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鹃 票据印刷是印刷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商业票据印刷行业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其设备、工艺技术、人才结构已日趋成熟,产品需求增长平稳。随着当今数字化、网络化的冲击,部分传统票据产品的需求也渐露下滑趋势,由此中国的票据印刷行业也在积极探索新路。 票据市场 亟待调整 1.市场发展,票据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自2003年政府公布采购法后,税务总局开始针对税票业务做一些变革,如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要求,税务部门将“强化机打,压缩手工”,限制和压缩手工票使用范围,国内票据印刷行业开始出现变动。一方面,各省市的税票定点厂在大幅减少,如上海以前约有30家减至目前仅剩10家左右,再加上票据市场开始公开竞标,这让很多以税票为主要业务的票据印刷企业走上关门之路,即使拿到订单的厂家也充满危机意识;另一方面,税票机制也由一般的单张税票慢慢转移到卷票。因此,如何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将是票据印刷企业未来是否获利的关键。 此外,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市场份额将逐渐减少,而数码印刷的市场份额将逐渐扩大。这对票据印刷市场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票据印刷行业面临严峻考验。目前,一些简单、少量的票据基本上已经可以在数码印刷设备上完成,这也促使了一部分数码印刷企业开始进军部分票据印刷行业,如直邮商函、个性化印刷等方面的业务。因此,对于传统票据印刷企业,如何合理运用数码印刷设备实现转型升级都是一大考验。另外,由于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这对传统的票据印刷企业也不例外。尤其是新《劳动法》的颁布,对加工生产型的票据印刷企业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数字时代,亟待调整方向 票据印刷是与商业信息活动紧密相连的产业。近年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快速更新,给传统印刷作业模式、服务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对传统商业票据印刷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冲击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与地区表现得尤其明显,国外的票据印刷行业目前已面临逐步下滑的趋势。 对于国内的票据印刷行业,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商业票据印刷分会副理事长冯燕潮认为,因为传统票据印刷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使得2004年以来我国票据印刷行业的增长速度有所降缓。从2005年开始,我国票据印刷行业逐渐进入平稳的发展状态,但利润水平逐渐下降,总体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由于票据市场发展趋于平稳、票据需求增长平缓、技术发展日渐成熟、主要生产设备基本定型等各种原因使得票据印刷行业提前进入了停滞期。不过随着政府行政改革的深入以及电脑票据印刷业务的快速发展,现代票据印刷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虽然我国的快递单等票据好像还没有受到数字化浪潮的太多冲击,其市场占有率仍保持较高增长,但随着整个社会的电子网络普及率、使用率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程度的提高,传统票据市场会逐渐被电子系统所取代。如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及使用习惯的改变,商用报表单的印量呈急速下降趋势。此外,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票据印刷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票据印刷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票据印刷企业应在数字化大潮中改变传统业务模式、创造新型产业结构,在数字化时代开辟新领域。票据印刷的发展进步与数字技术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与经营及将其转为竞争力,更值得票据印刷企业关注。 升级转型 抢占先机 为了赢取更多利润,一部分票据印刷企业已开始进行产品服务升级、业务结构调整及转型,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抢占先机,占领更广阔的市场份额。在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将最新的资讯和观点与读者一起分享,并共同思考。 1.技术升级,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繁荣,市场对票据印刷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也加大了对功能更多、防伪性能更强等新型商业票据的投入。因此,各票据印刷企业为了顺应市场需求,也纷纷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将原来的一维码升级为防伪功能更强的二维码,并在火车票等产品上广泛应用。同时,可变数据印刷也正由单色向多色发展,采用套色或彩色印刷方式,可针对不同客户制作个性化账单广告,给不同消费能力的个体提供最合适的广告印刷方式,加强了广告宣传信息的有效传递。 此外,各票据印刷企业在进行技术升级的同时,也纷纷加大了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依靠技术创新来努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票据印刷企业要随时具备危机意识,重视技术升级或研发来创新技术及服务。今年9月份,东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增发募集高达3.63亿的资金,用于个性化彩色印刷、智能卡制造与个性化处理以及综合金融服务外包等三大项目,以提升企业在高端商业票据印刷市场的市场份额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在新兴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2.业务拓展,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票据印刷业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阶段已成为业内共识,一些规模较大的票据印刷企业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不断将业务拓展到新领域,加快实现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从被动加工型产业向主动服务型产业转变。如卷票、数据处理、智能卡、打印封装的直邮领域等都是目前大多数票据印刷企业关注的焦点。 随着国内银行、电信、保险、邮政等行业的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账单打印和直邮广告函件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我国的直邮商函市场的增长速度曾达到25%,远远大于经济发展速度,但由于其总量较小,因此,我国直邮商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变数据印刷技术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当彩色数码印刷机进一步成熟的同时,“TransPromo“服务也在各类信用卡账单上闪亮登场。 目前,新产品的拓展已成为各票据印刷企业抢夺市场、吸引更多客户的有效措施。