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一切尽在这里!

法律知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砖机 > 加气块 >

模具材料特性及模具設計

时间:2012-03-18 22:57来源:布落格 作者:小雷 点击:
模具材料特性及模具設計-金屬粉末/陶瓷 DIN 7710 Plastic成形品尺寸公差規格 射出(Injection)成形品 單位:mm 尺寸範圍級別6以下6~1818~3030~5050~8080~~~350 粗級±0.1±0.1±0.15±0.25±0.4±0.6±0.9±1.2 精密級±0.05±0.08±0.10

模具材料特性及模具設計-金屬粉末/陶瓷

DIN 7710 Plastic成形品尺寸公差規格

射出(Injection)成形品

單位:mm

尺寸範圍級別6以下6~1818~3030~5050~8080~~~350

粗級±0.1±0.1±0.15±0.25±0.4±0.6±0.9±1.2

精密級±0.05±0.08±0.10±0.15±0.20±0.30±0.40±0.60

壓縮(Compression)成形品(包含Transler成形品)

尺寸範圍級別6以下6~1818~3030~5050~8080~~~~~~500

粗級±0.2±0.3±0.4±0.5±0.6±0.8±1±1.3±1.6±2±2.5

中級±0.1±0.1±0.15±0.2±0.3±0.4±0.5±0.7±0.9±1.2±1.5

精密級

±0.05±0.06±0.08

推孔加三中心間隔10.0

±0.10±0.15±0.20±0.30±0.40±0.50±0.60±0.80

射出成形品的一般公差

尺寸範圍一般以孔為準之孔以軸為準之軸

10以下±0.1+0.15-0+0-0.2

10~30±0.15+0.2-0+0-0.25

30~50±0.2+0.3-0+0-0.3

50~80±0.3+0.4-0+0-0.4

80~120±0.4+0.5-0+0-0.5

120以上±0.5+0.6-0+0-0.6

鋼鐵尺寸公差規定

M切削加工之普通尺寸公差

單位:mm

公稱尺寸

尺寸公差

精級中級精級

1以上4以下±0.05±0.1±0.3

4以上16以下±0.07±0.2±0.5

16以上63以下±0.1±0.3±0.7

63以上250以下±0.2±0.5±1.2

250以上1000以下±0.3±0.8±2.0

1000以上2000以下±0.4±1.0±3.0

本中心圖面尺寸公差規定如下:

a.有註明公差者,請按公差製造。

b.未註明公差者,分述如下:

成品部(Cavity or core)將現製品精度要求,由小數點以下位數來決定,並在圖面右下角註明之。

〔例〕

無小數點:±0.1

小數點一位:0.05

小數點二位:0.02

其他模座固定板等未註明公差者,將按照JIS切削加工之普通尺寸公差中線規定如上表,並在右下再註明。

各部零件公差之配合

單位:mm

適合部品基準孔斜梢導柱導襯套注口襯套心型導柱(滑動處)面梢滑塊

簪記號尺寸H7P7K7g7f7e7

3以下+0.009-0+0.016+0.008+0.010+0.0-0.002-0.012-0.006

-0.016-0.014-0.024

3~6+0.012-0+0.024+0.012+0.013+0.001-0.004-0.016-0.010

-0.022-0.020-0.032

6~10+0.015-0+0.030+0.015+0.016+0.001-0.005-0.020-0.01

3-0.028-0.025-0.040

10~18+0.018-0+0.036+0.018+0.019+0.000-0.006-0.024-0.0

16-0.034-0.032-0.050

18~30+0.021-0+0.043+0.022+0.023+0.002-0.007-0.028-0.0

20-0.041-0.040-0.061

30~50+0.025-0+0.051+0.025+0.027+0.002-0.009-0.034-0.0

25-0.050-0.050-0.075

50~80+0.030-0+0.062+0.032+0.032+0.002-0.010-0.040-0.0

30-0.060-0.060-0.090

80~120+0.035-0+0.072+0.037+0.038+0.003-0.012-0.047-0.

