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贴吧首页 >> 民商事务
户名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导航 本主题共有帖子数 0 篇,   [<<] [] [>>]  
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新中国60年人民生活水平质的飞跃  浏览:11790 回复:0  
jolin
加为好友
发送信息
注册 2009-9-7
这是一组对比鲜明的数据: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5万多元和4700多元,而1949年为不足百元和不足50元。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惠及百姓。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报告之四,以一系列数据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恩格尔系数连续下降 生活水平连上台阶

  新中国建立在战争的废墟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改善了居民的吃饭穿衣问题。但“文化大革命”把经济推向崩溃边缘,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

  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到改革开放前夕,城镇居民刚刚脱贫,但仍在温饱最低线上徘徊,家庭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占总支出比例)达57%以上;全国仍有2.5亿农民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整体上说农民还未跨入温饱,恩格尔系数在67%以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1984年经济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到199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已小于60%,基本解决了温饱。

  1992年以后,经济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为居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根据《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测算,到2000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

  进入新世纪,中央先后出台了逐步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前所未有的惠农举措,城镇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质量全面提高。200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分别降至37.9%和43.7%。

  城乡居民收入存款成倍增长 来源日益多元化

  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6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经历了曲折―徘徊―腾飞的过程,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飞跃。

  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近20倍。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医治战争的创伤,居民收入逐年提高。改革开放30年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最多的30年。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增长157.6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5倍。

  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增长近108倍。“一五”时期,由于土改和合作社的发展,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农村率先推行改革后,农民收入大幅提高。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61元,比1949年增长107.7倍。

  与收入增长相应,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52年的8.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17885.4亿元。

  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改革开放前,农民从集体所得的工分收入是最主要的来源。目前,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66.2%,比1949年下降了近24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成为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与城镇居民的财富积累紧密相连。

   衣食住行显著改善 旅游成为休闲度假新方式

  收入的明显增加,使得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从衣食住行到精神文化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丰富。

  民以食为天,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生活水平的变迁。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主要是以粮食为主的“主食型”。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中,粮食支出只占7.7%,比1956年减少34.9个百分点;肉禽蛋水产支出占29.8%,增加11.9个百分点;在外就餐占20.6%,比1990年增加12.7个百分点。

  衣着消费实现成衣化、时尚化。“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穿着状态的真实写照。如今,服装的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追求,成衣化倾向成为衣着消费的主流。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成衣7.7件,比1957年增长10倍。服饰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

  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新中国成立前,城镇居民每一间瓦房或土房住3至5人的户占到总户数的70%多。2008年,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增加到23平方米,自有住房拥有率达87.8%。截至2008年末,83%的城镇居民家庭住在单元房中。

  居民生活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改革前人们追求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已成为普通消费品,有的甚至淡出消费舞台。彩电、电冰箱等也已为居民家庭普遍拥有。2008年,每百户城镇和农村居民彩电拥有量已分别达到133台和99.2台,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电脑59.3台、移动电话172部。

  家用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已开始进入家庭。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8.8辆,比1997年增长45.3倍。

  旅游成为居民休闲度假的新方式。从短途的城市周边游,到长假的国内游、出境游,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1994年增长2.3倍。

  2020年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正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个方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据测算,2008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数为74.6,比2000年提高了15.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监测显示,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向前,社会和谐发展逐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资源环境受到重视。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尽管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总体小康,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存在大量贫困人口,城镇收入分配差距较大,12.5%的家庭还住在筒子楼及平房中……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没有终点。     

    1楼 2009-9-14 9:37:01
本主题共有帖子数 0 篇,   [<<] [1] [>>]
精华帖子 | 撤销精华 | 置顶帖子 | 撤销置顶 | 锁定帖子 | 撤销锁定 | 加入收藏夹
快速回复  
粗体斜体下划线左对齐居中右对齐超级连接email连接插入图片flash动画插入代码引用内容
内  容: *
图  片:
验证码: *
122.114.192.228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最新民商事务问答
我要咨询
 
  ·物业收费不合理
  ·怎么样办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对公帐号不能注销,法人是否要
  ·国家对买房人有何规定
  ·试用期三天没工资合理吗
 最新民商事务帖子
  ·13787632583
  ·个人权力
  ·[原创]
  ·民事纠纷
  ·请帮帮我吧
  ·请帮帮我吧
  ·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未提货之前可以退款吗?
  ·为女儿维权
  ·事业单位退休工人,刑满释放后
 
Power by http://www.5law.cn/post   Bbs-Bar V3.1 BEAT 投诉电话:0371-63691829 非法贴子投诉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