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海军东海舰队某侦测船大队完成了外磕角领海基点的控制测量任务,共采测数据1万多组,通过软件解算,形成最终测量资料,这标志着中国东海海域的全部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1996年中国正式发布了68个领海基点。外磕脚领海基点地处苏北浅滩最东侧的外磕脚干出滩东端,是由原东沙滩领海基点外移而来,需要重新建设永久性标志,由于远离陆地、海况恶劣,为测量建设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测量作业二中队的官兵与地方专业人士一起顶风斗浪,历时五年时间,完成了建设测量任务。 目前,10座领海基点石碑和2座高约30米的灯塔式领海基点标志矗立在东海海域的领海基点上,为中国领海基线的划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国海军某部政委邹兴国说,“领海基点永久性标志的建设和数据的采测,对于商标法案例。目的就是为了明确我国海洋国土主权范围,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同时为我国开发利用和管理治理海洋资源提供了法律支持。”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基线是测量沿海国领海的起点,通常是沿海国大潮低潮线,但是在一些海岸线曲折的地方,或者在海岸附近有一系列岛屿时,便使用直线基线划分的方式,即各海岸或岛屿确定各自的适当点,以直线连接这些点,事故鉴定 。划定基点,这些点就被称为领海基点,这些直线就是这一海域的领海基线。 关于领海基点和领海基线的法律规定 领海基点 领海基点,是计算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的起始点。 1958年9月4日,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的领海以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各直线为基线,从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的水域为中国的领海,这是一个原则性声明,确立了我国领海的范围和基本制度。 1992年2月2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敏感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采用直线基线法划定,由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距离等于12海里的线。 1996年5月15日,我国政府宣布了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 领海基线 领海基线,是一一国领陆或内水与领海的分隔线,也是海洋法中划分其他海域的起算线。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般有3种确定沿海国领海基线的方法:一种是正常基线法,一种是直线基线法,还有一种是混合基线法。正常基线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直线基线是指在海岸线极为曲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岛屿情况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岛屿上选择一些适当点,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办法,形成直线基线。混合基线则是交替采用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来确定本国的领海基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