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学生手机时间记录显示,29日00:17,学生拨打了老师的电话。 挂掉老师电话后,00:20,在场的学生发现校医和医护人员根本没有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随即学生自己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不过,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肖海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说:“是我们医生拨打了120。” 但新快报记者从白云区太和医院120急救中心出具的 “呼叫号为201111290000024号”的登记单上显示,最早拨打120的电话是学生的,且时间与学生所述时间吻合,为11月29日00:20:43。 跑了20公里的救护车 根据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医院120出车单显示,在学生拨打120两分钟后,太和医院派出了救护车。 跟随当晚出车的太和镇医院内科主治医师骆永溪至今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情节:“120说天河学院有个学生昏迷了,我们整装出发。” “由于是环山省道,路不好走,但是我们司机开车开得特别快。”骆永溪这样描述。 新快报记者查阅了“广州市急救医疗网络救护车出车记录”,根据记录显示,当晚120救护车并未赶到学校,在行驶到半路遇到了学校的校车,随即将何伟锋移到救护车上。 “当时病人脸色发白,体温尚在,无呼吸、无心跳、瞳孔已放大。”骆永溪这样回忆。 随后,两名学生跟着骆永溪上了救护车,“我们一上车,就不断给病人做心肺复苏,吸氧,开车到医院约花了15分钟,但还是无生命体征。”骆永溪说,何伟锋被抬上救护车时,已经属于临床死亡。 新快报记者发现,在医院出车单里行驶距离写道:“20公里”,医院以最快的速度派出救护车为29日00:23:44,与校车在半路相遇的时间为00:33:37,花费10分钟。 这意味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这所万人高校,离最近的120定点医院,也有20公里。 在120救护车回到医院后,经医生抢救1个小时后,医院宣布何伟锋经抢救无效死亡。 新快报记者查看何伟锋病历,其病历显示最终死亡原因为猝死。 副院长:要将救人学生推上被告席 学生供述遭天河学院全面否认 ■新快报记者 刘子瑜/文 黎湛均/图 发自广州 何伟锋死后,学生们将当晚的情况写下了情况说明,发布到了网上。 从微博到论坛,从论坛到人人网,一片喊“冤”的声音,新快报就学生情况说明中的问题,向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领导询问,校方对于学生反映的情况给予全盘否认,并坚称学校尽了全力,第一时间进行了抢救、报120、吸氧等措施。但新快报记者调查后发现,事情并不像学校领导所说的那样简单。 天河学院副院长肖海甚至表示,一旦学校被家属告上法庭,学校将会对何伟锋宿舍的五名同学起诉,起诉原因是:“没有拨打120,私自背何伟锋去医疗室抢救。” 争议一:何伟锋送至医务室已无生命体征? 12月2日,新快报记者来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采访何伟锋猝死一事,该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肖海接受了新快报的记者采访。 新快报记者向肖海求证,学生说何伟锋送往校医疗室时依然有生命体征。 肖海在听完新快报记者询问后,突然大怒,斥责学生向媒体乱讲,他说:“毫无任何生命体征!已经死亡。” 肖海对于无生命体征的概念基于“何伟锋送去的时候,校医量了血压,已经是血压为零了。都没有血压了,人就没了。” 这与学生“情况说明”中吻合,“医护人员问医生,‘看有没有血压’,医生摇了摇头并说:‘没有。’” 但学生又写道:“一名学生将耳朵贴近何伟锋的胸口,并摸脉搏,发现脉搏很微弱。” 那么,无血压是否证明人已死亡?是否存在血压为零,仍有脉搏的情况? 新快报就此采访了太和镇医院内科主治医师骆永溪,他说:“这不能说人已经死亡——血压为零,存在有脉搏迹象。一个人死亡必须是无呼吸、无心跳、无血压、瞳孔放大、脑死亡。” 昨日,新快报记者再次询问该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黄菲青是以何种方式判断学生无生命体征时,他表示,当晚自己不在现场,不是特别清楚情况。 谈及到学生反映摸到脉搏一事时,黄菲青说:“学生怎么会这么专业?唉,他们不负责任的说话不能信。” 对于这样的争议,新快报记者咨询多位医生,医生表示:“如果一定要确定当时送往医疗室时到底有无生命体征,不是任何一方说了算,必须经过尸体检验,做法医鉴定,才能断定真正的死亡时间。” 不过,家属最终拒绝了“尸检”。 副院长肖海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学校已经给予家属人道性安葬费用,且家属对于此事无争议。 争议二:医务室的氧气瓶没氧气? 根据学生反映,在发现何伟锋血压为0后,校医疗室的医护人员拿氧气给何伟锋输氧,发现氧气瓶内没有氧气。 肖海副院长同样给予否认,他说:“怎么可能没有氧气?这肯定不会的。” 而当时在场的副董事长黄家凡就此事向新快报记者解释:“不是,是已经给他用完了一瓶氧气,去拿另一瓶氧气发现用完了。” 这样的说法,遭到了参与抢救的骆永溪医生的反对,“一瓶氧气开到最大流量也不可能15分钟用完,就算是氧气袋,也能使用30分钟左右。” 而根据时间推算,何伟锋在被抬入校医疗室到被送往医院,在校医疗室里一共只有15分钟时间。 由此推断,15分钟里,不可能用完一罐氧气。而根据我国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规定,作为急救的氧气,必须要保证气体充足,能够应对突发病人的供给。 昨日,新快报记者再次就此问题向黄菲青询问,他说:“我可以确定,有氧气,第二天我们一早就去了,发现旧的氧气罐里有半瓶氧气,学生们反映的情况不属实。” 争议三:学生是好心办坏事? 新快报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向肖海副院长询问何伟锋当时被学生送往医疗室还有脉搏一事。 肖海拍桌子并大怒,直接否认此事,并说:“哪个学生说的,我可以把他推到被告席,信不信?我跟你打这个赌。” 记者问询为何要把学生推上被告席?肖海说:“开玩笑,我真的敢把学生推到被告席,我下午就跟他们讲,我说你们搞,搞不好家长把学校给推到被告席,你们才是被告。谁是被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