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婚姻家庭 >

[转载]国际收养中介机构跨国收养管理费灰幕

时间:2012-07-07 20:09来源:shirley 作者:七彩墨 中国法律网

[导读]“不收费不太可能,因为收取管理费几乎已成为中国慈善界的一个潜规则,如果你不收,那就意味着你打破这个规则。”

,18名来自海地、埃塞俄比亚和中国等国家的孤儿,在纽约美国公民及移民事务局被领养,正式成为美国合法公民。
10月9日上午,网友“新城泽林”在微博上收到一名志愿者的私信求助:请他帮忙转发一条父亲为地贫孩子募集手术费的微博。确认情况属实后,“新城泽林”转发了微博,这条求助微博很快在热心网友们的关注下得以“扩散”。几分钟后,孩子父亲打来电话,不仅让“新城泽林”卷入一场纷争中,还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微妙起来。
“孩子的父亲和我说,他申请了一个基金会的捐款账号,但基金会要收取捐款5%的管理费。”10月15日,“新城泽林”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家基金会是骗子,因为从未听说过捐款要收取管理费的。他立即发了一条微博,号召大家不要捐钱到基金会的账号,直接捐给孩子父亲。
微博发出没多久,几个认证为“儿童希望”工作人员的微博账号,开始在“新城泽林”的微博里作出各种解释。当初发私信求助的志愿者,也给“新城泽林”发来私信:“对于基金,手续费是很正常的事,任何从事慈善的志愿团队都要吃饭,都要生活,不是任何圣人。”其中一名工作人员更是要求“新城泽林”公开道歉,理由是“新城泽林”所发的微博“污蔑”了中国儿童希望基金会。
“当时我都不知道是哪个基金会。”“新城泽林”很委屈,“很多网友要求孩子父亲公开个人账号,他们想直接捐款。”可孩子父亲迟迟没有公布个人账号,“新城泽林”急了,他打电话去问,“孩子父亲说,基金会的人不让他公布个人账号,说他公布了个人账号就是私募,属欺诈行为,是违法的。他被吓住了。”
信息反馈回来后,网友们沉不住气了。一些网友忙着找律师咨询,更有网友开始人肉这个捐款平台的所有者—中国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儿希”)。关于中国儿希的负面消息不断地传来,网友不断质疑,中国儿希利用涉外收养来收取高额费用;强迫重病孩子父母放弃对孩子的监护权;许诺未婚妈妈生下孩子并由他们帮助抚养等等。
如果网友的这些质疑属实,那么中国儿希无疑已违反国务院在2004年发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违规操作国际收养项目?
在志愿者吴旭新的眼里,中国儿希是一名美国传教士派张雯来中国成立的一个机构,最初并未在国内注册,也无合法身份。她说,去中国儿希做志愿者时,中国儿希从全国各地的孤儿院接来一批孩子,“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需要治疗。”
吴旭新说,当时中国儿希告诉志愿者,接孩子来北京治疗只是一个周转的形式,手术后,会帮助孩子寻找收养家庭。“当时,一些患唇裂、先心的孩子在医院接受治疗。康复的孩子基本都被人收养,以跨国收养为主。”
中国儿希涉足国际收养业务?中国儿希主任张雯予以否认。她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涉外收养是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在做,它和中国儿希是两个机构,但它是中国儿希的捐款方之一,“中国儿希只做救助,不参与跨国收养。”
果真如此?据公开资料,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是一家做跨国收养的中介机构。从1992年起,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开始在中国做涉外收养,是第一批开展中国儿童海外收养业务的中介机构。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在中国的代理人,就是张雯。
“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靠中国孩子赚了第一桶金,然后将业务发展到俄罗斯、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国,”一知情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张雯在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担任重要职务,年薪过百万。”
对此,张雯向时代周报记者坦陈,自己至今仍是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副总裁,主要工作是为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协调和维护与中国政府的关系,“我的年薪是由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承担,具体数字我不想透露,确实比中国员工高很多,但绝对没有百万。”
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负责人甘特在《世界博览》(2007年第5期)中,这样描述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的成长历程:“虽然我们的办公室不大,仅有一张花了29美元从沃尔玛买来的桌子,一台传真机和一台手提电脑,但是在1992年和1993年前半年,就有24个中国孤儿通过我们国内的机构被美国家庭收养。1995年我在密苏里州的奥弗兰买下了一间小型的办公室,并增加了办公人员。那一年,240名孤儿从中国被收养。到了1996年,中国儿童变成了国际儿童希望。”
在中国儿希官方网站上,有着这样的介绍:“中国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是中国本土的非营利民间机构,专门从事中国孤儿和困境儿童救助。”
中国儿希儿童救助工作始于1992年,但直到,才正式注册成为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金会。这一点得到河南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有关人士的证实。上述人士称,2010年3月,中国儿希在河南注册成立非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与公募基金会最大的区别,就是非公募基金不能公开募集任何捐款。”该局一工作人员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成立一个非公募基金,首先要找主管单位,其次,要把200万元的注册资金打入基金会专用账号,“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才能注册成功。”
