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人间冷暖 >

丈夫脊柱全部骨化 妻子27年带其游遍南京景点

时间:2011-08-03 08:40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 中国法律网
蒋卫民和妻子在玄武湖。图片由本人提供 蒋卫民和妻子在玄武湖。图片由本人提供

  经常在玄武湖边散步的人,可能会看到一对“与众不同”的夫妇:丈夫头发花白,走路姿势僵硬,即便有人跟他打招呼,他嘴中答应着却不会扭头看你一眼;而妻子却显得年轻很多,走在丈夫稍后一点,或许手中还拿着拐杖、推着轮椅。

  这位丈夫57岁,叫蒋卫民,患有强直性脊柱炎27年,目前脊柱全部骨化,俗称“木头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抬头看不见天,低头看不见地”。而就是这样一位行动不便的“木头人”,却在妻子的陪伴帮助下踏访了南京的主要景点。从2007年至今,他写了201篇博客,其中光记录南京景点的就有近50篇,几乎囊括南京所有景点,不少地方他的游览次数还不少于5次。他的博客图文并茂,算得上南京风情导游册了。

  丈夫

  三十而立患病

  “不死癌症”来袭 让他身体渐渐僵硬

  记者发现这对老人也与他们热爱出游有关。前不久蒋先生又在妻子的陪伴下到玄武湖赏荷花,看到年轻人乱采荷花,不禁心疼,回来后便在西祠胡同上以“强直翁”为网名发文上图。

  记者知晓“强直”二字,这往往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简称。严重者脖颈无法转动,走路形如企鹅,甚至失去行走能力,因其给患者带来的超常痛苦,又被称为“不死癌症”。

  蒋卫民成为“木头人”是在1984年,那时他刚30岁,结婚只有一年。那年的10月2日夜里12点左右,他的右腿髋关节突然剧烈疼痛,独自在家的他还是由邻居骑着摩托车送到医院的。医生诊断为关节炎。

  “他年轻的时候,非常爱亲近自然。被诊断为关节炎后的那几年,他手脚还灵活,还在不停地旅游。”汤女士捧出一摞相册告诉记者,婚后的那几年,蒋先生带着她几乎跑遍了中国。她指着1985年他在南京梅花山野炊的照片说:“你看,你看,他那时还能蹲下,还能扭头对着镜头笑呢!”

  疾病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他的关节。随着疼痛的加剧和身体僵硬程度的增加,蒋先生不得不更多地去就医。1996年,中大医院确诊他患了强直性脊柱炎。当时就被医生告知,这种病是不可逆的,只会越来越严重,到最后失去行走能力,瘫卧在床,并说目前全世界都没有治愈的办法。

  妻子

  二十余载守望

  做他的手和脚 照顾这位“长不大的孩子”

  疼痛无休无止。想到未来的可怕,小蒋开始故意找茬吵架,让妻子“离开自己”。但汤女士非常坚决,“他生病,我就跟他分手,那太没有同情心了,离开那是不道德的!”汤女士对记者说。

  为了能更好地服侍丈夫、照顾家,汤女士在1990年就放下了工作。在这之前,单位组织出去旅游,汤女士都是因为不放心丈夫一人在家而放弃了。后来,丈夫又添了糖尿病和心脏病,她更是寸步不离。蒋先生对记者说,妻子需要出去的话,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很大的痛苦来源于颈部的僵直,由于完全钙化,脖子不能转动。蒋先生介绍说,从1997年前后,自己弯腰已经很困难了,于是生活中所有需要弯腰的事,都只好由妻子代劳了,如穿袜子、系鞋带等。2001年,他的脖子还能左右分别转动15度,但到2003年已经完全动弹不了。夏天还好,可以在洗澡的时候洗头发,但在冬天全都是妻子耐心洗擦。至于剪脚趾甲这样的活儿,妻子已经包揽20年了。蒋先生在博客中写道:“在妻子眼里,我永远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强忍疼痛,他跟着她一起旅行

  “做你的心,带你跨过生死的边缘”

  妻子带丈夫游燕子矶,坚定他活下来的信念

  疾病,让蒋卫民看天、看地越来越困难。2002年,夫妻俩送孩子去扬州上大学,顺便在当地玩玩。蒋先生这时候与新婚不久时的苏南行情况已大不相同,颈部的僵硬和腿部的疼痛让他行走很不方便。“那时所有的包都是她拿,行李搬上搬下也都是她一个人。”蒋先生说。

  那次小小的旅行,让蒋卫民、汤女士非常满足。此后每年的重阳节,她都会陪丈夫登高。蒋先生告诉记者:“2007年重阳节的前一天晚上,妻子下了指示,命令我和她一起去登高。我们去了北郊的燕子矶。当时,我右腿的疼痛已经很厉害了,剧烈的时候,腰弓着,走一步疼一步。每次出游的前一天晚上,我都要吃止疼药,为了行动的顺利,我加服了一颗强力止痛片。”那天上午9点半,他们快乐地出发了。

