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合同 购房 消费 继承 收养 土地 移民 妇女 工程 物权 债权 公司交通 损害 医疗 婚姻 劳动 房产 民法 生产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交通 >

如何从矿难事故中萃取“求生之道”系列谈之五:应知应会

时间:2012-04-18 21:39来源:人生真是恍然若梦小卒 作者:一树春风 中国法律网

矿工必读:

为达到矿难发生时矿工能够自救和互救的目的,每位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并掌握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熟练地使用自救器,掌握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预兆、性质、特点和避灾方法,抢救矿难中受伤人员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会最基本的现场急救操作技术等。每家煤矿的矿长、书记等管理者,应有计划地对所有煤矿工作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应知应会的矿难自救、互救常识,必须知道,而且一定得熟练掌握才行;否则,不能熟练地掌握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操作技术的,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矿工,都不允许下井工作。

如何从矿难事故中萃取“求生之道”系列谈之五:

应知应会

■□王传钧

毫无疑问,每个井下矿工每天都将面临着不确定的危险,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仅仅知道怎样防止和排除事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熟练掌握怎样正确而又迅速地进行自救和互救,尤其是应知应会的矿难自救、互救常识,必须知道,而且一定得熟练掌握才行,否则,后患无穷。它对矿难事故中的矿工太有用了。

王家岭矿难的深刻教训:自救器成了“摆设”

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为中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组建的华晋煤业公司所属)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经全力抢险,115人获救,另有38名矿工遇难。

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针对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发出通报,指出这起事故再次暴露出部分在建矿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等突出问题。有煤矿安全专家称,发现透水征兆,要是能够迅速组织撤人的话,是可以避免事故发生的。部分工人反映说,25日,在工作面作业的27队的部分工人就已经发现工作面“掌头煤层压力增大,煤壁挂汗并出现异味”,并向调度室进行了汇报,但没有引起重视。为赶进度,工作面太多,排水、通风设施不配套。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自救器成了“摆设”,受困人员90%都不会用自救器。众所周知,自救器在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是很重要的自我保护工具,是矿工身边的保护神,不会使用自救器在矿难中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重视,对家人幸福生活的不负责。

而王家岭矿难的矿井施工方安全管理不严格,恰恰就体现在自救器的使用上。据一位山西运城籍矿工介绍:“昨天有个记者问我们自救器怎么用?这真的把我们问住了,真不知道自救器怎么用……但是矿上说自救器必须领,还要押我们300元钱……反正你背着就行,会不会用没人管。可是多数工人到井下后就把自救器撂那儿了,要是有安全员来检查再戴上就行了。”

其他煤矿工人也反映,在底下的受困人员90%都不会用自救器,只有少数干了很多年的老矿工,遇到过事情的才会用。危急时刻能救人命的自救器,就这样成了“摆设”。

由此可见,要求煤矿工人学会使用自救器,开展自救器专项学习的这些活动不是摆设,是关心矿工人身安全的保障,是对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确保每位矿工下井佩戴自救器,及时检查工人井下自救器的佩戴情况就尤为重要了。

现场抢救原则及部分矿难灾害中的自救、互救方法

井下灾害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做好现场抢救工作就能将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需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

1.出现事故时,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要尽量了解判断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

2.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利用附近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及时处理,消灭事故。

3.当确认无法处理时,就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灾害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4.互救撤离时,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更不要四处乱跑,要通力合作,共同商量,一起行动。

以下是不同矿难灾害发生后,受困人员应该采取的正确的自救、互救方法,也都属于应知应会的范畴:

井下火灾的避灾方法

首先迅速戴好自救器,同时能帮助受伤人员戴好自救器。有组织向火焰燃烧的相反方向撤退。最好利用平行巷道,迎着新鲜风流饶过火区,进入安全地点。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也绝不可慌张,不要乱跑,要迅速地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沉着地俯身摸着钢轨和风水管路有秩序的外撤。如果无法撤出,就要尽快地在附近找一个避难硐室暂时躲避,并把硐室出、入口的门关闭以阻断风流,防止有害气体侵入。

发生火灾后使用避难硐室时的注意事项

1、要熟悉避难硐室的位置,以及就近的避难硐室,一旦发现所处的避难硐室不安全能及时转移到就近的避难硐室。

2、躲进避难硐室后,要及时检查其安全情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将硐室入口堵严,防止有害有毒气体进入,如硐室中有压风管路闸门,应及时打开形成正压通风。

