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我国把发明创造分为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两类。依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以下情况下完成的发明创造都是职务发明创造:(1)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3)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材料或者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完成的发明创造;(4)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上述情况以外作出的发明创造是非职务发明创造。 我国专利法依据发明创造的不同性质规定在我国有权申请并取得专利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人和单位: (1) 发明人、设计人 对于非职务发明创造,我国的发明人设计人不发年龄、性别、职业、政治面貌、健康情况以及居住地,只要有正常的行为能力都有权申请专利,并取得。 (2) 发明人、设计人所属单位 对于职务发明创造,权属于发明人、设计人所属的单位。专利批准以后,全民所有制单位申请的,专利权归该单位持有;非全民所有制单位申请的,专利权归该单位所有。两个以上单位协途径或者一个单位接受其它单位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外,申请权属完成或共同完成的单位,专利权归该申请单位持有或所有。 (3) 申请权的合法继受人或继受单位 专利法规定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有权申请的人和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将专利申请权转让给第三者。但全民所有制单位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应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我国专利法还规定,申请人就相同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时,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申请的申请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