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引用】酒驾处罚之深浅|各国对酒后驾车的处罚 :56阅读1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引用】酒驾处罚之深浅|各国对酒后驾车的处罚 默认分类:36阅读1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据说,我国公安部正式对外公布了新修改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此次修改后的规定,对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则进一步加大,酒驾等将一次扣除12分! 此规定一出立即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国民议论纷纷。有人嫌处罚太严重,会阻碍群众对买车驾车的热情;有人说规定太轻,无异于隔靴挠痒;也有人说这规定就是对没权没势的百姓管用,对那些当权者一点点用处都没有。他们可以找人替罪,可以"金口一开",处罚消除;还有人说.........总之,此规定还是没有让百姓心服口服,没有让那些狂妄自大者"看而止步",不再酒后驾车!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这次新修改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反正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对于"酒驾"的处罚是太轻太宽容了,这规定根本起不到什么遏制作用。一次性扣除12分固然当年不能再驾车,可新的一年来临,他不照样逍远自在的开车优哉游哉吗?而窃冬现在是车管所有很多"黄牛",你只要肯花点钱,根本不用担心,你的"罚分"很快就可以一笔勾销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嘛!车祸出了,受害人严重受伤或者死亡了,留下的后遗症和伤痛自不必说了。对于酒驾人来说,别说是扣除12分,就是扣除36分又如何?只要不惩罚得让他心有余悸,同样的事情相同的悲剧还是会发生滴!在他们心中,视生命如草芥啊!压根没把人命当回事!假如是爱惜生命的话,何苦要这样"以死相逼"呢?对于那些屡教不改者,枪毙了都不为过啊!一命抵一命,难道不很公平吗?你们酒驾了,又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呢?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与中国相对宽松的处罚措施相比,国外对酒后驾车的惩治更为严厉!下面,你看看国外对于酒驾的处罚规定你就"哑口无言了": 法国对酒后驾车"零容忍" 尽管法国事一个好酒的国度,但法国对酒后驾车是"零容忍",从日常的预防和事后的处罚都能看出这一点。毕竟,在法国发生车祸的原因中,酒后驾车和超速是两大并行杀手。 法国警方经常在城市或高速路进行例行检查,以对喜欢饮酒的驾车者实行威慑。 法国法律对酒后驾车的处罚相当严厉。如果司机血液酒精含量每毫升超过0.5毫克低于0.8毫克,要根据情节处以135欧元至750欧元的罚款,而且驾照要被扣掉6分。 如果血液酒精含量每毫升超过0.8毫克就要按醉酒驾车来处置,司机可能面临两年的牢狱之灾和4500欧元的罚款,而且法院会视情节吊销司机一段时间的驾照。这些还都是对初犯者的从轻处罚,如果是重犯处罚会翻倍,也就是说有可能要坐牢4年、罚款9000欧元。 如果醉酒驾车导致事故发生,那么处罚会更重。如果造成了其他职员重伤,罚款会升至3万欧元,判刑则升至3年至10年不等。酒后驾车的处罚。如果醉酒驾车导致他人死亡,则将被判最高10年监禁,罚款可能会升至15万欧元,这还不包括与案件有关的民事赔款。 西班牙酒后驾车属刑事犯罪 按照西班牙现行法规,如果司机的呼气酒精浓度超过每毫升0.25毫克,就属于酒后驾车;对于职业司机和驾龄一年以下的新手来说,这一要求更加严格,呼气的酒精含量不能超过每毫升0.15毫克。 交通执法职员在进行检查时,如发现司机呼气中的酒精含量高于每毫升0.6毫克,那么不管有否造成交通事故,司机都会面临刑事处罚,将被判处3到6个月的监禁或者处以高额罚款加上31天到90天的社区劳动,同时吊销驾照1年到4年。如果因酒后驾驶酿成事故,司机还会被追加相应的刑事或民事责任。 在审理与酒后驾车有关的案件时,通常来说,如果司机肯主动认罪,酒后驾车的危害。在公诉方无异议的前提下,可以获得减刑三分之一的宽大处理。 新加坡 教罚并重抓酒后驾车 一向以法律体系完善严明著称的新加坡对待酒后驾车也不例外,通过积极宣传教育和较其他国家更严厉的刑罚"两手抓"来打击酒后驾车。 新加坡警方每年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讲座和图片展览等活动,宣传酒后驾车的危害,进步人们的安全意识;同时在酒吧等娱乐场所张贴海报,劝诫人们饮酒后不要开车。自1989年起,每年圣诞节等公共假日之前,警方会集中举办"酒后别驾车"宣传活动。 此外,警方从2008年1月起在酒吧等夜间娱乐场所四周展开"围堵"行动,查处酒后驾车司机,同时向酒吧等娱乐场所的顾客分发公交卡和出租车优惠券,以鼓励公众饮酒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回家。一些娱乐场所也积极配合,提供免费送回家服务,或是让饮酒客人的车免费在停车场"过夜",客人第二天再回来取车。 新加坡法律规定,酒后开车初犯者将被罚款1000~5000新元(1美元约合1.44新元),或进狱6个月以下;再犯者则被罚款3000~1万新元,并被判进狱12个月以下;屡犯者则可被判支付高达3万新元罚款,并进狱3年。被判酒后驾车者即使没有造成车祸,也将被吊销驾照至少一年。 日本施"连坐"处罚 日本《道路交通法》对酒后驾车做出了严格规定,除对酒后驾车者本人严加惩处外,还对提供酒水、临沂律师事务所什么丰胸产品效果好车辆以及同乘职员实施处罚。 