“非公募基金注册时都有业务范围,如果存在超出业务范围的其他项目,调查核实后,可责令其立即停止违规操作项目。”至于处罚方式与结果,上述工作人员称,国家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他们也不能随便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对于中国儿希的资质和业务范围,其主管部门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一李姓处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国儿希注册时的业务范围是助医、助学等救助工作,不涉及收养,“也可以说,中国儿希并没有做收养的资格,不管是国内收养还是国际收养。”
在中国儿希位于北京地铁13号线柳芳站附近的浩鸿园办公室里,有两班人马,一是中国儿希北京办公室,一是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中国办事处。“只是在一起办公,但分属两个机构,大家各做各的事。”张雯如是说。
跨国收养收取高额费用?
虽然中国儿希并未涉足国际收养业务,但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收取费用操作跨国收养项目,却是不争事实。
据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官方网站公布出来的费用,美国人收养一名中国儿童的费用是17.5万元人民币左右,其中,申请费、档案费、指纹费、家庭学习费、文件费、管理费等美元,给福利院的3.5万元人民币。
网友指出,如此高额的收费,根本不是在给孩子找家,而是将涉外收养当成赚钱工具。
面对质疑,张雯的解释是,收费肯定有,因为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为来中国收养的美国家庭提供了相应服务,“并非只有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这么收费,事实上,与中国儿童福利与收养中心合作的世界数百个收养中介机构都是这样收费的。”
曾在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中国办事处工作过的玲玲(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她在儿希工作时所接触的类似机构,收费都与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差不多。
玲玲在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中国办事处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对于收费问题,玲玲说,中国办事处只提供服务,费用由美国那边统一收取。
张雯认为,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些钱其实并不太多,而且是分期付款,所以,美国家庭并没有什么经济上的压力。另外,“美国有抵税政策,收养孩子的费用可以用来抵消税款。可以说,一个美国家庭收养孩子的费用,完全可以通过抵税的方式收回。”
此外,张呼吁,要按照美国当地薪酬标准来看待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的收养费用,“美国机构的运营需要相应费用,人工也有成本支出,收养的费用就是根据美国当地的各项支出计算出来的。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是一家专业的服务机构,所有收费都是透明的。”她认为,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收费并不算高,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如果收费高了,那就没有人愿意找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做收养了。
“这就形成了一个惯例,那就是如果你收费低了,可能在这个行业内就会被排挤,大家都不愿意和你合作,虽然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但的确是个事实。”一业内人士分析。
中国国际收养以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颁布为起点。外国家庭收养中国福利院的孤儿,要通过收养组织进行申请,要有翔实的家庭报告和调查服务后,才能将材料递交给中国儿童福利与收养中心,再由中国儿童福利与收养中心给国外家长安排福利院正在等待收养的孩子。
前述业内人士说,“国际收养是一块肥肉,催生了一批国际收养中介机构,这些机构靠国际收养赚钱,国际儿童救助基金会只是其中之一。”
跨国收养潜规则
时代周报记者从郑州福利院了解到,福利院的对接单位只是中国福利与收养中心,若福利院有需要被收养的孩子,会将孩子照片和基本信息上传至民政系统一内部收养网站,这一网站只有民政系统内部的人才可以登录浏览,“如果确定孩子已被某个家庭指定收养,收养中心就会给我们发来一个通知,然后,我们就开始着手办理相关手续。”
对于网上盛传的跨国收养中介机构会给福利院3.5万元人民币,郑州福利院一工作人员表示并不知情,“对方愿意收养我们的孩子,那是减轻我们的负担,感谢还来不及,怎么还会向人家收取那么多钱呢?”他说,有很多国外家庭收养孩子后,觉得福利院替他们养了那么多年的孩子,应该被感谢,至今还在给福利院汇款、寄东西。
时代周报记者从中国收养中心咨询的情况表明,国外家庭要收养中国的孩子,需在中国儿童福利与收养中心缴纳的费用为600到1000美元不等;其中,特需儿童(有轻微残疾或者残障的孩子)的收费为600美元,健康儿童的收费为1000美元。
对于5%的管理费,张雯称,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管理费收取是合理的,“如果捐款人要求这笔捐款不能收取管理费,我们也不会收取。”
“不收不太可能,因为这几乎已成为中国慈善界的一个潜规则,如果你不收,那就意味着你打破这个规则。”一业内人士如是说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