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床TM生物膜工艺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充份利用了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固定式生物膜法的缺点。技术关键在于研究和开发了比重接近于水,轻微搅拌下易于随水自由运动的生物填料。生物填料具有有效表面积大,适合微生物吸附生长的特点。填料的结构以具有受保护的可供微生物生长的内表面积为特征。当曝气充氧时,空气泡的上升浮力推动填料和周围的水体流动起来,当气流穿过水流和填料的空隙时又被填料阻滞,并被分割成小气泡。在这样的过程中,填料被充分地搅拌并与水流混合,而空气流又被充分地分割成细小的气泡,增加了生物膜与氧气的接触和传氧效率。在厌氧条件下,水流和填料在潜水搅拌器的作用下充分流动起来,达到生物膜和被处理的污染物充分接触而生物分解的目。流动床TM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由此而得名。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因此,流动床TM生物膜工艺突破了传统生物膜法(固定床生物膜工艺的堵塞和配水不均,以及生物流化床工艺的流化局限)的限制,为生物膜法更广泛地应用于污水的生物处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生物填料:针对不同性质的污水及出水排放标准,我们开发了一系列不同的生物填料,比表面积界于200-1200平方/立方(如K1,K3,NATRIX,BIOFILM-CHIP等),以适用各种处理要求。当预处理要求较低,或污水中含有大量纤维物质时,采用比表面积较小的尺寸较大的生物填料,比如在市政污水处理中不采用初沉池,或者,在处理含有大量纤维的造纸废水时。当已有较好的预处理,或用于硝化时,采用比表面积大的生物填料。生物填料由塑料制成。填料的比重界于0.96-1.30 之间。
曝气系统:由于生物填料在生物池中的不规则运动,不断地阻挡和破碎上升的气泡,曝气系统只需采用开有中小孔径的多孔管系,这样,不存在微孔曝气中常有的堵塞问题和较高的维护要求。曝气系统要求达到布气均匀,供气量由设计而定,并可以控制。
搅拌器系统:厌氧反应池中采用香蕉型叶片的潜水搅拌器。在均匀而慢速搅拌下,生物填料和水体产生回旋水流状态,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搅拌器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可以调节,达到理想的流态。生物填料不会在搅拌过程中受到损坏。
出水装置:出水装置要求达到把生物填料保持在生物池中,其孔径大小由生物填料的外形尺寸而定。出水装置的形状有多孔平板式或缠绕焊接管式(垂直或水平方向)。出水面积取决于不同孔径的单位出流负荷。出水装置没有可动部件,不易磨损。
池体:池体的形状规则与否,深浅以及三个尺度方向的比例基本不影响生物处理的效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搅拌器系统的布置也需根据池型进行优化调整。池体的材料不限。在需要的时候,池体可以加盖并留有观察窗口。
一般而言,去除有机物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对于一般二级生物处理,出水BOD要求为25毫克/升时,一般采用两级流动床TM流程。如二沉池前设有混凝单元,或一级处理中采用化学沉淀,则可采用一级流动床TM流程。对于出水BOD要求为10毫克/升时,采用两级流动床TM流程,并需要采用化学沉淀一级处理,或者混凝沉淀二沉池。对于采用流动床TM工艺作为活性污泥工艺的生物预处理对付冲击负荷时,则可采用一级流动床TM流程。以上各种情况的设计负荷因预处理工艺的不同和BOD去除要求的不同而异。表1列举了可能的工艺流程。
表1 应用流动床TM生物膜工艺去除有机物的工艺流 程
3-2 生物脱氮工艺流程
生物脱氮的途经一般包括两步。第一步是硝化,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这一步由于硝化菌生长缓慢而需要很大的生物池容积。硝化只有在有机物氧化基本完成后才易于进行,是因为氧化有机物的异养菌生长迅速。硝化可以单独进行。第二步是反硝化,在厌氧条件下将硝酸盐氮还原为分子氮而逸出。这一步很快,不是脱氮的控制因素。硝化是否前置或后置,取决于污水中碳源的质和量。
3-2-1 硝化工艺流程
当采用常规一级处理时,一般采用三级流动床TM工艺流程,其中第一个反应池用于有机物的去除,第二和第三个反应池用于硝化。
