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1年,复杂而深刻。这一年里,当我们一次次为那些刺穿心灵的故事落泪感伤的时候,也总有一件件身边的小事,让我们体会到温暖,温暖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媒体是时代的记录者。我们记录下道德旁落的瞬间,批判和审视时代变革节点处的文化陋习,但我们也发掘和书写生活中的每一处善行,哪怕只是一次搀扶,一句承诺。因为后者才是时代真正的脊梁,是民族最珍贵的财富。 2012年,东方早报与东方卫视联合推出《大爱东方》专题报道。从今天开始,早报会在每周四推出《大爱东方》的文字报道,东方卫视则在当天晚上21时15分,定期播出《大爱东方》特别栏目。今天,刊播第一期。 我们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去记录,但却有着同一个初衷和愿景——向平凡的好人致敬,向光明和善良致敬。 ◎ 节目预告 今天晚上21时15分,东方卫视将推出公民励志节目《大爱东方》,本期节目将通过采访白领汤玲玲为山区孩子筹建图书室、武汉红娘兰毓云为青年男女做媒50年的故事,记录时代的感人瞬间。敬请观看。 女白领放弃过万月薪,奔走山区建了50个图书室 支教老师:汤玲玲 现年27岁,江苏连云港赣榆人,在广西玉林一村级小学支教。 大学毕业后曾在厦门从事广告策划创意工作,担任总监职位,月入过万。 2009年开始关注贫困助学问题,在甘肃、四川等地帮当地的村级小学捐建图书室。 2011年9月,辞去工作,前往广西玉林支教,且继续在全国各地捐建图书室,目前已经建立起50个图书室,每个图书室大约1500本书。 2011年12月24日,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圣诞夜。对广西玉林两所村级小学的学生们来说,圣诞节并不是个熟悉的词汇——他们也许从口音并不标准的英语老师口中听说过“Christmas”,但他们可能从未在圣诞节收到装在袜子里的礼物,或是烫金的贺卡。 但这一天,他们收到了一份重要的礼物——在他们老旧的校舍里,从此多了一间图书室。对许多孩子来说,除了课本以外,他们几乎没有机会阅读任何课外书,而这些上包天文下容地理的课外书籍,将给他们打开一扇窥探外界的门扉。 为他们带来这份礼物的,并不是穿着红袍捋着白胡子的圣诞老人,而是一个27岁的女孩。这个女孩从一个月入过万的都市女白领,变成了一个扎根乡村小学的支教者,此外,她还在全国各地捐建图书室,目前已经在贫困地区小学新建了50个图书室,每个图书室至少1500本图书。 这个女孩,名叫汤玲玲。 月入过万爱名表爱香水 今年27岁的汤玲玲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一些。现在的她,穿着简单舒适的运动服,背着双肩包,脚蹬球鞋,像一个大学生。 她的这个造型让人很难将其与她的前一个身份联系起来——在厦门的职场打拼几年,她已经成为了当地广告业的知名人物。作为几家公司的策划创意总监,汤玲玲的月薪达到五位数,而她也享受着这份薪水给她带来的美好生活——她喜欢名表,喜欢香水,讲究喝好的咖啡和茶。 汤玲玲大学毕业时考上了研究生,但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她决定直接进职场打拼,给家里减轻压力。“我有个弟弟,比我小七岁,爸爸妈妈身体都不好,要供养我们俩读书,很辛苦的。妈妈腰不好,我读大学的时候她下岗了,天不亮就起床去帮人家干活,一个月只有900块钱。” 而她的收入虽然并不算是令人艳羡的高薪,但足以让汤玲玲帮父母在老家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买一套总价30万、首付三成的新房,在此之前,一家人一直住在一间废弃的仓库里。 找到帮助孩子最好方式 原以为都市白领的生活会一直这样继续下去,直到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汤玲玲接触到了公益助学的活动。 虽然自己幼时的生活也算不上优渥,但汤玲玲还是被自己所见的一切震惊了。“你知道吗,很多孩子冬天都是穿着拖鞋,甚至光着脚。很多孩子从来就没有一本课外书。他们放学回家之后,不是看电视打游戏,而是烧水、煮饭、喂鸡、喂猪。” 汤玲玲说,她最初牵头举行的是一次捐衣物的活动,这次活动并不算成功,“捐过来的衣服很多都很破烂,而且多数都没有洗过。我不可能把这样的衣服寄过去。”在自己家里,汤玲玲洗着一大包一大包的衣服,“我这辈子都没洗过这么多衣服,两只手上洗得都是伤口。” 之后,汤玲玲决定把精力放到给孩子们看书上。“我做图书室的原因简单来说三句话,孩子们真的喜欢看书,看书真的有用,他们真的没书看。”在汤玲玲多次接触偏远地区学校的过程中,她渐渐发现,与物质的缺失相比,精神的缺失更加可怕,“捐钱只能改变一时,捐书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