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股权转让涉及的税收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涉及税种及税率 作者:王清坤时间:2009年8月 一营业税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可以以不动产或者无形资产作为出资设立公司并取得设立后公司的股权。在2003年1月1日前,该等股东转让所持有的股权时,在税法上视为股东转让所出资的不动产或者无形资产,并征收营业税。《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国税发[1993]149号)第八、第九条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不动产(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但转让该项股权,应按本税目征税。该等规定的不合理性显而易见,并且与现代公司法的基本理念相悖,因为股东将不动产或者无形资产投入公司后,已经丧失对投入资产的所有权,取得的仅为股权,资产所有权已转移至设立后的公司所有。公司的股权转让在客观上仅是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及股东构成,并不必然的改变公司的资产状况及股东所投入的不动产或者无形资产的流转。征收营业税的条件并未得到满足。有鉴于此,2002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91号)对此重新作出规定,自2003年1月1日起,对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对转让股权的行为亦不征收营业税。实际上废止了《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国税发[1993]149号)第八、第九条的规定。 从上述可以看出,对当前所发生的所有股权转让行为,不管转让方是以何种资产投入公司,在其转让股权时均不征收营业税。 二企业所得税 (一)概念 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者组织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是企业取得的满足下列条件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1)有合法来源;(2)扣除成本后的收益;(3)是货币或者实物所得;(4)所得的来源可以来源于境内,相比看公司。也可来源于境外。 企业对外进行股权投资后,在转让该部分股权时必然会取得收入,对该收入必然会面临企业所得税的征收问题。 (二)应纳税所得额 对具体的股权转让而言,出让股权的企业或者其他应纳税组织的应纳税所得额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具体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在股权转让的实践中,准予扣除的项目主要为取得股权的投资成本,一般以转让人所投入的注册资本数额为基础进行计算。对转让方应分项的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或者累计盈余公积金是否可以从股权转让所得中予以扣除,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文件,应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在一般的股权转让中,应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执行,即股权转让人应分享的被投资方累计未分配利润或者累计盈余公积应确认为股权转让所得,不得认为股息性质的所得;企业进行清算或者转让全资子公司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业时,应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改组改制中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执行,即投资方应分享的被投资方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应确认为投资方股息性质的所得,允许从股权转让收入中扣除。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方案也多从上述规定入手,尽量增加可以扣除的项目,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三)所得税税率 根据纳税主体的身份及取得收入的来源地不同,转让股权取得应税收入时的适用税率也有所不同。对居民企业取得所有应纳税收入及非居民年企业取得的除下述收入外的所有收入,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具体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金=应纳税所得额×25%;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具体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金=应纳税所得额×20%。 对何为居民企业,何为非居民企业,当前尚存争议,但一般根据注册地标准进行判断,注册登记地在中国境内的为居民且也;反之,则为非居民企业。 三个人所得税 (一)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其中,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其所取得的所有所得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应纳税项目 纳税义务人应就下列收入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http://www.5law.cn/info/a/minshang/gongsi/2012/0202/130955.html。 对个人转让股权所得,税法上视为上述第(9)项财产转让所得计算并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应纳税额及税率 个人的收入减去准予扣除的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根据取得收入的项目不同,准予从收入中扣除的项目也不同。具体到股权转让,以转让股权的收入额减去股权的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其中股权的原值为公司章程中登记的转让人的出资额;合理费用是指转让人在出让股权过程中支出的合理的评估、中介等费用。 对转让股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为20%, 公司法全文。应纳税额与20%的乘积,即为纳税义务人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数额。 四印花税 (一)概念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受领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feren征收的一种税。印花税是一种具有行为税性质的凭证税,凡发生书立、使用、受领应税凭证的行为,就必须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对转让公司股权的行为,我国税法将其纳入财产所有权转移书据的范围征收印花税。国税发[1991]155号文件明确指出"财产所有权转移书据的征税范围是:经政府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所立书据,以及企业股权转让所立书据。"这里的股权转让所里书据是指未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所立书据,不包括上市公司的股票转让所立书据,该部分股权转让的税收问题由专门法律或者文件进行调整。 (二)应纳税额及税率 就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行为,应纳税额为股权转让合同中所载明的金额为应纳税额。 印花税的税目繁多,不同税目使用不同的税率。就股权转让合同而言,适用产权转移书据所使用的税率,当前为万分之五。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企业改制过程中所发生的股权转让行为暂不征收印花税。 收藏到:Del.icio.us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