当采用化学沉淀强化一级处理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时,可以采用两级流动床TM工艺流程,溶解性有机物的氧化和部分硝化在第一反应池中进行,加气块工艺 。而第二反应池则用于硝化。
当采用活性污泥法全流程(预沉-活性污泥-二沉)去除有机物时,可以采用一级或两级流动床TM工艺进行硝化。
当对活性污泥法工艺去除有机物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为硝化工艺时,采用活性污泥-生物膜集成 (HYBASTM)工艺能够很灵活地解决问题。在现有的活性污泥池中投加生物填料,这样,活性污泥将与生物膜共存于同一反应池中。活性污泥将主要去除有机物,而吸附生长于生物填料表面的硝化菌则完成硝化作用,充分利用了两种工艺的优点,对比一下破碎筛分设备。从而充分利用现有工艺条件又达到升级改造的双重目的。这种工艺的灵活性还体现在生物填料的填充率可以根据需要在30%至67%之间选择。在这一工艺中需要回流污泥以保持反应池中的MLSS污泥浓度。表2列举了有关工艺流程。
|
流程
|
备注
|
7
|
|
有机物去除
及硝化
|
8
|
|
有机物去除
及硝化
可化学除磷
|
9
|
|
有机物去除
及硝化
HYBASTM工艺
|
表2 应用流动床TM生物膜工艺去除有机物及硝化工艺流程
3-2-2 生物脱氮工艺流程
生物脱氮包括硝化和反硝化。反硝化需要碳源。当碳源可以由污水中的溶解性BOD提供时,应充分利用,如污水中碳源不足,则要外加碳源。外加碳源可以由污泥水解而产生的富含挥发性有机物提供,也可以是其他来源,如工业用甲醇或乙醇或其他工业生产的高浓度溶解性有机废物。反硝化工艺可以前置或后置,或同时前后置。
当污水中碳源充足时,反硝化前置充分利用现成的碳源,剩余有机物才被好氧氧化。后置的硝化出水回流到反硝化池。此时可以采用三级流动床TM工艺流程,第一反应池为厌氧反硝化,第二反应池为有机物好氧氧化,第三反应池为好氧硝化池,硝化池出水按反硝化效率计算得来的回流比回流到前置反硝化池。
当污水中碳源严重不足时,采用后置反硝化工艺,外加碳源可以来源于污泥水解的上清液,并补充部分碳源。此时由于污水中有机物主要以颗粒以及胶体形式存在,强化一级处理会很有效地减少有机物好氧氧化池的体积,同时,颗粒状有机物也充分地保留在污泥中并经水解后用作反硝化的碳源。此时采用后置反硝化的三级流动床TM工艺流程,无需回流硝化池出水。第一第二池用于有机物氧化和硝化,第三池为反硝化池。
当污水中碳源不足但可以利用时,则可以采用反硝化同时前置和后置的流动床TM工艺。此时采用四级流动床TM工艺流程,第一池为前置反硝化,第二和第三池为有机物氧化和硝化(该两池可以合并为一池),第四池为后置反硝化,未完全反硝化的出水以适当的回流比回流到第一池中。
流动床TM工艺与活性污泥工艺有机结合起来,也可以达到生物脱氮目的。当现有的活性污泥法硝化污水处理厂升级时,可以在其后增设流动床TM单池工艺进行反硝化。
HYBASTM工艺也能很好地适应于生物脱氮。在活性污泥法中为了达到硝化,好氧泥龄应很长,污泥浓度较高,容易导致丝状菌的大量繁殖,而出现污泥膨胀和难以沉淀。而在HYBASTM工艺中,利用生物填料来富集生长缓慢的硝化菌,从而可以利用生物膜来进行硝化,利用较短泥龄的活性污泥去除有机物。富含硝氮的水流以按照反硝化效率而确定的回流比回流到前置的反硝化厌氧/缺氧池中。前置反硝化池中未被利用的溶解性有机物(超过反硝化需要的部分)和可生化降解的颗粒有机物则在后续的有机物氧化池及 HYBASTM池中被分解。HYBASTM工艺生物脱氮因而包括三池,第一池为活性污泥反硝化池,第二池为活性污泥有机物氧化池,HYBASTM池进行硝化和最后的有机物氧化。表3列举了相应的工艺流程。
|
流程
|
备注
|
10
|
|
前置反硝化
(碳源充足)
|
11
|
|
后置反硝化
(碳源缺乏)
|
12
|
|
前后置反硝化
(碳源不足)
|
13
|
|
后置反硝化
(碳源缺乏)
与活性污泥法
结合
|
14
|
|
前置反硝化
(碳源充足)
HYBASTM工艺
|
15
|
|
前后置反硝化
(碳源不足)
HYBASTM工艺
|
表3 应用流动床TM生物膜工艺去除有机物及脱氮工艺流程
3-3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流程
