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县级电网的安全管理来源: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作者: 近年农村电网改造后,电网的结构更加完善合理,供电能力大大增强,加之设备调度权的下放,使得县级电网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相当的规模。但相比之下,县级电网的安全管理模式却没有跟上电网的发展。下面就对目前县级电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谈一些看法。1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1存在的问题 (1)因为历史和体制原因,相当多的县级电网企业领导来源于部队转业干部或乡镇干部,电力专业基础差,难以把握电网生产和运行的内在规律; (2)与上级单位产权不明、职责不清; (3)管理粗放。 主要表现在:①电网法制观念淡薄,行政命令干预电网调度;②漠视电网生产、运行的内在规律,安全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③管理体系混乱,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 1.2应对措施 最根本的措施是理顺农电企业的产权、人事关系,建立务实高效的农网管理制度和体系。目前应着手做好以下工作: 1.2.1协助农电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1)把对农网的管理纳入上级电网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大对农电企业特别是负责人的考核力度; (2)逐步理顺产权关系,明确电力设备的管理责任和技术要求; (3)协助农电企业建立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农电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评价体系。 1.2.2加强对农电企业负责人的法制教育 要使农电企业负责人理解我国电网的管理模式是“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在这个模式中,行政命令不得干预调度命令的执行,否则就是违法,造成后果就要被追究法律责任。从而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工作中重视起电网的安全管理。 1.2.3农电企业领导者应加强专业学习 农电企业领导者只有认直学习电网生产运行的基本知识,才可能把握电网安全运行内在规律;只有认直学习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才能审查本区电网管理制度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只有能够把握电网安全运行内在规律、不断完善内部电网管理制度的领导者,才能把握农网的发展方向,开拓性工作,为本区的电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1存在的问题 技术管理是电网安全管理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县级电网原来规模较小,技术管理几乎是空白或者说是刚刚起步,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①技术人员年龄知识老化;②技术资料缺乏、不完整;③技术管理模式粗放,人员职责不清。 2.2应对措施 2.2.1大胆起用素质高、观念新的有为青年 现在县级电网技术管理人员多数为农电建设做出很大贡献的老职工,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敬业精神,但他们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电网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而近年来由于电力企业效益较好农电企业也吸引了大批优秀大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已成长为合格的农电人。因此在用人体制上应打破论资排辈的习俗,大胆地起用一些素质高、观念新的有为青年参与电网的技术管理,以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局面,从而提高县级电网的管理水平。 2.2.2加强农村电网的技术资料管理 农网资料不全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农网改造后资料交接混乱,设备调度权下放后资料交接不规范,不重视资料管理而造成的历史欠帐。当前正是整理基础资料的好时机,因为农网改造刚刚完成,资料还有处寻找,下放设备也可以从原主管部门索取,至于历史欠帐,必须由现在的电网技术人员认真补充。 2.2.3以修编《电网运行管理规程》为基础,加强电网技术管理 (1)农电企业大部分没有《电网运行管理规程》,就是有《电网运行管理规程》,也过于简单,起不到指导电网运行管理的作用,所以修改或编写《电网运行管理规程》应是当务之急。由县级调度机构牵头,组织电网技术人员、调度员骨干人认真分析本区电网结构、运行特点,参照上级《调度运行管理规程》编写或修改本区电网的《调度运行管理规程》。 (2)按照上级规定和本网《调度运行管理规程》的要求,制定本电网的技术管理制度,包括电网运行管理制度、设备计划检修管理制度、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管理制度、系统负荷及无功管理制度、通讯及调度自化管理制度、新设备投运管理制度等。根据制度,制定电网技术管理的规范流程,落实不同岗位在电网技术管理中的职能和责任。按照“完善制度,明确责任,规范考核”的要求保证电网的技术管理。 (3)在完善电网管理制度和规范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县级电网调度机构应逐步尝试电网专业月度分析和安全评价制度,特别是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专业(如电网运行、电力设备计划检修、继电保护、通讯及远动自动化专业)进行专业分析和安全评价。 专业分析的主要内容有:本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改进的措施或建议、需要上级解决的问题。 上级电网管理机构对电网各专业的安全性评价内容有明确的规定和操作经验,县级电网管理单位可以借鉴其评价体系,并结合本区电网的特点,尝试本区电网管理的安全性评价工作。 (4)为农网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和展示机会,以此作为重要激励措施。在企业内举行技术成果交流、表彰优秀成果,以促进技术人员岗位成才,另外适时选拔德才兼备、具备管理能力的优秀技术人员到重要的技术管理或领导岗位。 3调度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1存在的问题 (1)人员数量少且年龄结构老化; 共2页: 上一页 1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声明:由于无法获得联系方式等原因,本网使用的文字及图片的作品报酬未能及时支付,在此深表歉意,请作品相关权利人与中国法律网网取得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