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处罚

时间:2012-07-06 16:02来源:万物之理 作者:至天使敏 点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记6分;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记6分;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记12分。

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一直以来法律上都是一样的规定:
酒后,罚款200-500,扣证1-3个月(记分6分)
醉酒,罚款500-2000,扣证3-6个月,并处15日以下拘留(记分12分)。
到了2009年,法律未修改,只是在处罚时,都按最重的来处罚,不讲幅度。也就是酒后,罚款500,扣证3个月。。醉酒,罚款2000,扣证6个月,拘留15天。

在美国大多数州,对初次酒后驾车的驾驶员都是进行心理感化,即把肇事者押到医院去干一段时间看护工作,专门照料那些住院的事故受害者,效果很好。加利弗尼亚州就规定让酒后驾驶的驾驶员“参观”停尸房,让他们看车祸中的死亡者,解剖这些尸体时也强迫他们在场,这一惩罚很有效。

洛杉矶对酒后开车的驾驶员,除受罚外,还要花费数百美元在车内安装一种电子装置,只要车内有酒味,车就发动不起来。还规定,这些受罚的驾驶员不得驾驶没有这种装置的汽车,否则,将剥夺其驾驶汽车的权利。按照加州的规定,如果酒醉驾驶并在10年内重犯,可以处以最高1万美元的罚金,并吊销驾照一年以上:只要检验证据达到规定血液酒精含量基准值以上即为该项犯罪成立,或者依据警察对当事人的外观行为表现之证词,亦可判决有罪。

在美国,通常情况下初次醉酒驾车只属于轻度违法,很少会被投入监狱。只有在屡犯之后才会变成重罪。当一个人多次违法,应该严惩时,也很少被判长期服刑。此外,一个屡教不改者即使被判坐牢多年,服完全部刑期的却不多。2006年在马塞诸塞州,只有不到1%的人被判入狱者获得两年以上的刑期。

有时,检方的草率工作态度使不少醉酒开车者轻易逃脱法律制裁。据新墨西哥州阿尔伯戈基市一家报纸披露,一位名叫爱德华·塞纳的人在犯案后申辩自己是初犯,而事实上他已经是第五次犯案了。检察官似乎没有发现此人以前的五次醉酒记录,结果塞纳没有蹲一天大牢,也未交任何罚金。

在马里兰州的蒙哥马利县,醉酒驾车者如果同意做某些心理辅导的话,法官一般给他们以缓刑来代替坐牢。几乎有五分之一的有罪的醉酒开车者获得的是没有任何监督的缓刑。

2006年1月,新墨西哥州一名有两次醉酒开车记录的妇女又一次喝醉后驾车,结果车子失控,冲向迎面开来的另一名酒醉开车者的汽车,造成此人身亡。法官只判她入狱30天。这一量刑被负责该案的检察官称为“一个开玩笑的判决”。

几年前在马里兰州,一名43岁的醉酒男子在一次车祸中将某女子撞死,结果仅被判500美元罚金,三年缓刑和社区服务。由于肇事者也有伤,因此法官认为此人已受到惩罚。可是不久,这个男子就离开本地,“带伤”去参加一个保龄球比赛了。

美国一些民间的反醉酒驾车组织最近要求各州政府修改过轻的处罚并加强对酒后开车者的教育,而对于那些屡教不改者则应该采取一个常识性办法:拿走他们的车钥匙,或许永远取消他们的开车资格。

“酒醉驾车”与“酒后驾车”的概念不同

7月26日,纽约一辆逆行的小型客车与正行驶在郊外驾驶专用道上的两辆汽车相撞,造成8人死亡。这辆小客车的前方全部被毁,车身被烧焦变形。小客车的司机是一名女性,她以及车内的4名儿童全部在车祸中丧生,这些儿童年纪分别为2岁、5岁、7岁和9岁。而相撞另一方汽车中的3名男子全部遇难,另外一辆车中的2人伤势严重。8月6日,负责调查的警方表示,在车祸中丧生女驾车人戴安是酒后驾车,这才造成8人在事故中丧生。据了解,戴安当天在饮了大量的伏特加酒后开车上路。这是美国最近发生的一起酒后驾车酿成的恶性交通事故,8个生命在瞬间被夺走了。

在美国有两多。一是汽车多,不少的家庭通常至少有两辆汽车;二是喝酒的人多,美国流行酒吧文化,喝酒不在家喝,却跑到外面花天酒地。这两多如果一融合就容易出问题了,酒醉驾车在美国被视为犯罪,联邦和各州政府不断强化法律,对酒醉驾车者进行非常严厉的处罚。

