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一切尽在这里!

法律知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砖机 > 加气块 >

胖补气,瘦补血

时间:2012-03-18 17:07来源:Sun雅 作者:加菲猫 点击:
人的生长发育、脏腑的活动、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都需要气的激发和推动。一个人如果气虚,生长发育就会迟缓,脏腑经络的功能就会减退,或血行滞缓,或水液不化,或津液不布,或痰湿内生。 气还具有人体稳压机的功能。人体内的各种脏腑器官时刻都在承受着

人的生长发育、脏腑的活动、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都需要气的激发和推动。一个人如果气虚,生长发育就会迟缓,脏腑经络的功能就会减退,或血行滞缓,或水液不化,或津液不布,或痰湿内生。

气还具有人体稳压机的功能。人体内的各种脏腑器官时刻都在承受着地球的引力,按照物理学原理,它们随时随地都有下垂的可能,但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又相对稳定呢?这是因为气,气的运动在人体内产生的力量,能抵消掉地心引力,使之保持平衡。不仅如此,气产生的力量还可以统帅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还可以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布和排泄。如果人的气虚,器官就容易下垂:脾胃之气虚弱,胃就容易下垂;肝气虚弱,肝就容易下垂;肾气虚弱,肾就容易下垂;中气不足,脾肾亏虚,子宫就容易下垂。最后,气还具有人体能量转换机的功能。在大自然中,水能可以转化为电能,风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在人体中,能量也可以相互转化,肾水可以转化为肾气,血可以转化为汗,水谷可以转化为血……总之,身体内精、气、血、津、液的相互转化及新陈代谢都是靠气来实现的,我们称这一能量转化的过程为“气化”。人体气足,气化功能就强;人体气虚,气化功能就弱。所以,气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长寿。气虽然是生命之本,但是气又不能太过,过犹不及,这就是咱们中国哲学和医学最智慧的地方。著名的中医大师朱丹溪曾说过:“气有余便是火。” 张景岳说:“气不足便是寒。” 气大伤血,气太过了,血就会虚。常有病人问我,上火了,口腔溃疡,牙齿疼痛,咽喉干痛,身体感到燥热,大便干燥,应该吃什么药才能祛火。这个火,实际上就是我们身体内多余的气。气太过了,就形成了火,火太大了,就会催逼着血在身体内肆无忌惮地乱行。人不能太寒,也不能火大。有人一吃人参补气,鼻血就长流,就是因为他们的气本来就不缺,一补就补过了头。这样既伤了气又伤了血。因此,过和不及,都不是长寿之道。
血是气之根,血足气就旺
人体虽然复杂,但最根本的东西只有两样:一是气,一是血。《黄帝内经》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生命的根本,至于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着这个根本而运行的。
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如果我们将气比做汽车的动力,那么,血就是汽油。气和血一阴一阳,气无形而动,属阳,血有形而静,属阴;气有温煦推动的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的作用;血的生成离不开气,气也不能离开血而独存。
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气虚,人就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虚,人就会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
我常听到许多爱美的女性抱怨皮肤粗糙、松弛老化,长斑、掉发,她们对着镜子叹息完之后,便将钱大把大把送进了美容院,结果换来的仅是短暂的美丽,过不了一个星期,皮肤又原形毕露。其实,这些症状都是气血失衡引起的。气血失衡,气不能将血液按时送到皮肤,皮肤缺少营养物质的滋养,当然就会粗糙、松弛、老化;气血失衡,血就会停留在皮肤表面,形成色素,积淀在哪里,哪里就成了斑。斑是什么?斑就是气滞血淤的标志。发为血之余,气血失衡,头发自然会脱落。因此,真正的美容应该从调理气血开始。一个人只要气血平衡了,面色就会白里透红,神清气爽,吃得下,排得出,睡得香,浑身上下充满活力,无病无痛,既健康又美丽。
气血失衡有以下几种情况:
气滞血淤
