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果展示 |
|
安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深入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 开创城管行政执法精细化管理新局面 |
Http://law.shangdu.com/gov 2008-6-16 8:59:41 作者: 来源: |
|
安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经国务院法制办批准的全国第41个,也是河南省第2个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单位。2002年8月31日,正式挂牌运作。 200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后,安阳执法局紧紧围绕《纲要》的要求,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锐意进行执法机制改革,2006年以来,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有关要求,确立了以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为突破口,全面推行城管执法精细化管理,开创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发展思路。 一、创新了理念,强化了执法队伍建设 引入文化建设等企业化管理方式,在执法队伍中深入开展文化建设,确立了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和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亲情执法、全心服务的执法理念。 狠抓队伍建设,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一是,抓严格执法。分别制定了市容环境卫生、建筑渣土管理、规划等方面的执法工作标准,完善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程序。二是,抓文明执法、亲情执法。制定了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执勤规则、礼节礼仪,规范了文明执法用语,确定了“六先一后”的执法程序。三是,抓监督。完善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查处机制,建立了领导接访案件跟踪落实制,畅通了行风评议部门和新闻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聘请了社会监督员,构建了内外结合、上下联动的的立体化监督机制。四是,抓服务。本着便民、高效的原则,改善了行政许可工作流程,减少了中间环节,将部分许可项目的办理下放之基层中队,推行上门服务。2007年初,成立了城管执法监督服务指导中心,开通城管执法服务热线,强化执法的服务功能。 二、统筹规划,构建了城管行政执法责任体系 (一)理清执法依据,明确执法职能。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按执法行为的种类,如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分别将每项执法依据进行了筛选梳理,细化至具体条款和标准,理清职权7大类136项,并通过政府网站和单位网站,将梳理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布。二是,规范自由裁量权,推动执法标准化。对集中行使的136项行政处罚项目,结合本地实际,将每一项处罚标准进行分类量化,缩小了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幅度,先后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规则》,园林绿化类、规划类、市政类、车辆违章停放、市容环境卫生类、环境保护类、无照经营类等七大类违法案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三是,针对城管执法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法条竞合问题,探索性地制定了《常见违章行为法规适用问题的意见》,用于指导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 (二)区分执法类别,建立人员岗位责任制。将执法岗位分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两大类,并将行政处罚类岗位按职能细分为规划、市容环境卫生、市政、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无照商贩、公安交通执法等七小类,分解成123项。制定《行政执法人员责任手册》,将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奖惩措施落实到人。 (三)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执法目标责任制。从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入手,全方位建立执法目标责任制。制定了《行政执法道路类别划分及标准》,将全市107条主次干道,划分为三类五级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四)严格法定程序,明确办案责任制。从八个方面明确规范执法内容和标准:即执法权限合法、执法程序合法、违法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标准、执法言行规范、文书填写规范、执法监督有力和档案管理规范。 三、严格考核奖惩,狠抓了责任落实 (一)注重制度配套,确保责任落实。建立了四项配套制度:一是,政务公开制。出台《行政执法公示制》,在本地的主要新闻媒体和单位网站上发布了《行政执法局关于履行职能的公告》。二是,案件督办制。执法督察队对各单位及其执法人员履行职责、办案质量、队容风纪等情况每日进行巡回督察,采取口头督办、现场督办、书面督办等形式进行督办。三是,内外监督机制。