  那天,蒋卫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好好活着!这信念,源于那次登高。

  汤女士回忆说:“我不能让他重阳节在家待着,燕子矶是看长江的好地方,看看长江舒服,对他身心都好。”蒋先生说,燕子矶头地势险要,许多轻生者选择从这跳江,所以旁边就有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题词,“想一想,死不得”。看着那块碑他就想,得好好活着。“我问自己想不想死,不想死就好好活,为了不让家人痛苦,为了不和家人分别。”

  “做你的眼,带你领略四季的变换”

  扛着50斤重的轮椅,也要带他出去看春华秋实

  随着病情的发展,蒋卫民的右腿髋关节骨头坏死,必须进行置换手术。蒋先生告诉记者,他是连续在床上躺了10天,下不了床,才决定做手术的。2009年8月3日,蒋先生进了手术室。由于他的背部脊椎全部钙化,别人在尾椎注射麻药就可以,但他要从喉结处注射才行。这个手术虽然风险很大,但能帮他解除右腿的剧痛。

  在蒋卫民的家,记者看到了一辆轮椅,记者铆足劲儿才提起来,少说也有50斤。而蒋先生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只要想出去走走,都是汤女士提着这个轮椅走高下低。在2009年9月1日,手术才不到一个月,汤女士又提议带蒋先生到家对面不远的玄武湖转转。

  汤女士先把轮椅搬到楼下,再推着蒋先生一直到公园,蒋先生也不能一直坐在轮椅上,下来走的时候就要用拐杖。走路对于普通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而对于蒋先生就没那么简单了,尤其是刚做过手术。而妻子由此也形成了个习惯,走路时总是在先生稍微后面一点,“他不让我搀着,我怕不安全,在他后面一点,能看着他不会有什么事。”

  “出去看到绿色的草坪就舒服,绿色是生命嘛,接近自然就开心!”蒋先生说,手术后的半年内,都是妻子扛着轮椅或拿着拐杖带丈夫出门活动。

  “做你的腿,带你穿越时间的禁锢”

  与时间赛跑,多出去成他们共同的愿望

  现在的蒋卫民左臂已经抬不起来了,连带左肩和头部左边僵硬而疼痛,往往夜里要花很大的时间,头才能摆个稍微舒服点的姿势。由于背部非常僵硬,蒋先生说自己躺下来就像一块木板一样,基本是整夜平躺着。想翻身就是另一种痛苦,往左翻就压得左肩膀疼痛难忍,往右翻又压迫刚做了髋关节置换的右腿。翻身的话,不能原地翻身,只能整个身体移位,这要占很大的地方。为了不影响丈夫睡觉翻身,汤女士现在一直睡在沙发上,夜里要时常起身照顾丈夫。

  为了满足丈夫的心愿,深爱丈夫的汤女士开始与时间赛跑,鼓励丈夫多出去走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就不能走了,要抓紧时间啊。出去感受阳光、空气,是种很释放的感觉,跟普通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蒋先生在2008年为赴延安写的一篇博客中称,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这次的远行也许是最后一次。

  妻子是帮他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近行或远行的人。汤女士说,她就是想让先生多看看天空,多享受阳光。丈夫的满足,就是她的满足。

  与网友分享阳光

  “木头人”用博客带网友游南京

  蒋卫民告诉记者,在他50岁提前退休以后,他出行更加频繁。玄武湖、中山陵、总统府等地方,他已不知去了多少次了。2007年3月9日,他开通了博客,至今已有博文201篇。其中介绍南京风土人情、景点景观的将近50篇,还有10多篇记述了在全国其他景点的旅游经历。博客有图有感受,不少博友被图片和他文字的描述吸引得直呼“迫不及待要来南京旅游”。

  记者仔细研究了蒋先生有关南京风情的博客,发现从门票到主要看点,从参观路线到相关传说,从历史文化到人生感悟,均详尽有加。对景区的纯粹介绍往往会配上拍摄考究的景区照片。比如对梅花山的梅花、情侣园的木香花和郁金香、玄武湖的菊花和荷花、南林大的樱花的描绘。网友“大百合”在读了其2011年4月的《春暖花开》博客后赞道:“春花烂漫、春色迷人,南京的春天真美!谢谢博主让我闻到了春的气息。”

  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蒋先生竟然为玄武湖写了7篇文章,初春之景、盛夏之荷、深秋之菊全部呈现在网友眼前,惹得博友“苤莒”羡慕起蒋先生的生活状态。网友“恬淡幽情君子兰”则说:“随着你的镜头,我也浏览了美丽的南京城风光。”网友“山城珠珠”说:“虽然我没有去过南京,但在你的照片里我也看到这个公园的美丽。”

  网友们通过蒋卫民文字和图片游览南京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他的乐观,并为之深深感动。网友“黄诺嫚”说,她的心被花海所温暖,从蒋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力量的传递。 

  本报记者 陈婧

| (编辑:SN026)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