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说明 本监理实施细则仅对本工程主体施工阶段的施工活动,使之达到监理规划指定的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2、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依据 2.1公司总工程师审查批准的该项目《监理规划》; 2.2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全套施工图。 2.3集团公司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2.4有关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相关文件。 2.5四川泸县、湖北长安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3、本工程主体部分的特点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总建筑面积m2,建筑层数为地上十一至十七层,地下架空层为一层,建筑总高度为55.4m。防火等级为一级。 本工程现浇钢筋砼强度等级:地下室消防水池底板为C35(P8)、剪力墙和顶板为C40(P8),承台梁和基础梁为C35, ±0.000以下的剪力墙、柱、现浇板为C40,本工程主体工程中现浇构件钢筋采用普通钢筋,钢筋保护层,板15mm,梁25mm,柱30mm。钢筋的锚固长度宜大于29d(d为梁纵向钢筋直径), 砌体工程±0.000以下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及楼梯间为250厚,其余为200厚。 4、监理工作的流程 4.1主体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详见图4.1 4.2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详见图4.2 4.3模板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详见图4.3 4.4钢筋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详见图4.4
图4.1 主体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图
图4.2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图
图4.3 模板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图
图4.4 钢筋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图 5、质量管理目标 主体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6、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6.1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6.1.1模板工程 6.1.1.1模板的材料采用胶合板必须有合格证明材料,支撑体系如采用木材,材质不得低于Ⅲ等材; 6.1.1.2模板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标高的正确性; 6.1.1.3模板及其支撑体系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砼的自重力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6.1.1.4现浇梁当跨度不小于4m时,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400; 6.1.1.5模板的阴阳角的拼缝接缝与漏浆,地下室转角处模板加固; 6.1.1.6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详见表6.1。 表6.1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mm)
6.1.1.7模板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详见表6.2 表6.2 模板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
注:D为混凝土结构强度等级 6.1.1.8模板支设过程中施工安全措施; 6.1.2钢筋工程 6.1.2.1钢筋的品种符合设计要求,进场的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材材料检验; 6.1.2.2钢筋的性能要符合规范要求; 6.1.2.3钢筋的焊接,检查焊工上岗合格证,使用焊条药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钢筋焊接接头应符合规范要求; 6.1.2.4钢筋机械连接,检查其上岗合格证,使用套管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钢筋接头应符合规范要求 6.1.2.5绑扎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锚固长度、接头设置符合设计要求,柱钢筋存在有截面减小及钢筋直径减小,梁柱节点处钢筋安装; 6.1.2.5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详见表6.3 表6.3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mm)
6.1.3混凝土工程 6.1.3.1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的质量; 6.1.3.2审核配合比,特别是水灰比、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 6.1.3.3混凝土的搅拌、成型、养护工艺以及龄期等工作检查; 6.1.3.4混凝土质量的检查和缺陷的修整; 6.1.3.5混凝土结构隐蔽旁站点设置及旁站实施流程; 6.1.3.6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重的允许偏差详见表6.4。 表6.4 原材料每盘称重的允许偏差
6.1.4砌体工程 6.1.4.1砌体标号、砂浆标号、各部位砌体的配筋、预留洞、预埋件的要求; 6.1.4.2砖的样品、出厂证明书、试验报告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6.1.4.3审核砂浆配合比,砂石的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6.1.4.4墙体砂浆饱满度、垂直度、平整度、标高的控制措施。 6.1.4.5填充墙砌体尺寸允许偏差详见表6.5 表6.5 填充墙砌体尺寸允许偏差
6.2工程进度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施工单位制定的主体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6.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施工现场内的道路,施工用材的堆放,施工机具的安置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无安全事故发生。 7、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7.1严格遵照“四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监理原则,开展监理工作。监理工程师应做到“腿勤、眼勤、口勤、脑勤、手勤”,随时加强现场巡视,重要部位施工全过程旁站随时发现的质量问题,随时督促施工方进行整改,并做好相关记录,必须做到“事前有控制、事中有管理、事后有结论”。确保本工程达到质量预定目标。 7.2监理人员认真复核施工单位模板施工方案中计算数据,参加施工单位模板分项工程专题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会议,施工过程中按技术方案严格检查,确保支撑体系的牢固可靠。 7.3监理人员检查模板质量、模板支模情况,尤其对阴阳角及模板拼缝严格检查,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时,不予验收。 7.4监理人员采用CAD制图软件分段确定Ⅴ区弧线梁轴线及梁底模的形状,采用多点、多段控制方法。 7.5施工用钢筋进场后,应先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出具出厂合格证和材质证明,并按批号、批量及型号进行现场抽样送检,待检验合格后,再进行钢筋加工。 7.6验收合格进场的钢筋应分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挂上标签,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钢筋锈蚀或油污。 7.7熟悉结构施工图,明确设计钢筋的品种、规格、绑扎要求以及结构某些部位配筋的特殊处理。有关配筋变化的图纸会审记录加设计变更通知单,应及时在相应的结构图上标明,避免遗忘,小企业的创业故事。造成失误。加气块砖规格。 7.8现场钢筋加工应有专业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钢筋分类挂牌堆放。 7.9钢筋的绑扎应有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在绑扎安装时,施工单位应有专职质检员跟踪检查。钢筋的锚固长度、焊接长度、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7.10钢筋的焊接,应严格检查焊工上岗合格证,在正式焊接工程用料前,必须监督操作人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进行试焊,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岗。使用焊条药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7.12钢筋绑扎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示,令其纠正; 7.11在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业人员负责整理钢筋; 7.12浇筑前模板清理干净,浇水湿润,计量器具校核,保证计量准确,配合比设计的审查; 7.13对混凝土的拌制过程,要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有:原材料称量及加水控制应准确,加料顺序及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测量坍落度,随机取样制作试块。 7.14根据混凝土试块强度,判定浇筑的砼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对拆模后的砼结构,检查其偏差是否超过规范要求。发现砼结构存在蜂窝、麻面、露筋甚至孔洞时,施工方不得自行修整,而是要做好详细记录,报道有关部门,然后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序,区别对待,进行修整,对于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7.15主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编制冬季施工方案,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及器具,如外加剂、草袋、薄膜等。 7.16旁站点设置及实施方法详见旁站方案。 7.17审核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方法,复核承包人测设的墙体平面尺寸和标高,审查砖的样品、出厂证明书、试验报告,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才充许施工。 7.18在施工时,要对砂浆的配合比、计量、拌和、使用时间加强监理。对砂浆的拌合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控制,石灰膏如在现场用生石灰制作时,熟化时向不得少于7天,如采购成品石灰膏,要搞清熟化时间。 7.19检查、测定拌出砂浆的质量,砂浆的稠度应满足不同砌体的要求,保水性要好,搅出的砂浆应控制使用时间,水泥砂浆为3h,混合砂浆为4h,如气温超过30℃,相应缩短1h,并应按规范规定要求留置砂浆试块。 7.20工程必须在满足质量及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工程进度,在质量与安全发生冲突时,则要首先满足安全的要求。 7.21施工单位制定的各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必须切实可行,项目监理部将严格按施工方的生产进度计划进行监控,并对生产进度计划安排不合格处及时给予指正。 7.22对于施工单位不能按要求完成生产进度计划的情况,项目监理部应分析其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与施工单位共同解决,最终达到工程的进度计划要求。 7.23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省、市颁布的有关文明施工“强制性条文”,对于施工现场内的道路,施工用材的堆放,施工机具的安置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措施,项目监理部将严格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以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监督执行,对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监督措施详见安全及环境监理 编 制 者: 审 批 者: 项目监理部 二00五年三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