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新交通法规处罚细则(2)

时间:2013-05-03 09:54来源:互联网 作者:admin 点击: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车辆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每一百毫升大于或等于20毫克,同时小于80毫克属于酒后驾车;血液中酒精含量每一百毫升大于或等于80毫克属于醉酒驾车。 交警队去年曾做过一次测试,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车辆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每一百毫升大于或等于20毫克,同时小于80毫克属于酒后驾车;血液中酒精含量每一百毫升大于或等于80毫克属于醉酒驾车。
交警队去年曾做过一次测试,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生理因素的不同以及吸收时间的长短等因素,会对酒精含量测试有一定的影响,但通俗地说,喝一大杯啤酒就可能定为酒后驾车,喝 两瓶啤酒或者三四两低度白酒就属于醉酒驾驶。
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的“成本”
醉酒驾驶:拘留+罚款+驾照作 废+重考+交强险费率最高上浮60%
酒后驾驶:罚款+驾照作废+重考+交强险费率最高上浮60%


据交警支队法制科工作人员介绍,醉酒驾驶的“成本”是,15日以下拘留,并处1500元罚款,扣12分后驾驶证作废。若想恢复驾驶证正常状态,需要到车管所综合科受理——参加7天的脱产道路交通安全法培训——预约考试——参加理论考试。只有考试及格,驾驶证才能恢复正常状态。这些程序走下来,费时费力,而且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也不予理赔。



    而对于酒后驾驶除不拘留,及罚款500 元外,其他处罚和醉酒驾驶则是完全一样。另外,从3月1日起,全国逐步实行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与机动车交强险费率联系浮动制度,酒后驾车的交强险费率最高上浮60%,这是政府部门治理酒后驾车的又一重大举措。
交法扣分新规则:
一、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 次记12分:
●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驾驶公路客运车辆载 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或者使用其他 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
●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二、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6 分:
●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公路客运车辆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20%的;
●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
●在高速公路行车道上停车的;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遇交通拥堵,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的;
●驾驶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未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者未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连续驾驶公路客运车辆或者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 的,或者故意遮挡、污损、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
●以隐瞒、欺骗手段补领机动车驾驶证的。
三、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 行为之一,一次记3分:
●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30%以上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
●驾驶公路客运车辆以外的载客汽车载人 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
●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50%的;
●在高速公路上驾 驶机动车行驶低于规定最低时速的;
●驾驶禁止驶入高速公路的机动车驶入高速公路的;
●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的;
●不按规定超车、让行的,或者逆向行驶的;
●驾驶机动车违反规定牵引挂车的;
●在道路上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停车后,不按规定使 用灯光和设置警告标志的;
●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
四、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 次记2分:
●驾驶公路客运车辆以外的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20%的;
●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未达30%的;
●行经交叉路口不按规定行车或者停车的;
●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
●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 驾驶的行为的;
●驾驶和乘坐二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的;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时,机动车驾驶人未按规定系安 全带的;
●遇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或者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的(我们称加塞的)。
五、机动车 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分:
●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
●不按规定会车的;
●机动车载货长度、宽 度、高度超过规定的;
●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未随车携带行驶证、机动车驾驶证的。
对违反禁令标志、禁止 标线指示违法行为的记分分值由2分提高至3分。
新增遇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或者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以隐瞒、欺骗手段补领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上遇交通拥堵,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等3类违法行为记分。
在提高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记分分值的同时,新规定减少了交通违法行为的记分项目,取消对“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规定行驶”等12类交通违法行为的记分处理,合并了9种项目。
调整后违法记分项目,由47项减为38项,其中,一次记12分的6项,记6分的9项,记3分的11项,记2分的8项,记1分的4项。
此外,新规定进一步细化驾驶人补领机动车驾驶证的相关规定,杜绝恶意补领机动车驾驶证违法行为。对违反规定继续使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收回原驾驶证。驾驶证被依法扣押、扣留或者暂扣期间,驾驶人不得申请补领。对采用隐瞒、欺骗手段补领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记6分,并收回补领的驾驶证。
上文综述:新规定对于私家车的部分违规行为也将开始或加大处罚,首 先是私家车超载;另外,未系安全带以前扣1份,新规增加到2分;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的,以前扣2分,以后扣3分;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 车如果开上路,也将被扣3分。
五类残疾人将可驾驶机动车
【背景】据了解,2003年公安部出台30项便民措施,“允许左下肢残疾但其他肢体健全的残疾人驾驶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2004年,公安部进一步扩大了允许左下肢残疾人驾驶车辆的范围,由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扩大为所有小型自动挡汽车。
让更多残疾人可驾车出行,是此次规定修改的另一特点。
新规定明确,右下肢、双下肢缺失或者丧失运动功能,但能够自主坐立的残疾人,可以申请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手指末节残缺或者右手拇指缺失的残疾人,可以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有听力障碍但佩戴助听设备能够达到合格标准的残疾人,可以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准驾车型的驾驶证。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上肢残疾人驾驶汽车涉及的车辆改装技术相对比较复杂,目前条件还不成熟。但为让更多残疾人圆开车梦,下一步,公安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上肢、聋人等残疾人驾驶汽车可行性的调研、论证,进一步推动残疾人驾驶汽车工作。
新规定方便百姓办理驾驶证
【背景】据统计,至2009年11月底,我国摩托车保有量超过9400万辆。特别是近几年,摩托车成为了外出务工人员的重要交通工具。此外,2005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因未及时换证或未提交体检证明被注销的摩托车驾驶证约150万本。
让百姓办理驾驶证业务更便利,是此次修改的第三大特 点。
新规定允许群众在暂住地直接申请、考试和领取摩托车驾驶证。在申领程序上,取消了摩托车驾驶证科目考试的间隔时间限制,申请人可在同一天进行科目一、科目二和科目三考试,大大减少了申请人的往返次数和等候时间。
喝过酒能不能开车 做个小试验就知道
“市民喝酒后,如果血液中酒精含量每百毫升小于20毫克,即构不上酒后驾车。如想驾驶车辆,那么请他先用‘步行回转试验’或者‘单腿直立试验’进行一下测试,看自己是否可以驾驶车辆,特别是市民中午喝酒后,晚上又要驾车回家的话,驾车之前不妨做做试验,如果试验不合格就不能驾车。”民警李小学说。
步行回转试验,就是饮酒后,市民自己沿着一条直线行走9步进行测试,边走边高声数走了几步,然后转身按原路直线返回,如果被测人员有走错步数,或为保持自身平衡在行走中停下来或用手臂张开保持平衡等,符合其中任意两项就不能驾驶车辆。
单腿直立试验,市民要单只脚站立,另一只脚距离地面15厘米以上,这样至少坚持30秒,如果在30秒内出现因为保持平衡而单脚跳、左右摇晃或提前把脚放下,这也说明你暂时不能驾驶车辆。

+1 已赞过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