东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鸿博印刷有限公司、江苏恒宝股份有限公司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将业务拓展到了RFID电子标签制作领域;浙江茉织华印刷有限公司、东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界龙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安妮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鸿博印刷有限公司等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在数据处理方面投入了较大力度。此外,上海伊诺尔印务有限公司借助TransPromo从传统的黑白票据印刷市场,开拓个性化的彩色账单市场,印刷个性化彩色账单,并在每张账单中印刷不同的广告内容。采访中还了解到,有些票据企业则利用企业原有印刷设备转向完全不同的领域,如面膜、N次贴等。从以上各票据企业的发展动向可以看出,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和新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当今票据印刷行业的发展潮流。 3.“一站式”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 美国罗彻斯特技术研究所(RIT)教授Frank Romano认为印刷业实质就是一种数码服务业,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冲击,也给票据印刷企业创造了更多新的市场服务机会,如按需印刷、数据处理、外包业务等。因此,扩大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强化客户服务及时效等都是当今数字化时代票据印刷企业需要实现的目标。 目前,票据印刷行业的商业模式要讲求一站式服务,也就是说要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所有的印刷品,由设计、印刷到后加工,由制造到提供相关的服务及解决方案等),来满足和解决客户的 所有问题。因此,目前一部分票据印刷企业也开始发展直邮数据处理服务、外包服务、数码相关服务(按需印刷等)、智能卡解决方案及多媒体、多渠道的信息传播等,提高企业竞争力。浙江茉织华印务有限公司在接受大量国际账单的同时,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控制好产品品质,力争做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还为客户提供全套的“一站式”服务,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赢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4.整合资源,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在新产品的拓展过程中,票据印刷企业若想全套自己做下来,不仅会造成较大投资,而且企业在拓展新产品方面的技术也不如其他专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先进,因此,传统票据印刷企业为了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也开始考虑并购或与其他优秀企业合作。目前,很多上市票据印刷企业都在寻找较好的对象,以合作、合资或并购来整合资源和扩大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企业营业额的快速增长。目前,票据印刷企业并购的方向主要是扩大区域的经营、增加产品及渠道、提升内部资源效率等,如浙江茉织华印务有限公司在进行产品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考虑自身优势,与清华同方进行优势互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特长,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结构调整 因地制宜 1.结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目前,国内票据印刷的发展空间还很宽广,一些大型票据印刷企业已经开始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方面的尝试,中小型企业也蠢蠢欲动。但目前很多票据印刷企业在转型升级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市场需求的模糊与不确定。 以目前炙手可热的RFID产品为例,在国内市场上除了在奥运、世博等门票外,在其他方面的市场应用还比较少,市场也还没有完全打开。台湾中华印刷科技学会副理事长及盛康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义盛认为,RFID最大的市场运用应在物流市场上,但若没有完整的基础设施环境,RFID产品的广泛应用是无法实现的,这让许多有兴趣投入RFID产业的企业感觉有种“见树不见林”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票据印刷企业在进入RFID产品后只是接到一些做卷标及少部分印制天线的小订单,相对于其他领域,业绩是不成气候的。因此,传统票据印刷企业在转型前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好好考虑“客户在哪里”、“能否拿到订单”等问题。 2.门槛较高,应量力而行 票据印刷企业在考虑产品结构调整或转型如RFID、电子监管码等新兴业务领域时,还需好好考虑进入新业务的门槛问题,应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如在开发新型产品过程中,由于对新型产品不够熟悉,或技术也不够成熟等,这些对票据印刷企业都是一大考验。除了经营的商业模式有别于传统票据印刷外,新型产品的工艺流程、人力与经验、技术领域及市场环境都不一样,对于传统票据印刷企业来说基本是从零开始。因此,票据印刷企业在拓展新产品领域的同时,应对其进行充分了解和深入思考,对新型产品做到心中有数。 而另一方面,要想拓展更广泛的业务范围,就必须对必要的设备进行投资,而这种巨额的投资对票据印刷企业来说,不仅会涉及到企业业务重心转移的问题,而且其巨额的高门槛投资也势必使得一些中小型票据印刷企业望而却步。因此,传统的票据印刷企业在考虑转型升级时,应综合考虑企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及能力范围,再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做法。 3.避开劣势,积优势为胜势 票据印刷企业在进行新产品投资如电子监管码或标签、印刷包装等领域时,应对企业自身进行准确的评估,充分认识开展新业务所需要的各方面条件,避开企业的不利条件,利用优势吸引客户。 以电子监管码(尤其是药监码)业务为例,如果印刷电子监管码卷标,对制造卷票的票据印刷企业确实是一大机会。因为比起包装印刷企业来说,票据印刷企业对数码设备的应用、标签印刷加工制程的专业性与经验都是掌握这一市场的优势。但若在药盒上直接打印电子监管码,由于票据印刷企业的业务特点以及药盒单张进纸及纸板的印刷加工都有异于目前票据印刷企业的制作工艺,因此,在这一方面传统的票据印刷企业将不具优势。 综上所述,我国票据印刷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过程中,应考虑自身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固本中创新,在创新中强本”,不断开发新型产品,培育新市场,加快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票据印刷行业的蓬勃发展。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浙江茉织华印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华、上海伊诺尔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培芬、台湾中华印刷科技学会副理事长及盛康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义盛、布莱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庆璋等多位专家老师及其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黄义盛老师曾任经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对我国直邮产品等票据行业了解颇多;殷庆璋老师多年前曾和邮电部合作建设位于北京的英格数码条码公司,对国内票据印刷行业的发展和转型都具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们为本文带来了许多有关票据印刷行业的最新资讯与观点,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