3、躲入硐室后,要在口外放置矿灯或衣物等标记,以便救护队发现得救。

4、躲进硐室的人员要听从指挥,只留一盏矿灯,水和事物要计划饮食,人人都要静卧在室内,以减少呼吸量。

5、在硐室内躲避时,要时刻注意灾情的变化,发现危险要立即转移,避难过程中要静听附近的音信,一旦听到声响或信号,要及时敲击管子,轨道或岩帮进行联系。

6、避灾人员要设法用电话同地面联系,同时在躲避处设下标记,以待救护队来救援。

7、所有避灾人员必须遵守纪律,听从避灾负责人的指挥。

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临场抢救方法

发生事故后,立即佩带自救器。正确确定火源位置、火势的大小,并迅速利用附近的电话向井上调度室汇报,向井下发出事故警号。其次利用现场的一切灭火设施和材料进行灭火。必须立即组织人员逆风方向撤退出灾区。

机电硐室发生火灾时临场抢救方法

必须首先切断硐室内的电源,然后迅速佩带自救器,利用现有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积极抢运硐室内的易燃物品和器材。当火势不能扑灭时,应立即撤出人员关闭防火门,或在硐室内、外悬挂风障,减少空气的进入。

巷道内发生火灾时临场抢救方法

我们首先设法穿过火源,迅速撤离到火源的进风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灭火或撤离。人员一旦被堵截在工作面无法撤退时,应在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拆除引燃的风筒,撤除部分木支架或及一切可燃物,切断火灾蔓延的通道。如果巷道内有风、水管路时,应立刻设法打开压风管,放出压缩空气用以避灾自救,并利用水管中的水控制火势进行灭火。阻止火灾的蔓延。选择巷道内适当地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工具构建避难硐室,并严加封堵,防止有害烟气的侵入。条件许可时,可在独头工作面与火源之间,建造多道隔离风障或隔离风墙。

井下发生水灾初期避灾临场抢救方法

当井下发生透水后,要立即用最快的办法通知附近地区的人员一起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中所规定的路线撤出。透水时,水势猛,冲力很大,撤退时一定要注意向高处走,沿着上山方向进入上一个水平,然后上井。在撤退中,如出路已经被水隔断,就要迅速寻找井下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暂时躲避。同时定时在轨道或风水管路上敲打发出呼救信号。如果透水区有设置的水闸门时,在人员撤出后,要立即紧紧关死水闸门,把水流完全的隔断,等待救援。

水泵房人员在接到透水事故报警后,要立即关闭泵房两侧的密闭门,启动所有水泵,把透出的水尽快排出。没接到救灾领导的撤退的命令,绝不可离开工作岗位。

作者简介:

王传钧,男,汉族,1975年5月生,山东大学新闻学本科毕业,山东省十佳业余记者;长年从事矿难事故分析和矿工安全心理研究,著有我国首部“矿山安全-应用心理学”类通俗读物《地心深处那束光》、煤炭企业职工安全读本《煤矿职工必修的8堂课》两部书,现任《济宁能源报》执行主编、记者。

透水后,特别是老空区的积水突出以后,往往会从水空间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瓦斯、硫化氢等,所以在避灾自救中要注意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

在山西一小煤井发生突水事故,有一工人与他的骡子(在山西运输的方式是用骡子和排车运煤)被堵在一个封闭的上山的空间里,他为生存将骡子杀死,最后等待救援者将他救出,他杀死骡子是很高明的举措,有两大好处。其一节省了氧气;二是有了充饥之物。

工作面发生煤尘和瓦斯爆炸时的避灾和抢救方法

掘进工作面发生煤尘和瓦斯爆炸就会造成:摧毁风筒、风机位移、通风设施破坏、支架倒塌、冒顶,使巷道变形,不能通风。现场和附近巷道工作的人员,千万不可惊慌失措,应按照以下方法避灾抢救:当听到爆炸声和感到冲击波造成的空气振动气浪时,应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的方向卧倒,脸部朝下,把头放低些,在有水沟的地方最好侧卧在水沟里面,脸朝水沟侧面沟壁,然后迅速用湿毛巾将嘴、鼻捂住,同时用最快速度戴上自救器,拉严身上的衣物盖住露出的部分,以防爆炸物的高温灼伤。在听到爆炸瞬间,最好尽力屏住呼吸,防止吸入有毒高温气体灼伤内脏。

事故既然发生,脑子不要太紧张,冷静下来,想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巷道名称,要迅速辨清方向,按照避灾路线以最快速度赶到新鲜风流方向。外撤时,要随时注意巷道风流方向,要迎着新鲜风流走。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应集中在安全地点待救。附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避难场所,把矿灯、衣物挂在显眼处,静卧待救。用好自救器是自救的主要环节,当戴上自救器后,决不可轻易取下而吸入外界气体,以免遭受有害气体的毒害,要一直坚持到安全地点方可取下。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帮助其他工友带好自救器,并迅速协助轻伤员一起撤出无风巷道到新鲜风流中。对重伤员只能为其佩用自救器,不能抬运,待救护队到达后进行抢救。如果因井巷破坏严重,退路被堵时,应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到新鲜风流处,如果巷道难以疏通,应坐在支架良好的巷道下面,等待救护队的救援。

