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人间冷暖 >

退休教师42年资助150多名学生 靠拾荒筹集学费

时间:2011-09-01 08:50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 中国法律网
潘光权和学生们一起聊天 潘光权和学生们一起聊天

潘光权给住在他家的学生披衣服 潘光权给住在他家的学生披衣服

  “学模范、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系列报道  他孑然一身,却有20多名大学生叫他爹。他不是富翁,却42年如一日用微薄的工资,以及拾荒攒钱等办法存下20多万元,先后资助了150余名学生……他就是开县临江中学69岁的退休教师潘光权。如今,市文明办已推荐他申评全国“道德模范”。

  拿出一半工资资助学生

  现年69岁的潘光权是开县临江中学的退休教师。1968年,时任某部警卫排长的他,带着3万元的安置费,转业来到该校。不久,潘光权被借调到开县竹溪镇小学。在那里,他从每个月仅34.5元的工资里抽出一半,来资助贫困学生熊克伟完成学业,直到熊考进当年的四川省万县卫校。如今熊克伟已是开县中医院五官科主任,医术精湛。每次提到潘老师,熊克伟都动情地说:“天底下怎么有这么好的人,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来照顾。”

  1998年秋天,潘光权得知学校里有个叫邓军的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家庭困难,一天只吃两顿饭。于是潘光权把邓军接到家中,为他做了顿丰盛的饭菜,让其“打牙祭”。随后,又将邓军接到自家长住,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邓军交了学费。

  2002年,上高三的邓军患上了肺结核。潘光权毫不犹豫地拿出两个多月工资900余元,为他治病。在潘光权的照料下,邓军很快康复,并顺利参加高考。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刹那,邓军“扑通”一声跪在潘光权面前说:“潘老师,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42年资助150余名学生

  其实,邓军只是借住在潘光权家中许多学生中的一人。从1998年开始,潘光权就在学校分给他居住的宿舍中,设立了一个专门照顾留守儿童的“留守之家”。为了照顾好孩子们的生活,原本只拥有一台黑白电视和一台吊扇两样电器的潘光权,专门添置了彩电、热水器、空调等电器和几张床铺。

  这些年,潘光权家中一直住着初高中各个年级的学生,“多的时候住了12个,最少的时候也有2个。”除了把部分学生接到家里免费住宿外,潘老师还为其中考上大学的20余名学生,每月给他们寄出500元至800元不等的学费和生活费,“有时一次性寄,有时分几次寄。”潘光权告诉记者,42年来,他一共资助了150余名学生,花费20多万元。孩子们常常会抽空来看望他,“他们都喊我‘潘爸爸’,每当听到他们这样叫我,我就感到很温暖、很幸福。”潘光权笑着说。

  工资不够拾荒凑学费

  潘光权告诉记者,退休后的一天,他资助的一名学生打电话来说将“弹尽粮绝”,而此时潘光权也快“无米下锅”了。于是他咬咬牙,打起了拾荒的主意,同时从牙缝里挤钱,开始每天只吃两餐。

  “我第一次捡废品,当有学生路过我身边时,我赶紧躲闪,怕他们认出来,当他们走过之后我才去拾。”潘光权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过现在他觉得自己的“脸皮”厚了,“拾荒既可清洁环境,同时还可以有点小收入,何乐而不为呢?”潘光权说,他每月拾荒可挣200元,加上每个月有1400多元的退休工资,这样每月就有1600多元的收入了。

  为照顾学生他放弃再婚

  1968年,患有骨髓炎的潘光权因不愿拖累妻子,而与其离婚。不久,很多热心人帮他物色对象重组家庭,都被他婉言拒绝了,“我的事情先放一放,只有自己没有负担了,才能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可这一放,潘光权就放下了42个春秋。如今,满头白发的他依旧孑然一身,没有妻儿。

  获奖金1万元捐给学校

  今年3月4日,潘光权被开县县委、县政府评为“社会公德模范”,获得奖励1万元现金。当大家都以为潘光权会拿着这笔钱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时,他却出人意料地抱着钱来到校长办公室,一分没留地全部捐给了学校。“我要求校长把这1万元纳入学校学生困难救助金,以多解决一些困难学生的急难。关键时候拉一把,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潘光权如是说。

  “虽然意外,但仔细一回想却也是意料之中。”潘光权的同事李成美说,类似的事儿,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在潘身上。2010年11月,潘光权被评为“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优秀代理家长”,获得500元奖金。他立即就将这笔钱送给了临江中学高一(二)班的贫困学生王家美。

  鼓励学生传递爱心火炬

  如今,潘光权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不少曾接受过他资助的学生提出,想接他到家里和自己一起生活,但都被他拒绝了。“孩子们都有老人,有家庭,我不想去增加他们的负担,一个人挺好的。”潘光权如是说。

  曾经得到潘光权资助的邓军现在新加坡工作。2008年夏天,他回开县看望潘光权,给潘留下一张银行卡,承诺每个月将存500元在卡里让潘养老。可是,潘光权一口拒绝了。他对邓军说:“如果你要对我好,就帮一帮那些曾和你一样的贫困学生。”如今,邓军也对口资助了多名困难学生。

  如今,受到潘光权的感染,临江中学的很多老师也纷纷开始资助贫困学生,学校也成立了学生困难救助金。在潘光权的带领下,爱心火炬正在传递。

  对话

  潘光权:帮助孩子

  是我最大的快乐

  8月18日,记者来到潘光权的宿舍。在这间不足50平方米的老屋里,摆着两张桌子和两张单人床,甚是简陋。记者发现,潘的抽屉里保留着70张汇款单和4本存折,“汇给朱凌云350元、陈骄800元、潘俊200元……”,潘光权从一个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拿出这些汇款单和存折,“这仅是我最近几年保存下来的,以前的那些要么扔掉了,要么被学生家长拿回去教育娃儿了。”潘光权说。

  记者看到,这些汇款单大都始于2004年他退休之后,足足有好几万元。对此,有人说潘光权傻,也有人问他到底图啥?每当面对大家的不解,潘光权总是淡淡一笑。 他说,他从小吃够了贫困的苦,而自己也是受人帮助才完成了高中的学业,“用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快乐。”

  本版稿件由记者 杨玺 采写

| (编辑:SN021)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