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定金老师家摘桔子 "你们大家有空闲吗?到我家摘鸡子?" 下午,课间休息时,我和班里两个90后女孩,站在走廊里聊天。这时,教我们汉字的定金老师用不太标准的汉语对我们这样说。他八十多岁了,因为早年留学中国,现在身体硬朗,还被聘继续教课呢。无论春夏秋冬,总是一身藏青色西装,鲜红的领带。 "鸡子?什么鸡子?"在我们反问下,他笑了,皱纹一下子铺散开了,本来很有棱角的严峻的脸庞,显得十分慈祥。他赶紧用日语跟我们解释了什么是"鸡子"。原来是"桔子"。早就听说他家有果园,自己种植,前几届的学生中,只要学习用功的,都被他约请去家里好几次,先自己摘,然后带回家吃。 我们当然十分开心,急吼吼地上路了。虽然八十多岁了,开起车来,还是很灵活。 沿着冈山县的高速公路,我们向西疾驶。大约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发现一个醒目的标识--浅口市中央公民馆。原来定金老师家属于另外一个县。 又行驶了几分钟,终于到达了。 定金老师的家,其实是在一个不大的村子里,稀稀拉拉的人家,却都是二层的别墅。 下车时,大家都惊呼眼前的景色,虽然不甚壮丽,但是十分的田园、幽静;不远处,还有一处大片的桃园。空气里弥漫着甜润的清新的气息,家家门前都有汽车,每家门前都有一颗颗桔子树,上面果实累累,鲜艳的果实映衬着黛色的山野,使得周围充满了活气。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小道朝他家走。几个90后的留学生,长期生活在城市,对农村生活十分陌生,看到什么都是新鲜新奇的。 她们一路走着玩着,忽然被田间的一种花草吸引,忽然又惊呼她们完全不知的蔬果,欢快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里,回荡着,让乡村顿时充满了活力。 在一棵伸出墙头外的山茶花树下,定金停下了说,到了。推开了精致的木制院门。 我们怯生生地一个一个地进了院子。 定金老师二话没说,径直走到院落的一个角落。事实上合同变更 。我们不知所措,站在院中打量着四周。假山、盆景、松树…样样都是日本人家特有的装饰,可见主人的勤劳和品味。 老师,能照相吗? 当然喽。定金老师抬头答了一句,然后又自顾自收拾什么工具。 我们几个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相机、手机等咔咔照个不停。总算告了一个段落,才看到老师早就站在一旁等候了。这一看,不打紧,我们都笑了,老师不知何时换了一身灰布工作服,上面还沾满了灰尘。脚上的运动鞋,脏兮兮的,还有泥土。他西装革履地站在讲台上,真是教授模样,看现在这装束,活脱脱一个乡村老头啊。 他把几个剪刀和铲子、几个塑料袋子,递给我们,带领我们出了院子。 在经过一棵柿子树下,老师站下了,说这颗柿子树,在我小时候就有了,大概有百岁了。确实,树干虽然弯曲,但依然壮实、苍虬,上面还挂着几个鲜亮的柿子,惹得大家垂涎,老师说,先摘几个尝尝吧。马来西亚的紫恩小姐一手拿了好几个,率先吃了一口,大呼好吃,她那享受的样子,被大家的相机抓了个正着。 一路说着,吃着,来到了桔子树下。 扑鼻的桔香。炫黄的色彩。大家大呼小叫地, 合同纠纷 。直奔了去。可人一站到橘子树下,竟然不知从何下手,老师也嗨嗨直乐,他示意大家使用手里的剪刀。 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亲手摘桔子,感觉十分新鲜。 老师说,大家先摘几个尝尝吧。呵,又能吃了!我们早就耐不住橘香了,随手一个,剥开即吃。 呀,甜甜的味道沁人心脾,口感相当淳厚,满嘴留香。 我们没有打化肥、农药,食物都是很安全的--老师听了我们的夸赞,耐心地介绍道。他们的果树都有久远的年代,甚至一代一代都在享用。大家边吃边摘,一小会功夫,都把自己的兜兜装得满满的。 我因为忙着拍照,手里的塑料袋只装了几颗,定金老师看到后,一连摘了好几次,都是大个的桔子,一个劲地往我兜子塞,还连声说,就"修桑"的袋子桔子最少了。 眼前的枝桠上,被大家摘得差不多了,这时,老师从容地操起一根长杆的工具,像家里挑衣服的杆子似的,能伸能收的那种,杆子的顶头安装了一把剪刀,只要握着杆柄,咔嚓一下,就能够把树梢顶上的桔子夹住、剪断、拿将下来。 几个女孩很是好奇,纷纷比试比试,看看谁的本事大;老师笑呵呵地站在旁边指导,一个一个的,都做得相当熟练。 天色渐渐黯淡了下来,太阳下山了。我们嘴里吃着,手里提着,一路欢歌笑语,跟着老师回去。这时,夕阳被大片的云朵渐渐掩盖,消失在遥远的地方,但是,天空依然清澈、透亮。 大地笼罩夜色的苍茫,山峦、橘林、异国人家…他乡的黄昏,甜美的滋味,都留在了心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