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暗箱操作 巧取豪夺 |
浏览:12336 回复:7 |
|
|
四年密谋冒领粮补款近九万元 被查后声称已将此款大部用于吃喝 ——事发河北省泊头市富镇杨王村 粮食直补是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具体表现,任何人不得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而河北省泊头市富镇杨王村党支部书记王三才,却视此高压线如儿戏,信奉“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信条,自2006年至今,公然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见缝插针指使其妻、侄儿、姑爷、村主任村会计之子、村妇联主任娘俩,虚构承包亩数,单立存折,将国家下拨该村500余亩粮补款和退耕还林补助款共计89490.83元,化整为零,分别以37亩、70亩、70亩、46亩、55亩、80亩、60亩等数额,秘密分头支取。 2009年2月份,该村党员群众将此问题实名举报至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同志处,张书记当即作出批示:查清事实,严肃处理。但此批文连同举报材料层层批转富镇党委、政府后,一位副镇长却将举报人召至镇上,只让其在举报材料上签下“此材料不是本人所写”字样,便将此事压下。 同时,泊头市人民检察院接到该村党员群众实名举报材料后,当即组织得力办案人员介入,很快查明基本事实,并于2009年6月19日及时向富镇党委、政府出具了泊检农建字(2009)3号检察建议书,其中调查情况如下: 1、2006年至2009年四年间,该村支书王三才将上级补给该村500余亩地的粮食直补款和退耕还林补助款没下拨到农户,而是采用虚报和冒领的手段将这500余亩地的粮食直补款89490.83元计入村集体的帐上。 2、王三才在任该村支书期间,吃、喝等招待费用过多。2007年至2009年招待费68605元,其中部分招待费不能说明用途。 3、在王三才担任支书期间,村里近五年没有进行村务公开、帐目公开,群众意见大,干群矛盾激化。 建议书同时载明:针对杨王村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缓和干群关系,保障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勤政,特向你镇提出如下建议: 一、对杨王村村支部书记王三才的有关违纪问题,请镇纪委介入调查处理。 二、利用换届选举这一时机,帮助杨王村完善村两委建设,使该村村务工作走上正轨,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 三、对杨王村近几年的财务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村民公开。 举报人对此不服。他们怀揣一系列疑问,数十次奔波于泊头市人民检察院和富镇党委政府之间:这么多钱吃了喝了?为什么事吃的喝的?吃喝时有谁在场?时间、地点、人员、数额、用途,王三才能自圆其说吗?纯粹是造假!目的是逃避法律制裁!他们既然原计划将此笔巨款用于吃喝,何必多此一举,不用集体或一个人的名义一笔支取,反而采取多人支取,支取数额不一,支取人都是村干部家属的方式?分明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用意很明显:一是私分此款,二是为今日事情败露埋下伏笔。退一万步讲,假设他们七个人在四年时间里持续支取此款,人人手持秘密存折,且亩数不一,即为抵顶吃喝费,即应支取后再统一交村会计入帐,会计那里应有原始记录,这事经得起查吗?近7万元的吃喝费,都是从一个饭店开出的白条子,符合正常情理吗? 富镇党委书记杨金葆对此问题态度鲜明:对王三才的问题绝不包庇袒护,保证按党纪党规严肃处理。 于是,举国欢庆祖国60周年大庆期间,富镇党委、镇纪委通过多次宴请方式与举报人达成口头协议:国庆期间,举报人不再为此上访,节日过后,镇纪委将查出王三才问题的意见报泊头市纪检委,依纪处理。 此案结局如何,举报人拭目以待。
| |
|
|
|
|
|
|
1楼 2009-11-29 11:55:54 |
|
本主题共有帖子数 7 篇, [<<] [1] [>>] |
精华帖子 | 撤销精华 | 置顶帖子 | 撤销置顶 | 锁定帖子 | 撤销锁定 | 加入收藏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