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前,他身着28块钱的深灰色涤纶新衣把她娶回了家。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结婚、生子、过日子……后来,她病了,病得很严重,甚至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他对她不离不弃,一直照顾病妻20年。因为习武,他的身体比较健康,而她,已经有些白发。有外人误会她是他的母亲,为了避免她尴尬,他留起了胡须,长长的…… 11月24日,感恩节。她不知道这个洋节日,但是,她心里一直藏着三个字:谢谢你!他是刘举海,蜀山经济开发区仰桥社区一位普通居民,她是马有丛,刘举海的妻子,瘫痪已20年。 昨天 他变卖武校,为妻子筹钱治病 “弄脏床单不要紧,我可以回来洗,怎么也不能让她自己下床解手。”这是一个男人对妻子下的“命令”,因为他怕病重的妻子摔倒受伤。 马有丛1991年生过小孩不久后,被查出患上颈椎骨髓积水,致使下身瘫痪,常年卧病在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颈椎骨髓积水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患者全身麻木,没有知觉,所以马有丛连最简单的拿筷子吃饭,端杯子喝水都完成不了。 而丈夫刘举海却是个“硬汉子”。6岁时,他就拜在三孝口知名武师李春阳门下练习少林罗汉门武术,是少林罗汉门第38代传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刘举海办了5年武馆。 “那时候他脾气急,好打抱不平”,这是马有丛对刘举海的印象,而马有丛的性格却非常温和。 然而,这两个性格差别很大的人却走到了一起,34年过去了,他们几乎没有争吵过一句。 妻子病了后,刘举海关闭了一手创办的武校。为了尽可能地让妻子康复,刘举海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四处举债为妻子治疗。 老两口的家中挂着《二泉映月》的曲谱,有些已经不是很清晰。这个吹拉弹唱都会的男人为了家庭,曾经在二胡上挂着口琴,每晚去宁国路“卖唱”。 一曲《走进新时代》拉了起来,马有丛侧着耳朵,认真地听着。 “亏和便宜一样多,吃亏多了,那么占的都是便宜;如果便宜占得太多,那剩下的都是亏。”刘举海说出的“道理”很拗口但却很朴实。上午的阳光斜射进来,老两口一脸的幸福。 今天 他一天做两份工,不忘照料病妻 61岁的刘举海每天坚持做两份工作。 早晨6点,他准时从工地回到家,躺下睡3个小时,然后给妻子穿衣、刷牙、做饭。这个时候,不少邻居会送来坏了的家电。 吃完午饭,刘举海就开始做起了修理工,这份工作1个月能给他带来两三百元的收入。 傍晚吃完饭,他还会休息一会儿,10点多,服侍妻子休息后,刘举海整了整衣服,赶往工地,这份保安的工作需要值夜班,一个月1000元的收入让他很满足。 “半夜我会回来看看妻子有没有什么事情,如果睡着了我就再悄悄出去”,和记者聊天的时候,刘举海牵着妻子的手一直没有放下。 坐在轮椅上的妻子皮肤白皙,头发梳得很顺。 为了避免妻子因长期卧病在床造成背部溃烂,刘举海每天都坚持用热毛巾为妻子擦拭后背,促进其背部血液循环。每到天气好的时候,他就会把妻子抱上轮椅,带着妻子去附近透透气,看看风景。 在刘举海的悉心照料下,马有丛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且逐步好转,现如今她已经能够独立地坐起来,靠在床头看电视了。 “讲讲都很怕,太苦了”,马有丛性格非常好,几十年从来没有和谁红过脸。谈到丈夫的不容易,她难过地低下头。 “眼睛睁大一点,看着这里。长这么大没有照什么照片,这一次一定要照好”,刘举海给妻子整了整衣服,捧着妻子送给他的剃须刀,笑容对着镜头蔓延开来…… 明天 老两口希望永远陪伴对方 老两口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去天津看看,因为,那里有他们活泼懂事的女儿。 女儿刘慧敏是在妻子生病之前出生的,因为母亲重病,女儿的抚养重任就全落在了刘举海一个人身上。 90后的小孩本是最幸福的一代,但是小慧敏却是在苦水里泡大的。2010年冬季征兵工作开始,刚刚高三毕业的刘慧敏动了心,将参军的想法告诉了父亲,但是她舍不得卧病在床的母亲,感到很难抉择。 “你尽忠,我替你在你妈妈跟前尽孝,咱这个困难家庭也算是忠孝两全了。”就这样,在父亲的支持下,小慧敏踏上追逐梦想的漫漫征程,经过报名、体检、才艺展示、政审等环节,小慧敏从近千人中脱颖而出,光荣地穿上了绿军装,参军到了天津某部,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通信女战士。 “去年我生病,女儿用手帮我清理大便,医生护士看了都很惊讶”,马有丛希望她的“贴心小棉袄”也能找个踏实的伴。 如今,女儿当兵已经快一年了,老两口想女儿的日子是难过的。妻子身体有所好转,刘举海也算有了稳定的收入,仰桥社区还专门给夫妻俩申请了城市低保和残疾人补助,加上失地农民补贴,一天19块多的药费对老两口来说再也不是难事。 …… “只要我抱得动你,都会一直陪着你。”刘举海说。 建军 薛辉 査玮 周迪 本报记者 余佼佼 文/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