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七种情况来源:中国法律网刑法 作者: 时间:2011/05/09 推荐刑法律师: 适用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七种情况: 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在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的按照中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案件。 某些刑事诉讼活动需要在国外进行的非涉外刑事案件。包括,(1)中国刑法第7条、适用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七种情况: 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在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的按照中国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案件。 某些刑事诉讼活动需要在国外进行的非涉外。包括,(1)中国刑法第7条、第8条规定的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的案件;(2)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犯罪后潜逃出境的案件;(3)犯罪、被告人、均为中国公民,但证人是外国人且诉讼时已出境的案件。 外国司法机关管辖的,根据国际条约或者互惠原则,外国司法机关请求中国司法机关为其提供刑事司法协助的案件。 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对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犯罪的案件。 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在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对中国国家、组织或者公民犯罪的案件。 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在中国领域内触犯中国刑法对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犯罪的案件。 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中国有义务管辖的国际犯罪行为。比如,(1)1980年10月加入的《关于制止非法航空器的公约》(《海牙公约》)和《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蒙特利尔公约》)。(2)1982年12月签署的《联合国海洋公约》(3)1989年10月批准加入的《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等等。 来自刑法频道(/) 延伸阅读: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