“酒醉驾车”一词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人喝酒喝的不知东南西北,然后去开车,这样的情形才是酒醉驾车。但在美国“酒醉驾车”与“酒后驾车”的概念非常相近,美国严格的法律术语是驾车时受到酒精的影响(DUI)。警察多采用血液酒精浓度标准(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检测的方式来查证驾车人是否属于“酒醉驾车”,法律上规定人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08 grams per deciliter(g/dL)即为受到酒精影响,也就是触犯了法律,警察会立即将驾车人逮捕。0.08 grams per deciliter的概念是什么,一般来说,一个人喝了一瓶啤酒,就有可能达到这个标准。(这会因性别、身材高矮、肥胖而有差异)至于老白干么,一两之量成为酒醉驾车是绰绰有余了。可见在美国“酒醉驾车”不是真的喝高了,喝得五迷二道,实际上只要喝上两瓶啤酒然后去开车,你就可能犯法了。

美国为什么对驾车人有如此严厉的喝酒驾车限制,这是因为血的代价、是用人宝贵的生命带来的教训。1987年美国发生的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共有4万6390起,其中因酒后驾车造成的事故为2万4094起,占全部机动车辆交通事故的52%。1997年美国发生的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共有4万2013起,其中因酒后驾车造成的事故为1万6711起,占全部机动车辆交通事故的40%。2007年美国发生的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共有4万1059起,其中因酒后驾车造成的事故为1万1059起,占全部机动车辆交通事故的37%。从这20年的三段数据可以看出,美国人对酒后驾车严厉惩处的政策似乎收到了一定功效。

2007年,美国有1万2998人在因酒后驾车造成的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中丧生,其中8644人是汽车驾车人,3581是摩托车驾驶人,773人是路上的行人。在2009年头三个月,酒后驾车造成的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已使2670人丧生。在美国,因酒后驾车所造成的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而丧生的人平均每天有36人,受伤人数700人。2006年,因酒后驾车造成的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产生的损失总计为510亿美元。

2007年,美国50个州全部实行了对酒后驾车触犯法律的最新标准,即驾车人经过检测,其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08 gramsper deciliter或更高时,驾车人就被视为触犯法律。

2006年,美国有146万人因酒后驾车被捕。在被捕的酒后驾车人群中,年青人所占比列最高,21岁-24岁占35%,25-34岁占29%,35-44岁占25%。

实行“零容忍”法

美国人真是对酒后驾车感到深恶痛绝了,因为每一个人都可能遇到被夺命的风险,不论是地上用脚走路的,还是马路上驾车的人,碰上一个喝高了的,说不定来个追尾,就把一个人送到阴朝地府里去了。

对于酒后驾车的人,警察查到后会立即逮捕,驾车人首先会被指控为轻罪,最高可被判处入狱1年。如果驾车人没有造成交通事故,接下来就是一系列对驾车人的处理,象交罚款、参加社区服务劳动、上驾驶学校,有的会被临时吊销驾驶执照一定时期。

虽然各州处罚酒后驾车人的程度会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实行“零容忍”法。“零容忍”法指的是任何年龄在21岁以下的人酒后驾车,就会自动被吊销驾驶执照至少一年。

如果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致使他人受重伤或是死亡,驾驶人会被重罪起诉(起诉的罪名视他人伤亡状况而定,包括重罪的酒后驾车、驾驶车辆杀人罪、驾驶车辆谋杀罪)。

现在美国不少州对酒后驾车采取更严厉的处罚,如果一个驾车人在7年内有3次酒后驾车被捕的记录,将会被控以二级谋杀罪,即使驾车人当时并没有造成任何人的身体伤害,照样会被控以谋杀罪,因为驾车人的酒后驾车已展示出对其他人的生命毫不在意。

7月15日,加州高速公路巡警向市民发出通告,希望市民为警方提供一起交通事故肇事者信息。这是一起驾车人撞死路人的案子,肇事者在事发后逃离现场,这构成了撞人(物)后逃逸的罪名(Hitandrun)。根据法律,当驾车人不论是撞到行人还是车辆,驾车人必须停留在现场。如果驾车人离开现场,即使事故责任不是驾车人的错,也会被以撞人(物)后逃逸的罪名起诉。

美国各州对撞人(物)后逃逸的驾车人处罚的程度各有不同,但趋势是加重处罚。加州的法律规定,当驾车人撞到人后,首先要为被撞人提供必要的救助和报警,如果发生被撞人死亡的事件,驾车人必须立即向警方报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