036-0.071-0.072-0.107

120~180+0.040-0+0.083+0.043+0.043+0.003-0.014-0.054-0

.043-0.083-0.085-0.125

180~250+0.046-0+0.096+0.050+0.050+0.004-0.015-0.061-0

.050-0.096-0.100-0.143

250~315+0.052-0+0.108+0.056+0.056+0.004-0.017-0.069-0

.056-0.108-0.110-0.162

315~400+0.057-0+0.119+0.062+0.061+0.004-0.018-0.076-0

.062-0.120-0.125-0.182

400~500+0.063-0+0.131+0.068+0.068+0.005-0.020-0.083-0

.068-0.131-0.135-0.198

500~630+0.070-0-0.022-0.092-0.145-0.215

630~800+0.080-0-0.024-0.105-0.160-0.240

800~1000+0.090-0-0.026-0.116-0.170-0.260

1000~1250+0.105-0-0.028-0.133-0.195-0.300

1250~1600+0.125-0-0.030-0.155-0.220-0.345

1600~2000+0.150-0-0.032-0.182-0.240-0.390

2000~2500+0.175-0-0.034-0.209-0.260-0.435

2500~3150+0.210-0-0.038-0.248-0.290-0.500

資料來源:日本岐阜精機

塑膠模用模具材料

模具材料的選用是否適宜,對模具的壽命、精度、加工性、價值等有很大的影響。故模具材料的選用一般均依照下列原則:

容易取得。

機械加工性良好。

表面加工性良好。

強度、韌性和耐磨性大。

無針孔和沉澱雜質等內部缺陷。

)可焊接性。

〉熱處理容易、熱變形少。

》耐熱性好、熱膨脹係數低。

種類及特性

模具材料的種類很多,在此先將常用的幾種材料作一簡介。

一般構造用輥軋鋼材(SS)

一般構造用輥軋鋼材SS41、SS50,價廉而容易取得,但質軟多針孔,因此用於不需強度、硬度的零件,不適用於模板材料。

機械構造用碳鋼(SC、SCK)

機械構造用碳鋼S25C、S50C、S55C等,價廉而容易取得,加工性也好。S25C用於模具的承板、定位環、豎澆道、襯套、止動螺栓、支持件等,而少用於模板。S50C、S55C原則上回火到硬度9~22HRC,以增其加工性,為標準的模板材料。

S9CK、S15CK的含碳量少,因而質軟,所以需作表面滲碳,淬火成HRC45~59的硬度來使用。

碳工具鋼(SK)

碳工具鋼有SK3、SK5、SK7等,含碳量為0.6%以上的高碳鋼,其淬火硬度是SK3、SK5為HRC50~60,SK7為HRC50~55,H此類鋼材耐磨耗性優良,且為較價宜的工具鋼,用於有滑動部份需高硬度和耐磨耗性的零件,如導銷、襯套、頂出銷、復歸銷等。

合金工具鋼(SKS、SKD)

常用的合金工具鋼有SKS2、SKS3、SKD11、SKD61等。SKS2與SKS3是碳工具鋼加鉻、鎢增加淬火性、耐磨耗性,用於特別要求硬度與耐磨性的成形模板,其硬度HRC55~60。SKD11、SKD61是添加釩取代SKS的鎢,其淬火性與耐磨耗性優於SKS,且淬火應變小,其硬度SKD11為HRC55~60,SKD61為HRC45~51,但SKD61的耐熱性、韌性都優於SKD11。

高速鋼(SNC)

此處的高速鋼是指SKC2與SNC3的鎳鉻鋼,係為碳鋼加鎳和鉻,增其韌性與淬火性,回火硬度為22~30HRC,用於成形模板。

鎳鉻鉬鋼(SNCM)

鎳鉻鉬鋼SNCM2是淬火性,耐磨性耗性均好,尤其是強度、韌性特別好的鋼材,其用途與高速鋼相同。

鉻鉬鋼(SCM)

鉻鉬鋼SCM3、SCM4是碳鋼加鉻,鉬的構造用鋼,其強度、韌性優於碳鋼,其價格較SNC及SNCM便宜。

鋁鉻鉬鋼(SACM)

鋁鉻鉬鋼SACM1經氮化處理(氮化層硬度為HRC67)耐磨耗性很高,用於要求硬度和耐磨耗性的滑動部份,如頂出銷等,鋼材本身硬度為HRC20~30。

軸承用高碳鉻鋼(SUJ)

軸承用高碳鉻鋼SUJ2為軸承用的鋼材,耐磨耗性、淬火性均良好,其硬度為HRC55~60,用於滑動部份需有相當的硬度和耐耗性。

(圖1)正常化圖解

(圖2)退火之圖解

不鏽鋼(SUS)

如PVC的塑料,事实上加气块蒸压釜 。需用耐蝕性高的模具材料,可以增加鉻量,減少碳量的耐蝕性不鏽鋼SUS來製造。

.11鈹銅合金

含鈹2.5%,含銅97.5%的鈹銅合金,常用來製作形狀複雜的公模或母模。其製作的方法是將熔融的合金注入模型內,然後一直加以壓力直到冷卻為止。

表一為塑膠模各構件最廣泛應用之材料,及其熱處理狀態及使用之硬度。表二為構造用的合金鋼的化學成份及機械性質。表三為表二所列的模具材料的的特性、用途及使用的場合,此三表可供學習查考,以選取最適用的模材。

