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合同 购房 消费 继承 收养 土地 移民 妇女 工程 物权 债权 公司 交通 损害医疗 婚姻 劳动 房产 民法 生产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医疗 >

药物引起药源性头痛不容轻视

时间:2012-01-14 04:18来源:老黄 作者:闽都风情 中国法律网

不合理用药,包括滥用、错用药物或不按医嘱自服乱用药物等,都极易引起药源性疾病部分药物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神经、精神方面的损害,造成在服药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由药物引发的神经精神损害不容轻视。

  药源性头痛

  某些药物可引起头痛或使原有头痛症状加重。

  较见的是镇痛药性头痛。治疗疼痛,尤其是治疗头痛的药物本身可能引起头痛,但般不会在无头痛史的患者中诱发头痛。此类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吩噻嗪类、抗组胺药等。由于头痛常发生在药物镇痛作用消失 3~4小时内,或头痛在停药后发生并持续5~28天,故有“反跳性头痛”之称。

  此外,防治偏头痛药物麦角胺、普萘洛尔,长期服用亦有导致偏头痛加重的报道。

  其他引起药源性头痛的药物还有灰黄霉素、甲氟喹、血管扩张药、咖啡因、丙戊酸钠等。

  药源性失眠

  利尿药可引起夜间多尿,或导致心血管节律性障碍,扰乱睡眠。某些β受体阻断剂可诱发低血糖和抑郁综合征,从而引起失眠。

  抗抑郁药氯米帕明、阿米替林等,因其抗胆碱作用,可引起夜间烦躁不安和精神障碍,从而影响睡眠。

  醋酸泼尼松等皮质激素剂量使用,麻黄素、氨茶碱等平喘药和异烟肼均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失眠。

  有的老年人服用安定类药物可出现睡眠倒错:学会医疗用品 。白天镇静,夜间烦躁。

  抗癫痫药、口服避孕药和含咖啡因的药物均可导致中枢神经兴奋而影响睡眠。

  药源性中枢热

  因药物作用而导致的中枢性发热,亦称“药源性中枢热”或“药热”。引起药源性中枢热的药物以抗菌药最多见,其次为降压、麻醉、镇静、抗甲状腺和抗癌药,其中部分为过敏反应引起。

  两性霉素B是直接引起中枢性发热的物质;抗癌药引起的发热一般为癌细胞被破坏释放内热原所致;阿托品、抗组胺药、三环抗抑郁药等具有抗胆碱作用,抑制腺体分泌,减少发汗,影响人体散热过程;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基础代谢,引起发热;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药物,以及巴比妥和苯妥英钠等药物均可引起“药热”。听听开车需要哪些证件

  药源性耳聋

  庆大霉素所致的聋哑,在婴幼儿的发生率最高。症状多在用药1~2周内出现,也有的迟发于半年之后。当内耳淋巴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时,可损害柯蒂氏器内外毛细胞的糖代谢,细胞内外转运障碍,使渗透梯度不能保持,导致毛细胞永久性损害,而不能恢复。

  具有耳毒性的药物还有呋塞米、依他尼酸等。近见报道,奥沙利铂(一种新的铂类抗癌药)可致单侧神经性耳聋。

药源性视神经损害

  药源性视神经损害为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之一。

  乙胺丁醇可导致球后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及色素变化,出现如视野缩小、红绿色分辨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丧失视力,尤其在大剂量应用时易发生,一般发生在用药的2~6月。其发生率与剂量有关,常见的发病剂量为大于500毫克/次,每日2次。肾功能差者更易发生上述损害。

  醋酸泼尼松每日用量超过10毫克,持续1年,可使晶状体后出现碎片状或空泡状混浊,亦有引起青光眼、白内障的报道。

  药物引起视神经损害的还有:氯霉素可致中毒性视神经炎;链霉素可引起过敏性角膜炎;氯丙嗪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中毒性视网膜病变,出现类似色素性视网膜炎、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症状;苯海索可能导致青光眼患者完全失明。

  药源性成瘾

  药物成瘾是由于人们使用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其他某种具有成瘾潜力的精神活性物质,并对其产生药物依赖性。

  除阿片类(吗啡、可待因等)成瘾性药物外,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以及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也会导致依赖性,对健康、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产生生理性损害而危及生命。

  此类药物中有一些属非处方药,患者可自购自用,所以防止此类药物成瘾尤为重要。

  药源性精神障碍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可引起神经精神活动紊乱;国际上有学者在评价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应用效果时,强调了其潜在的神经系统毒性;抗疟药奎宁可致躁狂兴奋,时有幻觉,也有的表现为沉默或木僵症状;驱肠虫药哌嗪多可引起精神障碍,以意识障碍为主,严重者可出现谵妄,如话多、大声喊叫、狂笑或幻视等。

  抗精神失常药物本身也可引起精神障碍,即药物的矛盾反应。吩噻嗪类如氯丙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及三氟拉嗪等引起的精神障碍,大致可表现为抑郁状态、精神运动性兴奋、意识障碍、木僵或紧张症候群,有时伴有幻觉、妄想及焦虑不安等。

  药源性脑病

  青霉素剂量过大、静注过快或鞘内注射可产生脑膜或神经刺激症状,被称为青霉素性脑病。敏感者每天用药量在1000万单位以上时,即可出现反应。其原因是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合成和转运,并抑制中枢神经细胞Na+-K+-ATP酶,使静息膜电位降低所致。

  亦见普萘洛尔致脑病的报道,且多见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人肝功能减退,白蛋白结合药物的比例下降,血药浓度明显增高,在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下,血液的心输出量减少,供应脑组织的血流量大减,脑供血不足,就会出现头晕、头疼甚至昏迷等症状。

  依那普利为不含巯基的强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报道该药引起精神恍惚、表情呆滞、言行异常的精神状态,但机理不清。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由于其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和组织分布好的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有研究发现,静脉输注喹诺酮类药物易导致高龄老人精神紊乱,出现烦躁不安、语无伦次、恐惧焦虑等精神症状。可能与药物脂溶性高、脑脊液中药浓高、抑制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的作用有关。

  药源性疾病在神经系统及精神方面的表现远不止上文所述的量,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认知的有限性,医务人员应重视药源性神经及疾病方面的危害性,警惕各类药物可能产生的药源性疾病,控制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