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人间冷暖 >

父亲网上发寻人启示成功找到失散19天儿子

时间:2011-05-25 15:15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中国法律网
乐乐见到父亲后扑到父亲怀中大哭,父亲紧紧地将乐乐拥入怀中,落下了眼泪。本报记者 潘之望 摄 乐乐见到父亲后扑到父亲怀中大哭,父亲紧紧地将乐乐拥入怀中,落下了眼泪。本报记者 潘之望 摄

  今年3月22日,9岁男孩乐乐(化名)来京治疗智障,却不慎走失。乐乐的父亲怀着一线希望,网上发帖寻子。打拐志愿者介入助力寻人。

  昨天,经过19天的苦苦寻找,乐乐的家人终与走失的孩子团聚。

  赴京求医男童走失

  9岁男孩乐乐,是山东龙口市人,有轻微的智障。乐乐的姥爷说,乐乐学说话比其他孩子都晚,但家人并未在意此事。乐乐上小学后,学习十分吃力,家里人带他去医院检查,才发现他有轻微的智障。

  今年3月中旬,乐乐的姥爷和妈妈带着乐乐,来京求医。3月22日早上7点,在北大妇儿医院,正在排队挂号,“我一转身发现孩子不见了。”乐乐姥爷说。两人在医院附近四处寻找,甚至沿街走了几个小时,但始终没发现乐乐的踪影,随即报案。

  民警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发现孩子去了北海公园,但之后便不知去向。乐乐的家人高悬的心再次紧张起来。

  四处苦寻无果,一周后,乐乐的姥爷和妈妈无奈之下回了老家。听说网上寻人能增加找到的几率后,怀着一线希望,乐乐的父亲韩先生请人帮忙把寻子启事发在了百度贴吧。

  志愿者牵线救助站

  4月6日,急寻乐乐的寻人启事,进入打拐志愿者的视线。有志愿者将启事发到了微博上,并告知其他成员。

  很快,志愿者“小鸟”联系了与他相熟的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我们有各自的分工,我负责时常去救助保护中心查看救助儿童的信息。”小鸟说。4月7日,“小鸟”得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反馈,3月25日,该中心曾救助了一名儿童,体貌特征与寻人启事中男孩的相似度极高。

  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王老师介绍,3月25日,劲松派出所的民警接到市民报警,将在一家酒楼门前无人看管的男孩带回派出所。因孩子只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但无法提供其他的信息,民警只得将孩子送到救助保护中心。

  当天,“小鸟”与乐乐的父亲韩先生取得联系。开始乐乐家人半信半疑,直到他们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取得联系后,才决定来京。前天中午,韩先生和岳父从老家出发,来京认领孩子。

  不足一月找回孩子

  昨天清晨,辗转反侧一夜的韩先生,迫不及待地走下长途客车,拨通了志愿者“小鸟”的手机。韩先生说,孩子走失后,他从没睡好过,在家中干农活时常常发呆,“一夜没合眼,总是想着与儿子相见时的场景”。

  上午10点,小鸟开车带着韩先生等人来到救助保护中心。韩先生向工作人员出示了户口本等相关证件,并拿出孩子的近期照片。通过详细比对,工作人员称,中心救助的男童正是乐乐。站在大厅内等候的韩先生,不时四处张望。

  几分钟后,身着运动服的乐乐,在老师的陪同下进入大厅。看到父亲的一瞬间,乐乐迟疑片刻,踮着脚尖迈步走向父亲。韩先生则快步上前,将儿子一把抱在怀中,泪水夺眶而出。乐乐姥爷急忙上前,3人抱在一起,“孩子,姥爷真怕再也见不到你了。”随后,乐乐姥爷始终攥着孩子的小手,并喂其吃下了治疗病症的药片。

  “我之前已经绝望了,要是没有这些好心人,我们不知什么时候能团圆。”韩先生鞠躬向救助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表达感谢。办理完相关手续,韩先生带着儿子离开了救助保护中心。