发生瓦斯突出事故后,现场人员抢救的方法

1、佩戴隔离式自救器保护自己,并撤离灾区。举一个案例:矿工马占胜是河南大平工人,他是经堂兄介绍到郑州煤炭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大平煤矿做协议工。由于马占胜表现突出,不久被提拔为“开拓队”的跟班队长。2004年10月20日下午3点,马占胜带领6名工友在500米井下作业。当晚10点40分左右,随着“轰隆”一声巨响,7名矿工惨叫着摔倒在地。接着是断电,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怪味。井下乱作一团。马占胜被重重地撞到了侧壁上。“不能乱!”他大声喊道。接着,马占胜又挨个喊起队友的名字。马占胜叮咛道:“不要盲目往外跑,我问问怎么回事!”他借着安全帽上的灯光摸下了工作面侧壁的电话。电话里回答:“电缆着火,原地待命!”挂了电话,马占胜心里也没数。

可没过多大功夫,大家闻到空气里的瓦斯味。大家哭喊着:“这下完了……”“我们出不去啦……”马占胜冷静地指挥大家带上自救器。马占胜又及时下达了撤退的命令。7个人快速而又有序地向出口的方向摸索过去。马占胜掂量着任何一个可能缓解危机的可能。10月21日的零点50分左右,他们摸索到大平煤矿的一个副井的出口,进入了升井的罐笼,启动按钮后,他们脱险了。是自救器救了他们的命!它是矿工的第二生命,所以在任何时候下井必须佩带自救器。在井下有的工人将自救器放在自己的工作包内,更有甚者不携带自救器。这都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

2、因巷道冒顶、堵塞无法撤离时,应寻找可躲避的场所、或井下专门避难所躲避。在有压缩空气管路或铁风管的巷道、硐室,可打开管子的接头,形成正压通风,延长避难时间,并设法与外界联系。

抢救中毒、窒息伤员方法

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抢救遇险人员时,抢救人员应佩带自救器,对被抢救的伤员要立即给他们带好自救器,迅速救出灾区。把伤员运送到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并立即检查伤员的心跳、脉搏、呼吸及瞳孔情况,并注意保暖。同时解开领口、放松腰带,口腔有杂物、痰液、假牙或是呼吸道不畅通,应将污物等清理取出、使呼吸道畅通。如受CO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虽已经停止但心脏仍有跳动,要立即搓抹他的皮肤,将他的皮肤搓热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脏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按压,同时做人工呼吸。如果因瓦斯或CO2等窒息,情况不重时,抬到新鲜风流中稍作休息,即会苏醒。如窒息时间较长,就要在皮肤摩擦后进行人工呼吸。

井下发生冒顶埋压人时抢救方法

在抢险救灾中,发现因冒顶、片帮,人员被煤和矸石埋压时,应按以下方法进行抢救:处理冒顶事故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取一切办法扒通冒落区抢救出遇险遇难人员。查明事故地点顶板两帮情况及人员埋压的位置、人数和埋压的状况。采取措施,加固支护,确保在抢救中不会再次冒落后,小心地搬运开遇险人员身上的煤、岩,把他救出。如煤岩块等较大,无法搬开时,可用千斤顶等工具抬起救出伤员,绝不可用镐刨、锤砸破岩等方法扒人。对救出的伤员,要立即抬到安全地点,根据伤情妥善救护:对轻伤破口出血者,要先止血包扎;对重伤或骨折人员,如无医护人员在现场,要及时转送到医院,转送前对骨折要进行临时固定,小心搬运。对失去知觉,停止呼吸时间不长的伤员,要及时进行输氧和人工呼吸抢救。

除此之外,还有抢救溺水人员的方法、抢救烧伤人员的方法、抢救高温中暑伤员的方法、抢救触电人员的方法、心肺复苏的方法以及创伤急救的基础知识等等,都是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中必须培训的内容,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作者简介:

王传钧,男,汉族,1975年5月生,山东大学新闻学本科毕业,山东省十佳业余记者;长年从事矿难事故分析和矿工安全心理研究,著有我国首部“矿山安全-应用心理学”类通俗读物《地心深处那束光》、煤炭企业职工安全读本《煤矿职工必修的8堂课》两部书,现任《济宁能源报》执行主编、记者。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