人体内的气是不断运动的,气升气降、气出气入,血液的流动、能量的转化、汗液的流出、大小便的排泄……这一切都依赖气的运动。然而,一天,气的运动在身体的某个地方突然停滞了下来,接着,血液的流动也随之停滞了下来……这就是气滞血淤。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滞血淤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疾病。气滞血淤出现在心脏,人就会心慌、胸闷、心绞痛,最后患上心脏病。气滞血淤出现在肺上,人就会呼吸困难,患上哮喘、肺炎和肺结核。气滞血淤出现在胰腺上,人就会血糖升高,患上糖尿病。气滞血淤出现在肝上,人就会脾气急躁,患上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气滞血淤出现在胃上,人就会胃酸、胃痛,患上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气滞血淤出现在脑部,大脑供血不足,轻则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重则会患上脑溢血、脑血栓、脑梗死、脑萎缩和老年痴呆。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气不摄血
气是血的统帅,统帅孔武有力,血就会一切行动听指挥。一旦统帅的力量减弱,血就会擅自做主,溢出脉外来,这时人便会出现吐血、便血、崩漏、皮下淤斑等情况。
气虚血淤
人体的气并不虚弱,却被堵塞住了,这样导致的血淤,叫气滞血淤。人体的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这样导致的血淤,叫气虚血淤。气虚血淤兼有气虚和血淤之象,常常会引起胸腹疼痛和突然中风。
气随血脱
气血相互依存,当血液大量流失之时,气无所依,便会随之外脱。气脱阳亡,这时人就会脸色苍白、手足冰冷、大汗淋漓,严重者则会当场昏迷。
气血两虚
气虚血也虚,这种情况多由久病不愈耗伤气血引起,此时的人弱不禁风,面色淡白或萎黄,常常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总之,气与血就像一对夫妻,一阳一阴,谁也离不开谁,二者和谐,身体就会平安,它们一闹矛盾,人就会坐立不安。
气血是养生的中心,平衡是气血的宗旨。将气血调得平衡,体弱的人可以长寿;气血如果失衡,身壮如牛的硬汉也可能一夜暴死。

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
自己的体重(公斤)和身高(米)。
然后,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这样就会得到一个数,这个数叫体重指数,计算方法为:
体重指数= 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如果体重指数在18.5~25之间,那么,你的气血就是平衡的。如果体重指数超过了25,你就有点气虚了;如果超过了30,那你就严重气虚了。如果体重指数低于18.5,那你一定是血虚了。
人的体重与气血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为什么会胖呢?有人说胖是因为吃得太多,营养过剩。这话有点道理,但又不全面,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吃得比谁都多,可是人却很瘦,还有一些人,吃得很少,照样很胖,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喝凉水都长肉”。
人之所以胖,是因为气虚。气虚之后,人体内气的运动就没有了力量,气化功能就弱了下来。气化功能一弱,脂肪和其他杂质就不能正常被代谢出体外,于是,人就胖了起来。要具体说清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气在各个脏腑中的功能。人吃了一顿饭之后,胃气会对其进行消化,脾气会将消化后最精微的物质上传给肝,化生成血液,再输入心脏,而将其废弃物向下传给大肠,转化成粪便排出。
脾胃是人体内食物能量转化最重要的工厂,中医说它们是后天之本。在脾胃这座工厂里,推动工厂运转的动力就是脾胃之气,也就是人们说的中气。《黄帝内经》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可见这个脾胃之气的重要性了。
心脏接收脾气上传的精微物质之后,会将它们溶进血液,并输运全身,而推动心脏运转的动力就是心脏之气。
肺呼吸了新鲜空气之后,会将氧气下输给心脏,并由心脏融进血液,而推动肺运转的动力就是肺气。
除此之外,人体内还有元气、卫气和营气等,它们共同推动着身体内能量的转化和新陈代谢。
一个气血平衡的人,身体内气的运动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了,该排泄的排泄了,该气化的气化掉了,他的身体就会不胖不瘦。一个气虚之人,身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没吸收,该排泄的没排泄,该气化的没气化掉,结果,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被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脂肪是什么?脂肪就是体内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
肝上没被气化掉的垃圾叫脂肪肝。
血管里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叫高血脂。
肚皮上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叫小肚腩。
所以,气虚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而肥胖则是判断一个人气虚最明显的指征。
