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人间冷暖 >

北京1所小学坚持续写雷锋日记39年

时间:2012-02-22 12:07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 中国法律网
每周全校师生一起分享续写的《雷锋日记》已成惯例,今天轮到六年级一班的李晨阳同学宣读 摄/记者柴程   每周全校师生一起分享续写的《雷锋日记》已成惯例,今天轮到六年级一班的李晨阳同学宣读 摄/记者柴程

  北京雷锋小学39年坚持续写《雷锋日记》师生共同传承优秀传统 雷锋有“户口”就在 双寺胡同

  西城区双寺胡同里,有一所雷峰小学。雷锋生前从没有来过这里,但它叫“雷锋”,一叫就是20多年。这在全国还是头一份,在北京也是唯一的。只因这所小学里坚持的、培养的,就是一种“雷锋”精神。

  有人说,“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可是,39年来,全校师生续写着《雷锋日记》,用身边点滴小事,让“雷锋”成为北京的常住市民。

  仪式

  每周固定宣读续写《雷锋日记》

  距离鼓楼桥不远处,就是僻静的双寺胡同,过去,胡同里最著名的是嘉慈寺和广济寺,现在,还有一所北京雷峰小学。

  今天上午9时10分,学校操场上照例举行升旗仪式。跟前两天不同的是,今天到了学校的“传统”日,全校师生将分享续写的《雷锋日记》。

  全体学生肃立,目光紧盯着升旗台,今天轮到六年级一班的李晨阳朗读。

  “过去5年半时间里,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老师们教会了我们丰富的知识。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我们能做什么,经过讨论,我们将班级努力的目标定在了‘知感恩’上。”李晨阳说,知感恩是一种能力,一种回报,也是一种认同,一种钦佩,这是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我们决定将以优异的成绩和文明的表现来向母校告别。

  李晨阳的宣读,让很多同学很有感触。

  六年级的史率君说,快要毕业了,对学校真的舍不得,现在要珍惜在母校的每一天。史率君是四年级时才从河北老家转到雷锋小学的。“我妈妈听说这所学校会教学生学雷锋刻苦学习、做好事,所以选择了这所学校。”

  在史率君的印象里,当“雷锋”特别自豪,他印象最深的一件好事是帮助了班上一名生病的同学。

  他说,去年冬天,同学生病了,在家休息,他想着同学还有作业没做,笔记没记,一放学,他拎起书包就去坐公交车,往同学家里赶,把自己的笔记和要做的作业全都交给同学。

  “他家离我家有5公里呢。”他说,等回到家,已经天黑了,但是那天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坚持

  每周“诞生”一篇日记一写39年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最知名也最为撼动人心的一段话。

  《雷锋日记》也成为雷锋精神的一种“载体”。从1973年到现在,北京雷锋小学每周都会“诞生”一篇续写的《雷锋日记》,由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们坚持写着,如今39年过去了,《雷锋日记》已逾1500篇。

  在学校保存的资料中,记者看到,一摞摞稿纸、信纸、白纸等装订成册的纸张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那些出自小学生笔下的字歪斜着,淘气而俏皮,内容充满着稚气却感人而真诚。

  “下午,我和郑文利来到姜瑾家,一起判完了卷子,就到公园玩捉迷藏。路过大广场时,忽然发现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被大风吹在地上了。我们三人一齐上前把那辆自行车扶了起来……”——《一件好事》,1982年12月9日。

  “我们班是在校外做好事,每一个小队包一个利民岗位。同学们来到各自小队的利民岗位,开始干活了,同学们一拥而上,扫地的扫地,擦玻璃的擦玻璃,眼前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学雷锋见行动》,四年级一班纪红供稿,1982年11月。

  再翻看眼前的日记,淘气俏皮的字迹没变,日记的“内容”没变,变化了的只是越来越白净的纸张,和握笔的一张张面孔。

  日记让孩子成长家长心生感动

  除了泛黄的续写的《雷锋日记》,记者在该校的历史资料中,还发现了不少“表扬信”。

  其中一封1979年5月3日的信中写道:双寺小学二年级一班学生石维汉于5月1日在动物园玩,捡拾人民币3.60元、粮票1斤,交给执勤民警。

  “该同学这种拾金不昧的高贵品质,值得大家伙学习,应给予表扬。”该信的落款盖有“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处西四交通中队”的红章。

  在一封封家长的回馈信中,记者也看到了孩子们因“雷锋”成长的故事。

  寒假期间,学校给每位家长寄去一封信,征集“感动您的孩子成长瞬间”。

  一位叫张海的家长写下了女儿张超汝的故事,她和小区的孩子一起在小区隐蔽的地方给流浪猫搭了窝棚,“有爱心”,张海在“最令您感动的一点”中写道。

  家长刘冬梅记录了孩子张芷睿这样一幕,她看见老爷爷在寒风中卖麦芽糖,心生怜悯,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下了20元的麦芽糖,为的就是让老爷爷赶快赚到钱,好回家吃饭、避风。“善良、尊老、有爱心。”这是张妈妈在“最令您感动的一点”中对孩子的评价。

  讲述

  39年前一封信“成就”了雷锋小学

  其实,北京雷锋小学原本叫双寺小学,那么“雷锋”是如何来到这所学校的呢?

  这要追溯到1973年。这一年正值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十周年之际。

  时任该校大队辅导员的卢锦华和学生们,给远在辽宁省抚顺的雷锋班写了一封信,请教如何传承雷锋精神。

  同学们的信虽然文法稚嫩,但写得真挚、动情。没想到,雷锋班第九任班长曾树林代表全班战士立即寄来了回信。

  信中说:亲爱的双寺小学的小朋友们!接到你们的信,我们全班同志都激动得流泪了。现在我们全班就在雷锋老班长当年用过的小油灯下给你们回信。正当雷锋精神受到亵渎的时候,正当雷锋班长开始被淡忘的时候,正当学习雷锋的口号已经不响的时候,你们,首都北京的同学们却喊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向雷锋同志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