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果分析理论上,乙炔完全燃烧可用下述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C2
H2
+2.5O2
─→2CO2
+H2
O+1344kJ/mol
但实际上燃烧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一次反应发生在火焰的内区(焰心)内,用下述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C2
H2
+O2
─→2CO+H2
+464kJ/mol
这一反应放出的热量和形成的高温是由于乙炔的分解,以及分解出的碳局部氧化而产生的. 当焊炬喷嘴中喷出的气体的比例如上述反应方程式所示的那样为1∶1时,反应形成典型的极为明亮的蓝色焰心,这种相当小的火焰产生出焊接钢板时所需的燃烧强度,此火焰称作中性焰.因为没有过剩的碳或氧使金属渗碳或氧化,反应后的产物实际上是还原性的,在焊接钢时是有益的. 对氧-乙炔焰,其中性焰温度为3100℃左右. 在火焰外层,一次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及氢和周围大气中的氧燃烧,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即发生二次反应,其方程式如下所示:
2CO+H2
+1.5O2
2CO2
+H2
O+880kJ/mol
虽然外区燃烧产生的热量大于焰心产生的热量,但由于其横截面积大,所以,外焰的燃烧强度和温度均较低. 丙烯的完全燃烧可用下述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C3
H6
+4.5O2
3CO2
+3H2
O+2175kJ/mol
理论耗氧量为4.5:1. 其一次反应为:
C3
H6
+1.5O2
3CO+3H2
+391kJ/mol
此时的氧-丙烯中性焰温度为2870℃,氧-丙烯焰的二次反应如下:
3CO+3H2
+3O2
3CO2
+3H2
O+1784kJ/mol
因此,对于氧-丙烯焰来说,虽然其总热值2175kJ/mol大于氧-乙炔焰的总热值1344kJ/mol,但由于其一次反应的热值及中性焰温度都较低,因而,对于焊接,特别是焊接较厚的工件时,氧-丙烯火焰是有一定缺陷的. 我们的试验通过在丙烯燃气中加入添加剂的方法,来增加其燃烧总热值,提高火焰传播速度,进而达到提高火焰温度的目的.从试验结果来看,加入添加剂之后,火焰温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用割炬测定的火焰温度(氧化焰)较高,在应用于金属切割时,得到很好的切割效果.焊接使用的是中性焰,而中性焰温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丙烯的一次反应,虽然我们在配方四试验中,加了添加剂后的丙烯燃气中性焰温度比纯丙烯燃气提高了110℃,达2980℃,但与乙炔中性焰温度3100℃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
4结论
1.与纯丙烯燃气相比较,加入不同添加剂以后的丙烯燃气其火焰温度均有明显的提高,温度可提高30~220℃. 2.由于加入添加剂以后的丙烯燃气,其火焰温度得到提高,特别是氧化焰温度,因此,应用于金属切割时,有较大的改善,主要是缩短了预热时间,提高了切割速度,改善了切口的质量,并且降低了燃气用量. 3.加入添加剂后的丙烯燃气,其中性焰温度也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可用于6mm以下的低碳钢及铝、铜等金属的焊接,焊接质量较好.
*广州石油化工总厂华穗公司 作者简介:徐建昌,男,1963年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多相催化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广州)
参考文献
1齐晓东.四种燃气的基本特征.焊接,1992,(6):11~15 2Kessler E L. Industrial gas.US.3,591,355,1971 3Frank H. Liquified fuel ga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WO 94/01515,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