那么,人又为什么会瘦呢?有人说,瘦是因为吃得少,营养不良。这话也有点道理,但还是不全面。的确,许多瘦人都是自己饿瘦的,但还有很多瘦人吃得很多,就是不长肉。人之所以瘦,是因为血虚。血虚,火就旺。火是什么?火就是多余的气。瘦人身体内的气太多了,太足了,大大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这就像一个车轮子,正常的运转是每分钟60圈。气虚了,动力不足,车轮子每分钟只能转30圈,这样一来脂肪就形成了堆积。气太多,动力太大了,车轮子每分钟转了120圈,不仅将该气化的气化掉了,而且把不该气化的也气化掉了,瘦人整个人体的新陈代谢都呈现出了病理性的亢进状态,所以,他们血虚多火。
血虚是消瘦真正的原因,而消瘦则是判断一个人血虚最明显的指征。
太胖和太瘦的人都不会长寿,因为他们气血失衡。有人说:“胡教授,人们不是常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吗?为什么你说瘦人不会长寿呢?”我要说的是,胖瘦都要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体重指数在18.5~25之间,在这个区间里偏瘦或偏胖都可以,超越了这个度就要出问题。
太胖了,病就会找上门来,西方研究结果说,看一个人会不会患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只要量一量他的腰围就行了。男性腰围超过3尺,女性超过2.7尺,就很容易患上这类疾病。
同样,太瘦与太胖一样,都不健康。太瘦了,人就容易患上恶性肿瘤、甲亢、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肠炎等疾病。
我接触的长寿老人都不胖不瘦,不胖表明他们的气不虚,不瘦表明他们的血不虚。气血不虚,和谐平衡,他们当然会健康长寿。
平衡气血的大思路:胖补气,瘦补血
气不足则会胖,血不足则会瘦,对于极胖和极瘦之人来说,平衡气血总的思路就六个字:胖补气,瘦补血。气血一平衡,胖人就会变瘦,瘦人就会变胖,身体内的各种不适感就会自动消失。
经常有人问我:“胡教授,你们中医治病真是神了,摸一摸脉,看几眼舌头,抓几把草药熬一熬,喝下去,就把病给治好了。您能给讲讲中医治病的秘诀吗?”遇到此类问题,我一般会这样回答:“你弄错了,我们中医不治病,治病是西医的事,中医只调气血。”
中医看病叫调理,西医看病是治病。调理就是要让全身的气血平衡,而治病则是要把病控制住。调理的方法是疏导;治病的方法是对抗。人什么部位不舒服了,我们中医首先要围绕气血来辨证,看身体是阴盛呢,还是阳盛;是寒证呢,还是热证;是表证呢,还是里证;是虚证呢,还是实证。然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经过一番疏导调理之后,人的气血慢慢平衡了,疾病自然就好了。不仅如此,中医调理经常还会带来一些额外的惊喜。比如,一位胖子本来是找中医减肥,那中医便以补气为主,几个月之后,不仅体重减轻了,令人没想到的是,他患了七八年的脂肪肝也被调好了。又比如,一位瘦子的肝不好,他来找中医调肝,中医便给他补血,谁知几个月之后,他的肝不仅好了,而且十几年的老胃病也消失了,人也胖了起来。病人那个高兴啊,比中了500万大奖还知足。
我大学学的是西医,我知道西医那才叫治病。病人什么部位不舒服,去找西医,西医会说:“去,拍个片子!”医生拿起片子仔细研究,看了半天也没发现什么病理性变化,只能开点维生素,让病人多休息两天。西医有很多长处,但也有自己的弱点。弱点之一就是,许多亚健康的问题,西医根本就检查不出来,而这却是我们中医的强项。
很多人总感觉身体不适,什么精力不济、食欲不振、疲劳无力、心慌气短、腰酸腿疼、急躁易怒、记忆力下降、头晕目眩、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跑了很多医院,花了大把大把的钞票,也查不出是什么问题。最后来找中医,中医通过一些方法调理气血,没多长时间,病人所有的症状都没有了。这时如果西医去问:“请问这位到底患的是什么病呢?”中医大夫只会说,他是气虚,或者血虚,而无法像西医那样准确地说出一个病名来。所以,一些西医就讽刺中医,说天上飞过来一群鸟,西医先要用望远镜仔细确定是什么鸟,然后再瞄准,砰的一声,枪响了,鸟落了下来。而中医上来就是一枪,砰的一声,鸟应声而落,别人问,打的什么鸟,中医说不知道。
我搞了几十年中医,体会最深的就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病人才不会管那么多呢,只要身体调理好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了。说句大实话,中医要想跟西医比理论,那就好比是潘长江去跟姚明比身高。但如果要是比最后的疗效,恐怕就难分高低了。
说来也奇怪,现在我接待的病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胖子;一类是瘦子。而不胖不瘦的病人却越来越少了。
胖子来了,我便会给他一套补气的养生方案;瘦子来了,我便给他一套补血的养生方案。开始,一些病人不以为然,这个人说:“胡教授,我是来找你治中风的,你怎么给我补气减肥呢?”另一个人说:“胡教授,我是来治胃病的,你怎么给我补血呢?”我说:“咱们先试试吧!何况这些东西都是食物,没有任何副作用。”几个星期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这个人会说:“胡教授,你的方法还真管用,我现在好多了”。
另一个人会说:“胡教授,谢谢您了,我现在胃好受多了,您看,接着该怎么调理呢?”