熱處理

鋼材經適當的熱處理可顯著增加硬度、強度、韌度、耐磨耗性等機械性質。施行電鍍作表面處理,模具精度提高、表面光亮,使脫模更順利,成品表面光度增加。因此欲模具壽命延長、品質提升,除了事先預選適當的模具材料外,對於加工後,模具的熱處理方法的選定也極其重要,以下分點說明。

正常化

此項熱處理旨在消除鑄造、鍛造、輥軋等高溫高壓處理所產生的粗晶組織,並將加工所生的內部應力消除。其方法為將工作加熱到變態點AC3或ACm點以上30°~50℃的溫度後,使之在空氣中自然冷卻,如圖1所示。使用大型構造用鋼,在材料經鍛造成模型後,再施以正常化處理。

退火

退火是為了使鋼料軟化,調整結晶組織,除去內部應力。其方法為加熱到AC3或AC1變態點以上30°~50℃,保持適當時間後,在爐中或灰中冷卻,如圖2所示。模具材料退火處理有兩種方式。

消除應力退火

目的在除去加工所引起的內部應力。適用於粗切削、中切削或需淬火的模具零件。因淬火時麻田散鐵變態所生的應力將加大,除非先行實施退火消除內部應力,否則將造成巨大的應變,而致淬火罅裂、翹曲。即使不淬火的零件,若經大量粗重切削,不經此項處理的話,也將因加工應力的殘存,而終致尺寸的精度改變或發生翹曲。

球狀化退火

目的在改善加工性,增加韌性,防止淬火罅裂,使鋼中的碳化物變成球狀組織。

淬火

淬火的目的是為了將鋼硬化、增加強度。其方法為鋼材加熱到AC3或AC1變態點以上約30°~50℃,保持適當時間後,使它在淬火液中急速冷卻,而產生高硬度的麻田散鐵組織,如圖3所示。模具零件常用的淬火方法有下列三種。

(圖3)淬火之圖解

普通淬火

加熱到變態點以上的溫度後,在水或油中急冷以得麻田散鐵組織。此方法,加熱必需防止過熱及氧化脫碳的現象發生。對於壁厚不均的模具,將會有加熱不均勻。由於各部份的度差發生熱膨脹差,致影響變態點,引起變態差,而致淬火罅裂。因此為了達到均勻加熱,最好用鹽浴或惰性氣爐。

氧化、脫碳之防止可採用鹽浴爐或可調整的隋性氣爐。熱處理變形的防止,宜使用淬火溫度低,自硬性大,有氣冷程度的淬火鋼。含大量鉻、鎳的合金鋼、高速鋼具有此一空氣中冷卻而硬化的特性,對於加工後再行熱處理的模具、精度、形狀能保持而不致變形,精密度失掉。

麻淬火(marquenching)

如圖4所示,將待處理的材料加熱到淬火溫度後,投入於溫度為Ms點(冷卻時由沃斯田鐵轉變為麻田散鐵的開始溫度)的熱鹽浴中,待材料的溫度成為均一後,取出氣冷,緩慢引起麻田散鐵變態、材質變硬,不致發生淬火應力及罅裂,最後再施行回火處理。

麻回火(martempering)

如圖5所示,將材料加熱到淬火溫度後,投入於溫度為Ms點及Mf點(冷卻時由沃斯田鐵轉變為麻田散鐵的終了溫度)間的熱鹽浴內淬火(100~200℃),長時間保存恆溫,直到變態終了,然後空冷。利用此法淬火者,麻田散鐵自行回火,淬火應力消除,衝擊值得以提高,韌性較回火處理者強。工業界一般皆不等待到恆溫變態終了,即行撈出,如圖示,而後段則採氣冷回火。

回火

淬火後的鋼雖然強度大硬度高,但是很脆。假如淬火鋼加熱到A1變態點以下的適當溫度時,不但可以除去淬火鋼的內部應力,又能調節硬度得到適當的強韌性,這種處理叫回火。依照回火之目的,可分為低溫回火與高溫回火兩種。

