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同一种药出厂价和零售价之间确实能差上几倍甚至十倍的价格。物流的成本、人员的成本、药品进医院的成本、医生回扣的成本,这些都会造成药售价的提高。另外,药品的研发、审批、出厂、中标等环节中,药厂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操作,因此等药品生产出来,就只能靠利润去弥补以前的投入。 徐先生认为,即使“降药价”网能取得网上销售药品的资格,也不会对市场的药品价格产生什么影响。老百姓生病还是去医院,尤其是有医保的人,肯定会去定点医院看病报销。即便是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去网上买,也不见得能买到需要的药,也不见得有这种消费习惯。毕竟药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 医院医生 药价高怪医生是“本末倒置” 宣武医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认为,把药价高的源头怪罪到医生头上,是很偏激的看法,“太不可思议了”。这种想法是本末倒置,最多发现几个收回扣的医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该医生坦言,要想降药价,应该去找政府部门挤干水分。现在的招标有猫腻,招标价也很有问题。同时,该压的药价要压,但有些物廉价美的药品价格被压得太低了,导致药厂没有利润,很多又便宜又有效的药已经不再生产了。 同时,对于“晒处方”等行为,这名医生称,同一种药有便宜的也有贵的,从大方面的疗效说,没什么区别。关键得看医生的用药习惯,也得根据病人的医保情况、病情。治病是很复杂的事,有的病人合并其他疾病的话,用药的选择就会产生变化。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石明磊
| (03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