的确,中医有时就这么简单,只要你明白自己身体内气血的虚实,吃一段时间的大枣、木耳,人就会好转,根本不需要开附子、干姜、人参和当归。最关键的就是要牢记这个六字原则:胖补气,瘦补血。
气不足则胖,气不足的原因有四种,因而胖子可以分为四类。
胖人气虚,为什么会气虚呢?原因不外乎四种:一是气虚,二是阳虚,三是痰湿,四是湿热。
气虚,就是说,这个人身体内的气本来就不足,气化功能弱,不能气化掉身体内的脂肪,古人给这类胖子取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叫“脂人”。你们看,你正坐在那里给人诊脉,突然一位胖子进来了,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你会觉得那是一堆脂肪,正颤巍巍地向你移动。一个“脂”字,生动地描绘出了这类胖子的特征。
阳虚,指人的阳气虚弱,从而引起气化功能变弱,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肥人”。
痰湿,指人体内的气本来不虚,可是由于身体内有痰和湿,这两样东西一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引起了身体气虚。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膏人”,《说文解字》中说:“凝者曰脂,释者曰膏”,意思是说,凝聚在一起的肥肉叫脂,松软的肥肉叫膏,膏人就是身上的肥肉松松垮垮。
湿热,指身体内的湿和热相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从而造成了气虚。古人称这类人为“肉人”。《灵枢?卫气失常》中说:“肉人者,上下容大。”这类胖子圆乎乎的,浑身上下,一眼望去全是肉。
不同原因造成的气虚,有不同的调理方法;不同的胖子,有不同的养生之道,这就是中医的辨证施治。
老王以前是一位大胖子,身体虚弱,动不动就感冒,而且经常胸闷气短、头晕健忘,老王找我,本来是要调理心脏的,他认为自己胸闷气短,可能是心脏功能出现了毛病。我一看他那浑身的脂肪就明白了一半,等他将舌头伸出,我发现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这不是明显的气虚嘛。于是,我向他推荐了一式三招补气法。一式就是牢记气虚补气这个大方向。三招就是一清心、二喝粥、三艾灸。许多胖子气虚的原因是心虚,心虚的原因则是想得太多,整天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心灵敞开了的话,那么气也就敞开了。所以,胖子养生先应清心。清心有很多方法,我给老王推荐的是站桩法。每天什么都不想,静静地在一个地方站上半小时。开始,老王很不习惯,难以入静,站过几次后,他便尝到了甜头,每次入静之后,他都会感觉到内心一片空明澄静,身体内有一股气慢慢地由丹田而出,缓缓地流遍全身。站桩完毕后,他感觉浑身通畅。
我向老王推荐的第二招就是喝粥。粥虽简单,里面却饱含养生的大智慧。常见的粥有上百种,绿豆粥、大枣粥、莲肉粥、扁豆粥、杏仁粥……任何食物皆可入粥,这也体现了粥的宽容和博大。但什么人喝什么粥却颇有学问,暑热之人应喝绿豆粥,因为绿豆能清热解毒;受风寒之人应喝姜粥,因为姜能温中散寒,通神明,古人有“秋姜夭人天年”之语,意思是说,秋天的姜能让原来短命之人活到天年。而我给老王推荐的则是荷蒂粥,荷蒂就是荷叶的蒂,它包括荷叶的基部连同叶柄周围的部分叶片。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荷(莲藕)这种植物。荷出淤泥而不染,居水中而不被水没,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它独占三行,它生于土中,秉承了土气,居于水中吸收了水气,长成为植物,又蕴藏了木气。荷全身都是宝,根茎是藕,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莲子心能清心火;荷叶能清热凉血,降血脂;而荷蒂则能生发元气,补脾胃之气。荷蒂在荷的中间部分,它既有上面莲子心清心火的作用,又有下面莲藕补脾胃之气的作用,更能生发元气,用它来煮粥最适合气虚的胖子。

女人,你血虚吗?
