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资信调查案例
中国法律网 > 资信调查法律 > 资信调查案例 > 正文
您好,点击直达郑州分站>>
该频道下
首页 法制新闻 法律咨询 资信调查律师 常识 案例 文书 贴吧  
 

解读“西非商业金融诈骗”

中国法律网 来源:  我要评论 『双击自动滚屏』
解读“西非商业金融诈骗”

  最近几年来,在西非地区各类金融与商业骗子利用互联网的快捷、范围广以及廉价和隐蔽性,大肆进行金融商业诈骗活动。特别是随着中国对非洲贸易的飞速发展,中国公司已逐渐成为俗称“西非诈骗”的活动在因特网上的首选目标。这种情况应引起我有关企业与公司的高度警惕。

  西非地区的商业与金融诈骗活动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西非一些大多来自尼日利亚的诈骗分子通过邮寄、传真向全球发送大量信函,进行商业和金融欺诈活动,导致不少欧洲和亚洲国家公司受骗而损失惨重。“西非诈骗”一度为国际刑警组织所密切关注。

  从最近西非国家司法部门的调查与破获的案例来看,这些骗子只需配备上网电脑、手机和传真机,甚至利用街头网吧和公用电话便可向国外公司或机构广为“撒网”。以下所列举的“西非诈骗”术则是他们目前主要的伎俩:

  骗术一:杜撰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公司或盗用他人公司名义,或是谎称为某国际机构商务代理,发电子邮件声称急需购买某种货物或称手头有几百万美元的定单,出价令人无法抵挡。一旦有人上钩,先是要我公司寄样品,后又谎称这边“银行”须在收到国内公司供货提单后方可汇款,接着又假冒银行的名义给国内公司发邮件,称购货公司是其客户,信誉良好,而且货款已存入他们银行,只待国内公司一发货,便可通知其在美国或加拿大的业务关联银行向国内汇出货款。国内公司如放松警惕随便发货,自然血本无归。

  值得注意的是,西非的诈骗分子甚至还可以伪造银行汇票、提单和电汇单,甚至是花旗、兴业、里昂信贷等著名银行的信用证进行诈骗。

  骗术二:利用我国一些公司对国外招标程序不太熟悉的弱点行骗。在电子邮件中以西非国家共同体、其他地区经济组织和政府采购的名义进行国际招标,以优惠条件吸引中国公司投标。随后便要求投标公司先期支付一笔这样或那样的费用。有的则以官方机构名义,邀请国外公司来商洽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以高价求购货物,骗取一些公司的信任。诈骗分子随即要求他们提前支付手续费。当大量手续费诈骗到手后,就没了下文。

  有的诈骗分子还以参加国际博览会推销中国商品为名,与我公司在网上达成供货协议,随即要求国内厂商尽快空运货物,承诺由其提供巨额空运费用。同时开出远远高出实际货物价格的商业承兑汇票(有的甚至是伪造汇票)。一些中国公司贪图眼前利益而不加核查,就急于空运发货。诈骗分子便从容提货逃匿而去。

  骗术三:从西非发出以转移大笔资金为诱饵的电子邮件骗财骗物。如以某非洲显贵名义称有一笔巨款,因某种变故必须转移出国,希望收件人能借其银行账户一用,并将因此获得资金的30%以上的优厚馈赠。在取得对方信任后,这些骗子便向提供账户的公司或个人提出,先在他们的账号中打入上万美元的所谓“手续费”等要求。“手续费”寄出便杳无音信。

  有的邮件声称掌握了非洲某政府上千万美元的政府项目工程欠款,如能协助将这笔资金转移到中国,将获得20%的提成。但条件是要先向负责审批付款的委员会成员送价值数万美元的贵重礼品;还有的以死者律师或私人基金的名义向国外慈善机构发邮件,称遵照某国富绅遗嘱,将向其提供大笔捐款,但受款人需提前支付“捐款税”。实际上这些国家并无缴纳捐款税的规定。

  从上述骗术不难看出。“西非诈骗”的最大特点:利用可观的利益诱惑设下陷阱。一些中国公司正是因为急功近利而成为他人手中的猎物。西非地区中小公司居多,通常经营规模与资金能力有限。为此,对各类所谓“优惠条件”应有所质疑。而对方的资信状况,付款能力和信用工具更应认真核查,在确保货款可安全收回的情况下再发货,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商业风险。此外,对于不熟悉的客户,可向我驻外机构和当地商会咨询了解。在过去的一年里,仅我驻多哥的驻外机构就协助国内有关公司识破了几十宗商业骗局,规避了可能造成的几百万美元经济损失。

  目前,对非贸易正在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新亮点。在推动双边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国公司应时时保持高度警惕,谨防各类商业金融骗局。在互联网上商业信息数量大、且真伪难辨的情况下,更需要认真研究出口国的经贸、金融法规、市场特点及贸易惯例,不断增加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推动我对非贸易健康快速发展。

上一条: · 网络贸易骗术
下一条: · “电子商标”注册的骗局
  最新资信调查案例: 
·资信调查报告书
·资信调查程序
·公司不守信,政府该怎办
·资信调查的意义
·资信调查的内容?
  最新资信调查咨询: 
·外来人口,可以在广州打结婚证吗?只有身份(0回复)
·独生子女(0回复)
·广州菲丽浦节能灯欺骗行为(0回复)
·失业(0回复)
·有关大学转校(0回复)
  郑州资信调查律师:   
全部资信调查律师>>
 
全部郑州律师>>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网友评论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委托案件
  咨询在线律师 查看律师电话
 
  按专业频道查看法律案例
民事类
拆迁安置 民商事务 医疗纠纷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人身损害
工伤赔偿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 保险理赔 消费权益 抵押担保
经济类
纳税筹划 工程建筑 房产纠纷 个人独资 金融纠纷 经济仲裁
污染损害
知识产权 连锁加盟 银行保险 不当竞争 网络法律
刑事行政
取保候审 刑事辩护 刑事自诉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国家赔偿 公安国安 公司犯罪 海关商检 工商税务
公司类
公司诉讼 股份转让 破产解散 资产拍卖
企业改制 公司清算 公司收购
涉外类
海事海商 外商投资 合资合作 涉外仲裁
非诉类
工商查询 资信调查 私人律师 合同审查 常年顾问 移民留学
 
用谷歌搜本站
 
用百度搜本站
 
资信调查案例
最新
推荐
热点
 
  资信调查视频                    全部>>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