,磨憨的居民和商户都人心惶惶。 盗窃团伙竟是5个娃娃 随着警方的深入调查,这群频频作案的窃贼渐渐浮出水面:竟是5名11岁至14岁的孩子,其中,孩子们的老大是一个叫“小刀刀”、虽然只有12岁、却有5年以上“偷龄”的男孩。其余4个孩子都是和“小刀刀”一样,小学时就辍学了。 5人自去年春节前辍学后,就聚在一起开始了职业盗窃生涯。有时候一天作案达3起,碰到窃得财物较多时,则会歇上几天到电子游戏室玩游戏,大吃大喝,甚至到宾馆酒店开房挥霍,钱一旦花完后又开始四处作案,最多时一次作案就盗窃了8000多元的现金。警方抓获时,被偷的钱物几乎都难以追缴。 过街挨打仍不改旧习 5月8日,“小刀刀”作案时被失主发现后,逃到了磨憨国际商贸城高达10多米的屋顶上,现场的围观群众和失主虽然对几名窃贼恨之入骨,但还是担心其摔下楼来而不敢上去追赶。 经过劝说,“小刀刀”情绪稳定了下来。民警爬上屋顶后发现,一个黑暗洞中铺着棉被,原来这个小洞就是“小刀刀”的栖身之所。 由于达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警方屡次将他们抓获后,又不得不无奈地将他们放回家交给其父母管教,然而他们的父母几乎都忙于生计,因此,孩子们被送回家后,马上又出去重操旧业。 警方介绍说,几个孩子在偷东西的时候,还经常被人打,为此,警方不得不多次出面解围。“真的很无奈,对于‘小刀刀’来说,目前法律根本制裁不了他,就算14岁后可以送到少管所,但至少还得在社会上偷两年啊!”警方一位负责人说。 记者采访时,磨憨的居民和商户反映几个孩子有一个星期没有作案了。而距离磨憨10公里的尚勇,却又传出频频被盗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