内部完善了《行政执法督察管理暂行办法》,外部聘请社会监督员,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与新闻单位联合开展“执法监督阳光互动活动”,与行风评议部门建立了日常工作信息沟通机制,定期听取意见,强化内外部执法监督。四是,责任追究制。出台《奖惩管理规定》、《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行政追偿制》、《五条禁令、十不准实施细则》等制度,根据工作性质分别确定责任追究机构,按照受理、调查、认定、追究等程序对执法过错和违法违纪现象进行查处。 (二)细化评分标准,实行量化考核。先后出台《道路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规划执法工作考核奖惩暂行规定》、《建筑渣土管理责任目标考核及奖惩办法》等办法。根据不同岗位责任,细化评分标准,确定不同分值,实行量化考核。 (三)大力弘扬先进,严格责任追究。坚持每月进行评比考核,每月总评通报,做到当月奖励兑现。坚持做到好的大会介绍先进经验,给予表彰奖励;差的大会进行自我反思,给予批评惩处,直至追究其过错责任。将责任考核与年度评先相结合,在干部使用、职务晋升和竞争上岗中把责任落实情况作为重要的依据和指标。采取多种形式,对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扬,弘扬正气。一年来,与新闻媒体联合评选了城管系统十大标兵,其中1人入围“感动安阳2006年度人物”20名候选人行列。对成绩突出的1个单位和4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记功表彰,对2个先进单位进行了通报嘉奖。同时,对执法责任制落实不好的单位,严格责任追究。全年共通报批评单位4个,个人6人(次),通报表扬单位2个,对中队长以上领导诫免谈话2人(次),免职1人。从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2月,根据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完成情况,充实了后备干部38名,起用了分局长助理8名,交流使用局属单位正职5人、中队长20人,发放考核奖金10.05万元,其中,奖励单位28个(次),发放奖金6.08万元;奖励个人588人(次),发放奖金2.97万元;处罚金额4.09万元,其中,处罚单位28个(次),处罚金额1.93万元,处罚个人914人(次),处罚金额2.09万元。 四、成效明显,执法工作跃上了新台阶 (一)转变了执法观念。“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和“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亲情执法、全心服务”的执法理念得以基本确立,暴力执法现象得到根本消除,执法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执法人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仅2006年下半年,执法人员就主动为商户上门办理审批手续432件,疏导摊群点183个。春节前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体执法人员捐资2.4万元,购买了米、油等慰问品,连同民政部门支持的100条棉被和1万元资金,对全市410户家庭贫困,长期靠占道经营维持生活的行政相对人进行了慰问,《安阳日报》给予了整版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执法队伍亲民形象渐入人心。 (二)强化了责任意识。实现了下列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过去被动执法向主动作为转变,即由按上级指令被动工作,转变为以目标为导向的主动推进各项工作;二是,由对人负责向对事负责转变,即由对上级负责,转变为对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负责;三是,由过于重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即由等待问题形成后突击治理,转变为前置工作,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由“权本位”向“责本位”转变。即由强调权力保障,转变为自我约束,寓执法于服务中。 (三)规范了执法行为。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使全体执法人员依法执法、按程序办案的法律观念明显提升,至今未出现过一起因执法程序违法而引起行政诉讼的案件。 (四)提高了办案质量。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以来,全局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000多宗,行政复议案件5起,较去年13起同比下降61.5%,行政诉讼案件仅1起,较去年的3起同比下降66.7%,并实现复议、诉讼案件零败诉的目标。 (五)推动了任务完成。一年来,全局共制止、查处、取缔占道经营6236处(次),店外经营3021处(次),清理乱贴乱画3082处(次),查处乱堆乱放3254处(次),查处露天烧烤562处(次),警告、查处机动车乱停放34821台(次),拆除私自悬挂条幅20315条,整顿车辆冲洗站点145处,清理马路市场20多条,制止违法建设1562宗,拆除违法建筑325处,拆除面积20113.4平方米。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 (六)提升了队伍形象。一年来,接待群众信访、来访370人次,办理信访案件276件,较去年的500人次、480件分别下降26%和42.5%,受理涉及队伍方面的投诉19件,较去年的45件下降57.8%,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以来,市纪委效能监察部门没有接到一起涉及执法局的投诉,在年底的行风评议排名中,在全市参与评议的50多个单位中,位居二十多位,一举甩掉了多年的落后帽子。 (七)促进了社会和谐。广大市民对城管工作的支持率明显增强,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因执法不当造成集体上访或聚众闹事的群体性事件,收到群众表扬信15封,锦旗40面,新闻媒体正面报道554篇(次)。
安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
|
|
 |
网友评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