一个女人的脸色不够红润,秀发不够光泽,嘴唇苍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难解之谜,追根溯源,就是两个字--血虚。血液,是女性容颜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血液既要旺盛,又要畅通有条不紊,女性才会有面若桃花。爱美的女人,应该学会用血液由内而外地滋养自已,这样才能显出自己的靓丽本色。
《内经·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中医理论认为,血气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气血充盈,才会有健康美丽。
《内经·灵枢·决气篇》"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只有血液充盈,人的肤色才能饱满红润,眼睛才能清晰地看东西。口唇红润是脾胃气血充足的表现。面色红润说明心脾功能正常、气血畅通。精血旺盛,毛发才能生长得茂盛黑泽。而血虚的人就会面色无华、口唇苍白、毛发枯泽。
《内经·灵枢·寒热病》"身有所伤,血出过多,……四肢懈惰不收。"血出过多,气血虚弱,就会全身无力,四肢松懈而不想活动。
《内经·素问·腹中论》"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女人要是年少时出血过多,肝血损伤,就会月经量少。
血瘀,《黄帝内经》中有"恶血"、"?#91;血"之称。气血不通畅便会导致口唇皮肤色泽晦暗、有瘀斑瘀点。血中有热则会出现痤疮等。
女性因为生理的原因,总是处于血气虚弱的状态,所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补血,是女性健康美丽的保证。
★你血虚吗?需要补血吗?
①面色萎黄或苍白,眼睑、口唇、爪甲、舌质颜色淡白。
②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健忘,两目干涩。
③手足发麻。
④大便干燥。
⑤妇女月经延期、量少色淡或闭经。
⑥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如果有上述的症状,那就是血虚了,建议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注意补血。
★做个气血充盈的女人
气血充盈的女人才会是美丽的女人,中医补血方法很多,看看哪一种最适合自己。
(1)补血虚食品
乌骨鸡、鸡蛋、猪血、猪肝、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红糖、红枣、赤豆、莲子、核桃、山楂、猪肝、黄鳝、海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虾仁等,都是补血的好食物。
(2)补血中药
当归、川芎、红花、桃仁、党参、黄芪、熟地、何首乌、枸杞子、山药、阿胶、丹参、玫瑰花等。补血的中药和食物可做成药膳,是方便易行的好方法。
(3)补血虚药膳食疗方
①当归乌骨鸡汤:当归、黄芪各15克放入纱布袋中与乌骨鸡煮汤,可补血虚。

②当归枸杞红枣茶:当归5克、枸杞子15克、红枣15克。将三者放入锅中,加入500毫升水煮10分钟后加少许冰糖服用。制作简单,有补血调经,美容养颜的功效。
③阿胶糯米粥:阿胶9克(烊化)与黑糯米60克共煮粥服食,可补血虚。
④补气养血粥:川芎3克、红花2克、当归6克、黄芪4克、粳米100克,加鸡汤。煮粥服食,可补血养血。
(4)运动养生
运动也是补血调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平时可练习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
另外,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就是说过度的用眼就会耗伤身体里的气血,也会让人气血不足,对于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职业女性和长期用眼工作的人,就要特别注意对眼睛的休息和保养。
经络疗法
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可以消散瘀血。
坚持按摩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补养气血、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
女人血虚调养五部曲
女人的一生,都会与血相伴。每个月的月经来潮,生小孩时的出血,让女人的一生都处于血气虚弱的状态。所以,调经养血对女人是何等的重要。
☆《内经》:"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太冲脉盛,血液充盈,女子才能月经来潮而能生育。血对人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滋养,对女人来说更加重要了。血充足,女人就会面色红润,肌肤饱满丰盈,毛发滋润有光泽,精神饱满,感觉灵敏,活动灵活。
中医称"血能载气"。血是将气的的功能传递到全身各器脏的最好载体,血液充盈,气才能运行全身而起作用。
★女人血虚重在五养。