低溫回火

適用於淬火硬度需要相當高的情況下,將高碳鋼加熱於溫度約200℃的低溫,目的應於消除淬火所產生的內部應力。殘留的沃斯田鐵組織不易產生變化,可維持相當高的硬度。

高溫回火

適用於構造用鋼,將其加熱在溫度500℃~600℃之間使其組織變為有韌性的糙斑鐵。此時可兼顧鋼材的韌度和硬度。

(圖4)麻淬火之圖解

(圖5)麻回火之圖解

(圖6)回火與機械性能之變化

圖6為含碳量為0.45%的中碳鋼,在不同回火溫度下的機械性質。

對於施行一次回火,不能得到滿意的機械性質的鋼料如高合金鋼及高速鋼,可施行2~3次的返復回火。

表面處理

表面處理是指以加熱或化學處理的方法,使鋼料表面增加硬度到達某一深度。其方法有滲碳、高週波及火焰淬火、氮化及電鍍。分別敘述如下。

滲透淬火

低碳鋼或表面淬火鋼(低鎳鋼、低鎳鉻鋼等低碳合金鋼)在適當的滲碳劑中加熱,使表面起滲碳到某一深度,使成高碳的狀態的表面硬化法。在滲碳劑中以850~900℃加熱8~10小時,則鋼料表面起滲碳約2mm的深度。滲碳完後再施以淬火處理,使滲碳部份硬化。若有不想滲碳的部份,可預先鍍銅以防止。一般滲碳劑可分為固體滲碳、氣體滲碳與液體滲碳等三種。

固體滲碳的滲碳劑使用木炭、焦炭等固體。以木炭粉為主,加入20~30%的碳酸鋇、碳酸鈉等促進劑。

氣體滲碳的滲碳劑為氣體,主要為一氧化碳或甲烷碳化氫,滲碳濃度容易調節,可使滲碳均勻。滲碳能力大,听听加气块生产流程 。不只表面,連心部也可均勻滲碳。

液體滲碳的滲碳劑為溶融的氰化物,將鋼加熱到AC1變態點以上而滲碳。通常薄層硬化是濃度較高的氰化鈉鹽浴中作低溫(850~900℃)處理,而厚層硬化以濃度較低的氰化鈉鹽浴作高溫(900~950℃)的處理。

高週波硬化

藉高週波感應電流將鋼料表面急熱,在到達淬火溫度後,用適當的冷卻劑急冷,稱為高週波淬火。主要用於需具強韌及耐磨耗的機械性質的模具零件,如導銷、復歸銷、斜銷等等。含碳量0.4~0.5%的碳鋼,或合金鋼皆適用於本方法。

火焰淬火

以氧氣-乙炔火焰將鋼料表面急速加熱到淬火溫度,再以水急速冷卻而使表面硬化。本方法的特色在於只將外周表面淬火硬化,因此淬火應變小,可應用於各種形狀及大小的鋼製品。淬火方法大致分別有兩種。

全面同時淬火法

適用於較小面積的處理。全面同時加熱,然後對此加熱到淬火溫度的面進行冷卻以硬化之。

移動淬火法

大面積不適宜用全面同時淬火法,乃改用順序移動加熱及冷卻的組合吹管,以行加溫冷卻全面積。也可應用於不易全面淬火的模具的局部淬火、零件的磨擦面,可增高耐磨性,延長模具壽命。

氮化

氮化是在氨氣或含氨的媒體中加熱,增加氮含量而將鋼表面硬化的方法。加熱溫度高時,硬度減低,但氮化深度加深。氯化時間取決於所需氮化深度,大約是50小時0.5mm,標準是100小時0.7mm。鍍錫或鍍鎳的部份,可以防止氮化。

氮化用鋼,其標準成份大約是碳0.35~0.45%、鋁1.0~1.3%、鉻1.3~1.8%、鉬0.5%以下,此時的氮化溫度500~500℃,表面硬度為HRC67~70,為一非常硬的氮化層。

氮化法依其媒劑可分為氣氮化、液體氮化、軟氮化(低溫鹽浴氮化法)。

氣體氮化法

被處理的料件裝於氮化箱內,放入於爐中,通入氨氣,溫度為500~550℃左右,氮化時間為50~100小時。此種方法為低溫處理,使熱處理變形接近於無。

液體氮化法

液體氮化法與液體滲碳法之不同點,在於本法是在AC1變態點以下加溫而滲碳法卻在AC1以上,且本法所用之鹽浴含較高的氮量而較少的碳量。將氰化鈉鹽與氰酸鹽和碳酸鹽適當混合,加溫到560℃,將料浸入約2~3小時,即可形成薄層的氮化層,可增耐磨耗性,防止燒焦及耐疲勞性。