磷和氮一样都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磷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和生活污水。生物除磷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聚磷菌(PAO)在厌氧条件下以释放微生物体内储存的磷酸盐而产生足够的能量而利用挥发性有机酸 (VFA)为碳源,而得到迅速繁殖,挥发性有机酸被转化为有机聚合物(PHA)储存在污泥中。在好氧(以及缺氧)条件下,PAO反过来又利用PHA为能源和碳源,以远远高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比例大量吸收污水中的磷酸盐,达到将污水中的磷转化为污泥中的磷,并通过排除富含磷的剩余污泥达到污水生物除磷的目标。其实http://www.hnfzb.gov.cn/a/zhuanji/jiaqikuai/2012/0313/702185.html。
生物除磷的效率取决于两方面:
VFA/P的比例高于10-20倍,保证有足够的VFA促进PAO的繁殖。当生物脱氮需要同时进行并采用前置反硝化时,VFA常不足,不能二者兼得。
二沉效率问题--出水中悬浮物/生物量不能有效去除时,磷也随之排出。提高二沉池效率是保证出水中磷 达标的又一关键。为此,往往需要投加药剂,特别是出水磷标准为小于0.5毫克/升的情况。
生物脱氮和除磷结合在同一系统,可以采用活性污泥-流动床集成(HYBASTM)工艺的处理流程。常用的流程包括基于UCT工艺或改良UCT工艺的HYBASTM工艺。在UCT工艺中,第一池为厌氧池,用于厌氧释放磷和聚磷菌的繁殖。第二池为缺氧池,用于前置反硝化和部分磷吸收。第三和第四池为好氧池,第三池可以是活性污泥池也可以是HYBASTM池,第四池一定是HYBASTM池。硝化主要在生物填料中进行,而活性污泥部分则进行氧化和磷吸收。回流包括水和泥两部分。水回流又分为富含硝酸盐的水从第四池出水回流到第二池(缺氧池)池首进行反硝化,以及第二池的出水(硝酸盐浓度很低) 回流到第一池(即回流部分聚磷菌)。污泥从二沉池回流到第一和第二池以保持系统的污泥浓度。
如果第二池的反硝化不彻底,从该池回流到第一池的水中硝酸盐会竞争VFA从而抑制PAO的繁殖,使系统的除磷效果降低。为达到较好的生物除磷效果,可以将第二池一分为二,使反硝化回流和除磷回流不相互交叉。这样形成改良UCT工艺。
四、流动床TM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的应用
流动床TM生物膜反应器(MBBRTM)工艺自1989年首次应用于挪威STENSHOLT市政污水脱氮处理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全球三百余个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工程,既可用于新建项目,更方便于老厂的改造和升级换代。其中,市政污水处理厂百余座,工业(造纸,制药,食品,奶制品,酿造,化工,石油,电子,钢铁,机械,海洋,船舶,印染,医院,机场,等)废水处理工程一百五十余个,水产养殖水处理站五十余个。还有约5000个微型处理单元应用于德国和比利时的乡村和渡假村。下面列举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例子。
4-1 LILLEHAMMER市政污水处理厂:流动床TM生物膜(MBBRTM)工艺脱氮
LILLEHAMMER(利勒哈默尔)是挪威的一个内陆城市,地处奥斯陆以北约170公里。在这里成功地举办了1994年第十七届冬奥会。该市原有一个化学沉淀除磷及悬浮物的强化一级污水处理厂。随着受纳水体MJ?SA湖逐渐富营养化,以及该市赢得冬奥会举办权,市政府决定扩建及升级原有污水厂为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厂。
出水水质要求(年平均):
总磷<0.2毫克/升,总氮>70%,BOD7<10毫克/升。
因场地有限,低温(>3.5度)低浓度污水持续时间长,全元设备维修。要求处理工艺必须高效和紧凑。
1992年,KALDNES公司(AnoxKaldnes AS的前身)为该工程设计了以流动床TM生物膜工艺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经典流程,接以化学沉淀法除磷的总体工艺。设计负荷为人口当量,设计流量1200立方/小时,BOD负荷2900公斤/天,COD负荷5929公斤/天,TSS负荷2900公斤/天,TN负荷755公斤/天,TP负荷107公斤/天,温度10度。
设计流程如下:
生物处理:流动床TM生物膜工艺,总容积3840立方,两列并行,每列九池串连,BOD去除/前置反硝化,硝化,后置反硝化(外加碳源),后氧化。生物处理设计HRT为3.2小时。
化学处理:絮凝(投加PAC) ,二沉,除磷及悬浮物/生物量。
图3 LILLEHAMMER市政污水厂流程图
?
