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关于互助献血的消息引起了公众关注。湖北省武汉市民郑先生的父亲因患有动脉血管瘤,于半个多月前病发进入武汉市一家医院住院治疗。由于父亲需要1200毫升的手术用血,为了让父亲早日接受手术,他想到了自己给父亲献血。可这个提议遭到了医院的拒绝,医院表示武汉市血液中心不允许医院私自接受献血,献血只能到血液中心去。随后,郑先生到血液中心咨询,并表示希望为父亲献血,却被告知:献血可以,但亲友互助献血已经不允许。网友认为这是由于武汉暂停了互助献血政策。其实,政策暂停和禁止一级亲属间相互输血是两码事,后者是为了避免一种少见但死亡率极高的输血并发症。 很多电视剧中,都爱出现这样的情节:亲人或爱人遭遇不幸导致大出血,想知道什么是直系亲属。于是乎,男/女主角就撸起袖子去献血。事实上,这样的剧情其实是违反医学常识的,直系亲属不能相互输血是一个医学常识,只是很多人都被电视剧里演绎的亲属输血剧情所误导。 关键词1:直系亲属输血 输血并发症死亡率90%以上 几年前有一部偶像剧叫《下一站,幸福》,里面有一个剧情就与这个疾病有关。剧情中, 小彬彬亟需输血,男主角吴建豪原本想挺身而出,却因“直系血亲间不能输血”被阻止,从而确立他是小彬彬亲生的父亲。你看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不得不说,这个编剧是下了功夫的,因为TV-GVHD这个可怕的输血副反应在亲属间发生的几率远高于非亲属。尤其是一级亲属,即父母与子女间,发病率要高11-21倍,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疾病,必须最大程度地杜绝亲属间输血。 直系亲属之间不能互相输血是怎么一回事?有人会问,亲属之间的血型不是更容易相同吗? 首先,托血型算命的福,大家都已经清楚地知道ABO等不同的血型。但在输血中,血型是否符合仅仅是一个因素。虽然说输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但只是近一百年确定了ABO基本血型以后,输血技术才得到大幅发展。输血这个过程,本质上来讲,是属于移植的一种,即将自体或异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到宿主体内发挥作用,所以输血也是最早采用的细胞移植。既然是移植,必然会伴随着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而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以下简称TA-GVHD)就是其中的免疫反应之一,同时也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之一。关于TA-GVH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猜测是由输血中的淋巴细胞所介导,在患者体内迁移、增殖,进而引起严重攻击和破坏患者身体的免疫反应。简单来讲就是,输入人体内的血液中的白血球增殖,并疯狂攻击人体所产生的严重副反应。这是一种少见的输血并发症。其人群发病率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在免疫缺陷人群中的发病率可以达到1%。遗憾的是,目前对于TA-GVHD无特效治疗的方法,所以致死率很高,国内外报道中死亡率均在90%甚至以上。说到这里,我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电视剧里很多给亲属献血的桥段,诸如父亲大喊着“我是孩子的父亲,抽我的血”,随后给孩子输血都是不科学的。 关键词2:丈夫为何不能给妻子输血? 避免新生儿溶血病 在查询输血相关资料时,小编还看到另一个说法,除了直系亲属不能互相输血以外,丈夫也不能给妻子输血,这个说法靠谱吗?据专家表示,因为ABO血型相同的夫妻存在其他血型不合,如果妻子接受丈夫的血液后,可产生针对其血型抗原的抗体。妊娠时,这种抗体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如果胎儿通过遗传从父亲那里获得了这种血型抗原,就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所以未生育的夫妻还是应该尽量规避这样的输血。 关键字3:骨髓移植为何直系亲属间更易成功? 直系亲属相合的骨髓细胞比较高 还有人提出了疑问,同样是移植,骨髓的移植为什么亲属之间反而更易成功,与输血是相反的呢?其实,专家表示骨髓移植是要看白细胞上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相合,直系亲属相合的骨髓细胞比较高,为了避免器官移植时引起的排斥反应,直系亲属间骨髓移植更易成功。而输血是看红细胞上的抗原抗体反应,这是两个不同的血型系。 关键词4:互助献血政策叫停 亲友互助献血≠你献的血给你的亲属 所谓“亲友互助献血”,顾名思义,就是患者的亲朋好友都可以参与献血,献血成功后,患者本人可以优先使用同等量的血。既然亲朋好友都可以参与献血,而是否真的是患者的“朋友”,血液中心往往难以甄别,这是否会催生新型“血头”呢? “首先要弄明白,武汉叫停互助献血政策,和直系亲属不能相互输血这两者之间是没有联系的。” 江苏省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周小玉解释。 周主任说,“献血法”中明确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及社会互助献血。对于亲友互助献血,人们会有一个误区,就是你献血之后,你的血直接给你的直系亲属用。“事实上,亲朋好友参加互助献血之后,血站会规避直系亲属间相互用血。”而说到武汉叫停互助献血,周主任认为是亲友互助献血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买卖献血证牟利的情况。一些家属不愿或无法进行互助献血,但又想让病人能尽早手术,所以通过“血头”借着政策让卖血者冒充家属献血,这样造成了互助献血变了味。(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 欢迎转载,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