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人间冷暖 >

男子三年向街头农民工和路人送出两万桶水

时间:2011-08-13 11:29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中国法律网

  3年前,在河南省郑州市3个立交桥下,出现了几个饮水机,免费给聚集桥下的农民工和过往路人送解渴的清水。在这里免费喝水的人都以为,天天来送水的中年男子是慈善机构或者政府的工作人员。近来,通过当地媒体报道,人们才知道,这个“送水哥”原来是在郑州创业的一个小老板。3年来,他免费送出近两万桶水,自掏腰包花费了十几万元。

  3年前的夏天,在郑州市中州大道与郑汴路、农业路、东风路交叉口的立交桥下,聚集在那里的农民工突然发现了一台免费供水的饮水机。送水的是一个开车的中年男子,水送到,人就匆匆离开了。天气凉快时,一天送一趟;天气热了,一天就送两三趟。

  今年6月,《郑州晚报》记者发现了这个事情,并揭开了送水者的真实身份——郑州市德芳园林绿化公司总经理李老发,一个由农民工发展起来的小老板。媒体的报道让人们开始了解李老发,他也因此得到一个亲切的称号——“送水哥”。

  8月7日中午,在郑州市中州大道与郑汴路交叉口的立交桥下,记者见到了正在送水的李老发。他开着一辆破旧的黑色捷达轿车,18个20升的塑料饮水桶把车子塞得满满当当。在每个送水点卸下6桶水后,李老发就开车离开了。

  因为每天承载几百公斤的水,这辆老捷达车的车座已经被压得严重变形,车的减震也被压坏了。“可别小看这辆破车,我每次能送18桶水,天热的时候,一天送两三趟,都得靠它。”李老发笑着对记者说。

  每天6点左右起床,李老发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家里的净水机,将空桶整理好开始接水。机器过滤出来的纯净水流得很慢,一桶水接满大概需要20分钟。全家人谁有空谁帮忙接,到中午,18桶水基本接满。然后,李老发就动身将水送到立交桥下。

  对于李老发来说,在整个流程中,最麻烦的一步就是将这18桶水搬到电梯上,然后再一桶一桶地从电梯搬到车上。

  “因为怕耽误别人坐电梯,所以做这个的时候,必须要加快速度。我今年49岁了,每次搬完,浑身上下都得湿透。”李老发说。

  体力上的付出,还是小问题。记者粗略算一下,李老发制水的水电费加送水时的油费,每天要花费约两百元。每年从5月开始到10月的5个月内送水150天,花销需近3万元。

  3年下来,老李送的水至少有近两万桶,费用大约要十几万元。

  据了解,李老发全家所有的收入,全部来自于他在冬春季节所接的一些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如果顺利的话,他一年能接100万元左右的项目,从中赚个十几万元,除去全家人的开销,能够比较宽裕地给农民工送水;但是去年,他因为身体原因只赚了4万多元,今年夏天送水,手头就有点紧张了。手里实在没钱的时候,他还曾向亲友借钱,给农民工送水。

  “我们家里可以省一点,可我不忍心让桥下的农民工没有水喝。家里只是一时的困难,我总会度过的。”李老发这样告诉记者。

  “我当初刚来郑州打拼的时候,也跟他们差不多。尤其是夏天,最难忍受的就是口干舌燥时,到处找不到水喝。花钱买水,一天得几块钱,又舍不得。那难受劲儿,我太知道了。”李老发说,“所以,我现在开车走在路上,看着路边这些露宿街头、大热天连口水都喝不上的农民工,心里特别难受。每天给他们买水吧,太浪费,所以,就想着能给他们送点水喝。”

  这种感觉,促使老李把送水的事坚持了下来,并很快把送水点扩大为离家较近的3座立交桥下。为了制更多的纯净水,他又花了3000多元买了一个更大的净水机。用这台净水机,每天最多能制40桶水。

  “这3年来,因为一些委屈和难事,我很多次都不想再送水了。但是一想到一大群农民工因此就没水喝了,我就又不忍心了。”李老发说,“虽然很累,但是每天做这样一件小善事儿,心里真的很舒服。”

  在被媒体报道之前,李老发说,他是故意不声张,不让别人知道他是谁的。他认为,做善事就是做善事,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再说我也就是行个小善,不值一提。后来,那记者说,让大家知道我干的这个事情,可以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进来,把这个小善做得更好,我才同意接受采访。现在报纸、电视都报道我了,有更多的农民工都知道这3个送水点了,我送的水都不够他们喝了。我也真希望能有人一起来行这个小善,把这个水一直送下去。”

  李老发的善举感动了不少人,在饮水点喝水的人无不交口称赞。一个农民工说:“这老李真是大善人!喝着他送的水,嘴里解渴,心里滋润。社会上还是有好人!”一个没喝过免费水的郑州市民也伸着大拇指赞扬:“一个人干一件好事不难,可是连续3年干好事,就不容易了。雷锋不就是这样吗?我看这李老发就是咱郑州的送水雷锋!”

  本报郑州8月9日电

| (编辑:SN021)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