?该厂自1994年投产运行以来,处理效率高于设计要求。2000年全年平均处理效率为:BOD 96%,TN 80%, TP 98%。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春汛期间,该厂停车月余。恢复生产后48小时内,硝化达到设计水平。充分显示流动床TM生物膜工艺的优越性。
4-2 BROOMFIELD市政污水处理厂:HYBASTM工艺去除有机物和除磷脱氮
BROOMFIELD地处美国科罗拉多州,其市政污水处理厂需要扩建以满足除磷脱氮要求。原有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仅能去除BOD。除了处理规模需要扩大近一倍(由5百万加仑到8百万加仑)外,出水还需要达到TP小于1毫克/升,其实加气块厂设计 。氨氮小于2毫克/升,硝酸盐氮低于10毫克/升,以及BOD不大于10毫克/升。
KALDNES北美分公司 (AnoxKaldnes Inc. 的前身)于2001年在现场进行了HYBASTM工艺的试验研究,与其他三个方案进行平行对比研究,被确定为最有效和稳定的处理工艺。
该工艺利用生物填料的巨大有效表面积促使生长缓慢的硝化菌生长,而活性污泥则主要用于有机物的氧化。通过改变填料的填充率,可有效地调整硝化部份的生物量。
该厂的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第一池为反硝化,第二池为除磷(磷释放),第三和第四池为反硝化,第五和第六池为BOD氧化和硝化。
?
图4 HYBASTM工艺流程图
运用该工艺,在没有新建生物池的前提下,达到了既扩大规模,又提高处理效率,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利用原有活性污泥池小部份容积改建为前置反硝化池(活性污泥法),其余大部份容积改建为BOD氧化池以及硝化池(HYBASTM工艺)。
设计负荷:流量1262立方/小时,BOD 4411公斤/天,TSS 2950公斤/天,TN 1394公斤/天, TKN 1235公斤/天,NH3-N 1125公斤/天,NO3-N 159公斤/天,PO4-P 227公斤/天。
该厂自2002年11月投产以来,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在设计水温13度,HRT 4.5 小时情况下,平均SRT 小于4.5天。处理效率为:BOD 91%,COD 89%, TN 80%,氨氮 96%, TSS 93%。
4-3 MOA POINT市政污水处理厂:BASTM工艺(MBBRTM工艺作为预处理)去除有机物
惠灵顿是新西兰的首都,人口约十六万。MOA POINT市政污水处理厂就是为该市而建,于1998年运行。自1898年以来,该市污水就通过MOA POINT向海域排放。自1992年起,污水仅作预处理。污水污染了美 丽的海滩,并且吸引了大量的海鸟,对临近的国际机场造成相当大的威胁。由于MOA POINT临近机场和商住区,场地有限,而处理后的出水要达到适合于可游泳并无异味的严格要求。所以,紧凑高效的处理工艺是首选。
1995年2月,该市与英国安格利安水务签署了25年的BOT合同,以KALDNES公司的流动床TM工艺技术为核心,于MOA POINT建设污水处理厂。
工艺流程如下:
生物处理:包括流动床生物膜预处理去除 BOD,固体接触活性污泥池(三个,每个分两区,回流活性污泥经预氧化后与流动床生物膜池出水混合后,进入生物絮凝池)。
二沉池出水紫外线消毒,达到大肠菌少于 200/100毫升。
设计负荷:平均流量立方/天,峰值流量3立方/秒;BOD负荷公斤/天;SS负荷公斤/天;温度12-25度。
设计出水水质要求:BOD小于20毫克/升,SS小于30毫克/升。
该厂自1998年7月运行以来,实际出水水质为BOD小于10毫克/升,SS小于5毫克/升。
图5 MOA POINT市政污水厂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