★(1)调经
《黄帝内经》中提到,月经的情况直接说明了女性气血是否充盈。经、孕、产、乳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性生理"以血为主,以血为用"。女子养血贵在调经。
☆月经量过多的女性,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归脾丸、乌鸡白凤丸、当归养血膏等都是养血调经的良药。
☆穴位按摩:三阴交是养血调经的重要穴位,位于两足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平时用手按压此点,使之有酸胀感。对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良好的作用。
★(2)食养
☆女性应多吃富有造血功能,以及富含维生素B12、叶酸、微量元素的食物。如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鸡蛋、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红枣、莲子、核桃、猪肝、黄鳝、海参、菠菜、胡萝卜等。
☆小贴士
补血粥--黑糯米粥:
主料:大枣30克、桂圆10粒、黑糯米100克
配料: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
①大枣洗净,桂圆去皮洗净待用,黑糯米洗净。
②上述三样加适量清水,用慢火煮成稀粥状,煮好后加入少量红糖调味。
功效:补血调经、温肾健脾。
★(3)药养
血虚女性应多服食以下滋补养血的药膳。
☆十全大补汤:
原材料:猪肉500克,猪肚50克,墨鱼50克,黄芪10克,肉桂3克,熟地15克,炒川芎6克,当归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姜30克,葱、花椒各适量。
制法:黄芪、肉桂、熟地、白术、炒川芎、当归、白芍、茯苓、炙甘草、党参等10味中药装入纱布袋内;猪肉、猪肚、墨鱼洗净切块后同纱布药袋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放姜、黄酒、盐等。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煨炖,待肉熟烂食用。纱布袋捞出不用。每日早晚各吃1碗,可大补气血。
☆当归生姜羊肉汤:
配方:当归20克,生姜15克,羊肉250克。羊肉切块,加入生姜,当归及调味品同炖。味道鲜美,且是中医补血传统良方
★(4)睡养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充沛的精神体力。
起居有常,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乐观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
娱乐有度,劳逸结合。
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
不在月经期及产褥期同房。
★(5)动养
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
户外运动:跑步、爬山、进行日光浴、空气浴、森林浴。
室内运动:气功、养生功、健身操等。
十二、想青春永驻,就要让气血流动起来。
女孩子在十七八岁的时候,皮肤嫩嫩的,脸庞红红的,好象红苹果一样。每个人看到,都会说"气色好好哦!"这时的女孩子会让人感受到青春活力无穷。所以,皮肤的色泽娇嫩鲜艳可以说是青春的标志。
那为什么气色会那么好呢?用中医美容的话说,其实就是"气血充盈"四个字,指气血不但要充足,还要能流动起来,流动的气血便能产生活力和美。
中医认为:"所以得全性命者,气与血也。血气者,乃人身之根本乎!"就是说,气血是人的根本。又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气为血之帅"是指气能生血、气能行血和气能摄血。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仅有血而无气的推动,则血凝不行,而成瘀血。仅有气而无血的运载,气就无所依靠,就会涣散不收。
所以,气血既要充盈,更要流动起来。
《黄帝内经》认为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才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讲"动以养形",是指运动能促使人体气血充盛、百脉通畅,能够增强人体之气,使之畅通无阻,从而提高人体抗病能力,使得机体强健而祛病延年。健身运动的方法应以"形劳而不倦"为准则。动与静必须结合,才有利于人体键康。
"静以养神"是指保持心情的宁静、专一,能使脏腑之气机协调,真气充沛,形体强壮而无病患。《黄帝内经》明确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静"是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静止。心神宜静,是"精神专一",并非是不用心神,完全不用心神,那么心神也将颓废退化。因此,心神动用适当合理,能强神健脑。若心动太过,也能引起病患。心神宜静,不是不动而是不妄动。
★为了青春永驻,让气血流动起来吧!
