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合同 购房 消费 继承 收养 土地 移民 妇女 工程 物权 债权 公司 交通损害 医疗 婚姻 劳动 房产 民法 生产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损害 >

田文昌:律师的社会使命

时间:2012-04-08 14:35来源:单恋的日子 作者:黎渝华 中国法律网
  国栋约我为《律师文摘》创刊十周年写一篇文章,我才突然意识到《律师文摘》十岁了。十年来,这本以法律职业共同体为主要读者,以“促进中国律师业的成熟与进步,推动中国民主与法制化进程”为己任的读物为广大律师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是一本代表“中国知识分子良心”的杂志。十周岁生日可喜可贺。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律师的社会使命。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也是一个基础的命题。
  律师是个什么东西?多年前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我曾经说,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场大讨论,题目就是:“律师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讨论?就是因为人们对律师的了解太少,缺少最起码的认同感,甚至根本就不知律师为何物,迄今为止,我仍然还在为解决这个问题呐喊呼吁。
  其实,对律师的解读并不复杂:律师,就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法律人士,这是律师这种职业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由于法律服务的内涵更为复杂,作用更加重要,所以,律师在实现其基本功能的同时,又必然会自觉甚至不自觉地担负着一种由这种职业本身所带来的使命,这就是律师的社会使命。
  一般意义上说,做律师并不难,尽职尽责,依法执业即可。但事实上,无论你自觉或不自觉,愿意或不愿意,当你在不断执业的过程中经受过更多的事件和历练之后,你就会进入到一种境界,感受到你面临着一种不可回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感时不时会沉重地压在你的肩上,缠绕着你的思想,想知道海淀区的公证处。使你的内心无法摆脱,这就是一种即使你不想接受,甚至经过内心的痛苦挣扎也仍然无法拒绝的使命感。
  当无助的当事人向你求救的时候,当巨大的冤情摆在你面前的时候,当你置身于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各种冲突的漩涡之中而又无法回避的时候,当你以专业的敏感发现一些社会的弊端而又无法容忍的时候,当你意识到以自身的专业能力还可以为实现公平正义做出一些贡献的时候,你就很难依然保持淡定、沉默而无动于衷,就不会停留在仅仅为赚取些许律师费而例行公事的服务模式之中。
  律师不代表正义,但律师的活动时刻都与公平正义有关:律师是以其职责所要求的特有方式去实现和体现正义。律师的职责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但是,由于法律问题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律师活动的舞台遍布于社会的各个层面,所以,律师便有机会以全方位的视角去认识社会和体验社会,律师的活动也与全社会的脉动息息相关。这就使律师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紧密相连,成为最能感受和维护社会公众切身利益,乃至与民主与法治共存的一种特殊职业,正由此,律师这种职业群体才能成为政治家的摇篮,成为培养社会精英的基地。
  律师的社会使命是由律师职业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这种使命感是在执业过程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加深的。由于中国律师制度的历史太短,恢复重建仅仅三十余年,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的律师群体,虽然在充满希望、困惑和艰难的复杂环境中已经成长起来,但是许多人还处于为立足和生存而挣扎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人们更高的追求,甚至会挫伤一些人最基本的自信心,但是,在另一方面也会更强烈地激发起一种责任感的冲动。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一些身负社会使命的律师已经一批一批地脱颖而出,他们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也发挥着一种社会活动家的作用,甚至也会像战士一样,勇敢地捍卫着法律的原则和职业的尊严,他们正在以自己的行动,提升着律师的地位和境界。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损害。律师可以是战士,却不仅仅是战士,一个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使命并愿意为之尽一份努力的律师就不仅要提升自己的目标,而且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律师面对的不是普通的战场,其活动的舞台更具政治色彩。所以,作为一个职业群体来说,律师本身就是一种高端的职业,决不能被贬低为“熟练工”,而作为一名肩负起社会责任的律师,就需要更加注意去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短短三十余年的历程中,律师群体的整体成长展现了可喜可贺的前景,而使命感的增强则使部分律师走向了更高的境界,对于律师群体而言,这是一种提升,一种飞跃!
  但是,在这种时刻,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使命的时候,又会面临另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我们应当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使命?
  欲实现这个使命,必有两个条件,一是实现的基础,二是实现的方式。
  就基础而言,就是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层次,要从一种类似熟练工的法律匠人的层次提升到专家的层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会简单地解释法律和运用法律,而是要理解法律的真谛,掌握法律的本质,做到对法律的深刻解读和运用自如。就实现的方式而言,就是要以推动法律的公平和法治社会的发展为己任,尽其所能而不计得失。如果有人以为凭借一夫之勇,就可以维护正义,推动法治,则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的消极后果;如果有人以为只有从政为官才是实现其社会使命的惟一方式,则也许会欲速不达,甚至过早地被排斥于主流社会之外。法律服务作为一种高端业务,知识的准备和经验的积累,是实现自身价值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而在现阶段从政为官的时机还未成熟的情况下,在推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则不失为实现社会使命的有效途径。
  律师是活跃在法治建设第一线,对法治环境的发展变化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的职业群体,不仅应当以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为己任,而且对于推动立法与司法改革也应当大有作为。如果律师能够在个案推动立法中做出努力,能够在全民法治教育,维护人权和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作用,能够从一系列相关的法律事务做起,以自身的努力加快全社会法治化进程的速度……这都是肩负起社会使命的具体体现。
  简言之,法治建设走过了三十余年,律师制度也走过了三十余年,律师制度和律师群体虽不够成熟,却已经开始走向成熟了,在成长过程中,律师界已经看到了自身的社会使命,并且开始担负起这种使命。但是,对于实现这种使命的能力还准备不足,对于实现这种使命的方式还存有困惑。面向未来,律师界奔向的下一个目标应当是提升能力,调整方式,更广泛、更理性、更有效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使命。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