  家长心存警惕屡次爽约

  曾收到骗子短信

  从老家出发前,韩先生给“小鸟”打电话说,“夜里1点多到北京,到了马上联系你”。

  昨天凌晨,“小鸟”和另外一名志愿者来到赵公口长途汽车站,等待韩先生下车。可是,韩先生的电话却迟迟没有打来。凌晨1点半,小鸟打电话问“车到哪儿了”,韩先生回答说车已到南四环,但他不清楚具体方位,让再等等。

  在瑟瑟寒风中,“小鸟”等人又等待了1小时。“小鸟”再次打电话询问,韩先生却说天亮了再联系。“小鸟”说,他已经自费给韩先生2人预订了宾馆房间,希望2人好好休息后,等早上一起去领孩子。但经多次劝说,韩先生始终不肯说出他的具体位置。

  “小鸟”开车在赵公口桥附近绕了一圈,都没有发现韩先生电话中描述的大巴,他有些沮丧,“我的模样儿容易被人误会成坏人,还特意带了个哥们儿一起来接他,没想到他还是不出现”,剃着平头,身体看起来很壮硕的“小鸟”半开玩笑地说。

  沉默一会儿后,“小鸟”说,遇到这种情形很正常,“可以理解,大半夜的,他们也怕遇到坏人”。

  昨天早上,韩先生见到“小鸟”,一见面便解释爽约的原因。他告诉记者,在孩子走丢后,曾有骗子冒充刑警发短信给他,称找到了孩子但需准备好3万元的酬谢金,并发来银行账号,但打电话过去对方并不回应。韩先生对记者说,“在凌晨没敢与志愿者见面,确实是有顾虑”。

  最终找到孩子后,不善表达的韩先生向“小鸟”说“还是好人多!”

  ■花絮

  ■追访

  民间志愿者的救助现状

  呼吁官方机构与民间智慧结合

  志愿者“小鸟”加入的是“反拐行动·大爱寻人网”,这是一个自发形成的民间寻人平台。管理人仔仔介绍,这个平台由原来的“反拐行动”和“大爱寻人”两个网站联合成立,自去年10月正式建立网站后,目前帮助被拐的4人和走失的6人与家人团聚。

  平台管理人员“盐”说,目前在全国有100多名志愿者,其中13人为主要的组织管理者。他们建立了一个QQ群,成员在群内共享寻人信息。志愿者获知寻人信息后,组织者会根据地域进行临时分工,有人负责比对照片,有人负责联系救助站、搜集走失人员身体特征,还有人负责接送家长等后勤工作。

  “小鸟”说,做志愿者是凭着良知和爱心在坚持,不图任何回报。他所在的寻人平台,志愿者帮助寻人,“都是自费的”,“谁遇到了,就谁掏钱去做好事”。志愿者平时有自己的工作,在业余时间去寻人。

  “盐”说,志愿者的身份比较尴尬,有时不被家长信任,有时难与官方救助机构接洽。

  志愿者在其间遭受“打击”是常见的事情。“盐”说,今年3月初,有两名男孩走失,志愿者“盐”在救助站搜集到疑似两名儿童的信息后,带着家长去北宫森林公园附近的救助站。在一天晚上10点,路越走越偏,“家长开始反悔,死活不走了”。在寻人中,他们会经常与救助站、派出所等打交道,第一次接触时也会不被信任。志愿者还有找错人的时候,“长相确实像,但警方DNA鉴定后否认了”。

  北京百瑞律师事务所张志伟律师长期关注打拐。他说,民间更多的人士加入打拐和寻人,是一种社会进步,“这不仅需要公安部门主导,需要民政、妇联等部门支持 ,更需要普通民众的支持”。

  张志伟称,民间志愿者有着独特的优势,靠爱心通过大量搜集信息和比对来寻人。但是,因民间打拐和寻人的身份不易获得信任,且组织性不强,不具备公安部门的技术手段和侦查能力,所以有时会找错人。“官方机构结合民间智慧,双方多沟通信息,才最有利于打拐反拐和帮助寻找失散的人”。

  本报记者 王鹏昊 孙雪梅

(编辑:SN034)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