☆调畅精神
人体的精神情志会影响到人体气血的运行。比如,生气的时候气血便会上冲到大脑和脸部,会出现满脸通红的现象。所以,精神对气血的流动和运行非常重要。
①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的激烈变化。不要出现大怒、大喜、大悲的现象。
②保持乐观的情绪,事情都要向好的方向看。
③宣泄是排除不良情绪的良药。
☆运动
运动能使气血通畅,血液流通。因此,运动是使气血流动起来的最好方法,散步、健身、游泳等都是运动的好方法。
①运动贵在坚持。散步是现代人繁忙的工作之余最佳的运动方法之一。推荐一种快走健身法,方法简单,健身效果良好:选择一个圆形的场地,先朝前快步走3圈,再倒退着走3圈,体力好的人可多走几圈。
②华佗发明的的"五禽戏"就是通过改善人体气血的变化进行强身健体的。这里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种猿形戏健身操。
预备姿式
全身放松,很自然地站立,口微微闭上,用舌抵住上腭,调均匀呼吸,意念一直停在丹田(脐下三横指)处。
动作:

第一步:两腿慢慢地向下弯曲,把身体的重心放在右脚上,左脚向前迈出半步,同时左手从胸前往上举到口前,手成掌向前探出,当手举至与口一样高的时候,左手由掌变成爪,手腕跟着自然下垂。
第二步:重心移到左脚。右脚向前轻轻迈出一步,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跟抬起,脚掌虚点地。右手从胸前往上举到与口相平的高度,手成向前取物一样的动作,当手举到与口相平齐的高度时,掌变成爪,手腕也随着自然下垂。然后,左手收回到左肋下。
第三步:身体向后坐,重心由右腿移到左腿,左脚往后退一点,稍用力踏实,右脚随之后退,以脚尖点地。同时,左手从胸前往上举,像取物一样往前探出,举到与口平齐时,又掌变成爪,手腕也随着自然下垂。右手收回到右肋下。
练猿形戏的方法就是往前进两步,再后坐一步,要左右交替,先左后右,再先右后左,这样反复多次进行。
注意:练功时,要保持平静规则的呼吸,要意守脐中,外炼肢体的灵活,内炼精神的宁静。

★女性"三虚"的表现
(1)女性"三虚",首先可以从颜面的气色上、指甲上判定
面色淡白,没有血色,皮肤枯槁,口唇苍白无华,精神萎靡;指甲没有血色,按压后很久血液才能再次充盈。这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长期有黑眼圈,是肾虚的表现。
(2)其次从女性的"例假"上也能看出气血充足与否
月经量少、时间短、颜色淡,都是血虚的表现。经期提前或延后,或伴有短气倦怠、腰膝酸软,这都是气虚或肾虚的表现。
★补"三虚"良方
(1)补血良方
四物汤:当归、芍药、熟地黄、川芎各15克,加水3碗,取1碗。空腹热服,是补血最重要的处方。
(2)补血药膳
①当归枸杞茶:原料:当归5克、枸杞子15克、红枣15克。
②制作:将当归、枸杞子、红枣放入锅中,倒入500毫升水,煮10分钟即可。
③特点:制作简单,能补血调经、美容养颜、增强免疫力。
(3)补肾良方
六味地黄丸:干地黄240克,山药、山茱萸各120克,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0克。制成小丸,每日服用,是补肾养颜的基础方。没有明显肾虚的女性也可长期服用。
(4)补肾药膳
仙人粥:何首乌30-60克,粳米60克,红枣5枚,红糖少量。将何首乌煎取浓汁,与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粥熟时,放入红糖少许以调味,再煮一会即可。早晚各服1次,可补气血、益肝肾。
(5)补气血药膳
归参鳝鱼羹:当归10克,党参20克,鳝鱼500克,葱、姜、蒜、味精、食盐、料酒、酱油等。将鳝鱼剖好。当归、党参装入纱布中,与鳝鱼同入铝锅内,放入调料,加水适量。烧沸后用文火煎熬1小时即成。早晚各服1次,可大补气血。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6-2010 砖机网专题报道 版权所有 砖机产品中心 全国产品订购咨询电话 400-666-3616 手机:13203831688 QQ 2696782059 豫ICP备102066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