軟氮化法

此種方法使用於氰化鉀(KCN)等的鹽浴槽中,溫度在520~570℃的低溫。其處理與液體滲碳法相同,唯溫度較低,且其硬度約只為氣體滲氮的一半,故稱為軟氮法。氮化時間較氣體氮化法為低,約1~2小時。此種方法處理的低碳鋼、中碳鋼其硬度增加有限,約可達到HRC53~59。但其耐磨耗性與耐疲勞性顯著增加。

離子氮化法(Iron-Nite)

為了改進氣體氮化法(硬氮化),處理時間長、效率低,最外層的氮化物很脆等缺點。德國的Berkard berghaus發明離子氮化法。離子氮化法首先企業化的是西德的Klockner. Ionon. Gmbh。其方法是將待處理的工作裝入電氮化爐內(圖7),首先將爐內排氣至10-2~10-3T後導入N2氣體(或N2+H2混合氣體),使爐內保持所需要之處理氣壓(通常10-4~10Torr)。以爐本體作正極,處理工作作負極,將兩極間施加500V~1000V的直流電壓,爐氣便因輝光放電而電離化(即氣體被離子化而成正離子向負極的處理工作表面衝擊),處理工作表面受到加熱,同時氮化也因此而進行。

(圖7)離子氮化裝置構成概略圖

(圖8)離子氮化之處理循環

處理溫度與一般的氮化溫度一樣,通常在480℃~570℃的溫度範圍內。溫度的控制係以輻射高溫計測定溫度而以電流值控制之,表面氮氣濃度可改變爐內充填的混合氣體(N2+H2)的分壓比而調整之。參圖8離子氮化之處理循環。

參圖9,可知硬化的反應程序,是由於在正負兩極間的高電壓,會使氮氣爐產生輝光放電,在

(圖9)離子氮化之反應程序

(圖10)離子氮化處理後各種材料的硬度分佈曲線

圖10(續)

電離氣中生成之氮離子便向工作表面快速衝撞,動能轉變成熱能,造成溫度上升。這時由於對氮離子的衝擊及飛濺(spattering),所產生的排斥作用,Fe、C、O等元素由工作表面被打出來,飛散出來的Fe在放電的電離子中與N離子結合而形成Fe-N的氮化鐵。Fe-N的氮化鐵由於附著作用而附著於表面上,N便向最外層擴散侵入。即最外層的化合物層由於擴散順序發生FeN→Fe2N→Fe3N→Fe4N等組織變化而產生氮化作用。最外層由離子衝擊作用Fe不斷地飛散出來繼續形成氮化物,成為氮氣供應的輸送源而促進氮化的進行。

離子氮化的特點為處理溫度低,處理的工件變形小又無公害問題,為最新最進步的表面硬化法。其可處理的材料除了碳鋼、模具鋼、工具鋼、氮化鋼、合金鋼、高速鋼外,過去認為難以處理的不鏽鋼、鈦、鈷等利用本法已能實施良好的表面硬化。參圖10可知經過I.N.處理的材料,可得到極高的表面硬度,並可獲致極優良的耐磨耗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剝離性。

電鍍

電鍍是在模具表面被覆其他金屬,以增加表面光度、提高表面硬度,增強耐蝕性的表面處理,以下分述之。

鍍硬鉻

將模具欲鍍的部份浸入於無水鉻酸為主的電解液中,通以電流,鉻析出而附著於模具表面。鍍層比普通鍍層厚,約0.01~0.02mm,硬度HRC67~70。使用本處理增進下列優點。罅脫模良好。鍍硬鉻表面光滑如鏡,脫模非常順利。

舐鍍層表面硬,耐磨耗性佳,不易刮傷,硬度高達HRC67~70。

竺對鹽酸、稀硫酸以外的化學品有良好的耐蝕性。

竽鍍鉻面有精美的光輝,模具凹穴經此處理,所射出的成品也能具備精美的光澤,提

升產品價值。

無電解鍍鎳

此法不經電解作用,不像上法,乃純粹的化學方法施行鍍著。鍍著經由附著於模具上的觸媒劑的作用,使鎳被還原,而形成表面鍍著層。此種鍍著的特性為:

罅不致發生電鍍的鍍層厚度差,為一較均勻的鍍著法。

舐表面不生針孔,光滑而硬。鍍層硬度HRC49,經熱處理更可提高HRC64~67。

竺密著性良好,不易剝離。

竽耐蝕性良好。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6-2010 砖机网专题报道 版权所有 砖机产品中心 全国产品订购咨询电话 400-666-3616 手机:13203831688 QQ 2696782059 豫ICP备102066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