《道路交通法》对酒后驾车的新规定于开始生效,其中第六十五条规定,任何人不许酒后驾车;严禁为酒后驾驶员或者是疑似酒后的驾驶员提供车辆;任何人不得为即将驾车的司机供酒、什么丰胸精油好劝酒;不得乘坐酒后驾驶员驾驶的车辆,违者重办不贷。 根据《道路交通法》规定,对于醉酒驾车者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万日元(1美元约合95日元)以下罚款,并当场吊销驾照,3年内不核发驾照;饮酒驾车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对于醉酒驾车司机的同乘者和供酒人,也要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对饮酒驾车司机的同乘者和供酒人则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万日元以下罚款。 《道路交通法》对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实施更为严格的惩罚。第八十八条第一项规定,醉酒驾车造成职员死亡的驾驶员将被当场吊销驾照,且10年内不核发驾照。酒后驾车的处罚。 由于日本法律对酒后驾车惩处严厉,而且人们在大中城市里上班出行通常乘坐电车,所以日本的酒后驾车事故相对较少。 英国:初犯即吊销驾照一年 英国人嗜酒,饮酒和看戏几乎构成了人们夜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螺旋钢管在伦敦,你经常能够看到市区遍布的酒吧内挤满了人,很多人宁愿站在外面也要举杯畅饮一番。酒后驾车便成了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英国法律对酒后驾车管理得非常严格,初次酒后驾车,便会被吊销驾照一年。丰胸精油什么牌子好此外,英国交通部计划给予***更大权限监视司机是否存在酒后驾车行为。无论车辆行驶状况是否正常,***均有权要求司机停车接受酒精测试。司机如果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检查的话,可被视作酒后驾车。 德国:严重者将被终身禁驾 尽管德国驾驶员被公认为全欧洲最喜欢开快车同时又是最守规矩的,但作为拥有160万酒精成瘾者的酒精饮料消耗大国,酒后驾车问题在德国也很严重。 在德国,若驾驶员在酒精检测中血液酒精浓度超过0.05,将被处以500欧元、扣4分并禁驾一至三个月的处罚。另外,德国酒后驾驶的处罚会随着"重蹈覆辙"次数的增加而升级,最严重的情况下,驾驶员将被终身禁驾。更重要的是,一旦在德国禁驾,在欧洲其他国家同样不能开车。 事实上,大多数德国人都严格遵守禁止酒后驾车的相关法律法规,酒后驾车被视为极度不尊重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 印度:紧盯娱乐场所 在印度首都天一里,每天行驶在街头巷尾的机动车中,有将近45%的车辆是由刚饮过酒的司机驾驶的。针对屡禁不止的酒后驾车情况,印度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台了相关法规。即使从现在的角度讲,当时的法规也相当苛刻:倘若司机体内酒精浓度超过0.03,就会被认定为初次犯罪。 据调查,在德里有近90%经常泡吧的顾客自行开车回荚冬这为交通事故的频发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天一里高等法院针对这一情况发表声明,要求对酒后驾车从娱乐场所回家的人群采取特别手段,即在酒吧和饭店外设置警力专门检查顾客血液的酒精浓度。他们甚至建议那些即将进入酒吧畅饮一通的司机们提前雇一位代理司机送他们回荚冬否则酒吧不准提供任何酒精类饮品。在诸多案件中,印度年轻群体已然成为不折不扣的"罪魁祸首"。 美国:醉酒司机要参观停尸房 美国法律规定,当一个人血液中酒精含量为0.08%时驾车,被视为醉酒驾车。如果被***第一次抓住,要当场没收驾照,并被立即送到拘留处医疗中心,关押12至48小时,理由是禁止他不清醒时再次上路。次日,这名司机要交纳数千美元的"保释金"以及250至400美元罚款才能走出拘留处,外加75美元医疗中心使用费,并吊销驾照一年。如果他开的是商用车,那么还要通知他的雇主。如有第二次,罚款加倍,吊销驾照两年。以后再抓,惩罚更重。除了罚款外,司机还要重新到驾驶学校里上课,学习内容除了有关法律文件外,还包括到医院里专门看护那些住院的交通事故受害者,看驾校播放的醉酒驾车造成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片。还有人被罚到道路上执勤,做30天至90天的社区服务劳动等。屡次犯错的,甚至会被送往参观停尸房,让他们看在真实车祸中死亡者的残破尸体,希看他们从此警醒。 美国打击的不仅仅是酒后 在美国,酒后驾车被认为是一项危险的犯罪行为,各州执法机构对酒后驾车的处罚都十分严厉。美国绝大多数州的法律规定,驾驶者如果受到酒后驾车的指控,轻则会被暂扣驾照和处以罚款,重则会被投入监狱和永久注销驾照。 在全美人均车辆拥有率最高的加州,当地警方一直把打击酒后驾车作为交通执法的重点。每当重要节假日等酒后驾车高发日期前夕,警方会在一些主要餐馆四周的街道设卡检查。"总的说比较严格,第一次就会被吊销驾照。而窃冬很多高速路旁边的电子显示牌都会提示'举报醉酒司机',大家若发现有人醉酒驾车,都会打电话报警。"就职于旧金山市的软件工程师陈睿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同时,当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打击酒后驾车的时候,电话引起的驾车分神正在美国掀起一场新的舆论风波。上个月,美国参议员通过了一项法案,法案要求各州严厉禁止开车编辑短信的行为。17个州以及哥伦比亚地区已经通过了这项禁令,其中7个州还一并将驾驶时使用任何手持通信工具的行为列为违法。 [推荐]《巾帼枭雄》体现生态关怀"驱雀"折射食品链 [推荐]给自己一个华丽的转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