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劳动保障 >

湖南衡阳"公共服务进社区":把幸福送到百姓家门口_劳动

时间:2011-05-27 16:48来源: 作者: 中国法律网

 历时半年多的“和风衡州”第二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最近在湖南衡阳落幕,5万多演职人员热情加盟、400多个节目真情演绎,150多万观众激情分享。这只是该市“公共服务进社区”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

衡阳市苏眼井社区的老人热心参加健身运动,每天早早就出来锻炼身体。


    去年,衡阳市投资3.2亿元建设老百姓“家门口幸福工程”。到今年2月底,社区13所卫生服务中心(站)、76所幼儿园、14个文化站、110个文化中心、176个劳动保障服务中心、16个全民健身广场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

衡阳市五一街道电厂社区的老人们在排练节目,切磋技艺。


    在探索创新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方式时,衡阳市采用“六进社区”的模式增添了城市活力、温暖了市民的心、方便了群众生活。

    “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让老百姓生活幸福”

    去年12月底,衡阳市对“公共服务进社区”活动进行检查验收。采用“电脑抽号”方式临时确定14个检查验收点,经过严格考评全部验收合格。雁峰区天马山街道胜利社区87岁的朱瑾娥激动地拉着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的手说:“现在不出社区,就可以娱乐、健身、看病,还可在家门口办养老保险,太方便了。”
 

\

衡阳市的公共服务进社区,让居民步行15分钟,就可享受到医疗卫生服务。


    从2009年开始,衡阳市实施“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塑城规划,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也存在一些城市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的问题。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在调研时坚定地说:“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让老百姓生活幸福。”

    “满足老百姓的需要,是民生行动的关键。”正是怀着这种民生为大的情怀,衡阳市党政领导带领全市上下,坚持以惠民、便民、利民为出发点,演绎出一个个“民生接力”。

    衡阳市党政领导身体力行。市委书记张文雄先后3次深入社区督查、指导。

    衡阳市长张自银,对财政向来管理严,但对公共服务进社区却很支持。市里除及时拨付财政配套资金外,还给每个社区每年增加工作经费2万元。

    市直各职能部门和城区实行“定任务、定标准、定责任、定考核、定奖罚”,纳入政府综合绩效评估和“为民办实事”的考核内容,形成了加快“公共服务进社区”的合力。178个社区办公场地原计划分三年完成,结果半年就全部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文化中心、幼儿园、街道文化站、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和警民联系点都按计划全部建成。

    目前,“把幸福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已成为衡阳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解决了280多件老百姓的难题。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走进雁峰区雨花亭社区,街道两旁一个个由石头水泥做的垃圾箱引人入目。社区党支部书记阳诗华介绍:“这是由居民谢敏带领20多名义工做的,既省钱,又美观。”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73岁的退休干部谢敏告诉记者,“六进社区”活动开展后,居民提出要解决的事项达42个,苦于经费有限,一时无法满足要求。去年7月21日,社区采用由120名居民代表投票的办法,确定优先解决与居民关系最紧密的12项问题。在谢敏的带领下,社区120多名“义工”义务投入劳动,利用拆除违章建筑的废旧材料,在凉亭内建起了20多把石头桌椅,10多个石头果皮箱及假山、金鱼池。

    公共服务进社区,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紧缺。衡阳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分类推进、多元投入、财政支持的办法,通过财政扶持奖励、社区力量捐助、单位开放共享等途径,推动“公共服务进社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以购买、置换、改造、新建、租赁、借用等方式,确保每个社区都有一个300平方米的办公服务用房,形成集居委会办公室、文体活动中心、学习教育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五位一体”的公共服务活动场所。

    “社区有困难,我们来承担。”各驻地企事业单位勇挑重担,古汉集团提供450平方米楼房,供合江路社区无偿长期使用;衡钢集团将职工俱乐部文化娱乐室、健身室、图书室转交给大栗新村社区管理……全市20多个企业、事业单位与社区实行共建共享。全市财政投入和社会资助社区办公用房资金达2亿多元,新建和扩建、改造办公服务场地4.1万平方米。所有社区的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民警室、劳动保障服务窗口等设施全部达标。

    “生活在衡阳很幸福”

    衡阳“公共服务进社区”让快乐和幸福印在老百姓的脸上,也刻在他们的心里。去年8月,石鼓区合江街道合江路社区退休教师龙东成从芝加哥的女儿家回到衡阳,今年春节,女儿希望他还去美国,但龙东成回绝了女儿的请求,说:“现在,社区的医疗保障、文娱活动、体育健身等应有尽有,生活在衡阳很幸福!”

    的确,“公共服务进社区”给衡阳的老百姓带来了便利。如今,居民步行15分钟就可进行免疫注射、查看病情等卫生服务,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图书室看书、到健身场地活动。

    “刘奶奶,您申请的6873元医疗补偿金已汇出,请查收。”从提交票据,到办理完毕,短短4天,现居住在广西南宁的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水东村刘基国就收到了雁峰区医保中心的医疗补偿金。前不久,68岁的刘基国在外地摔伤,她原以为申请医疗补偿金会很费周折,没想到事情很快办好了。这是卫生服务进社区带来的便利。

    在石鼓区五一街道电厂社区,一阵阵悠扬的二胡声与高亢的京剧唱腔从文化活动中心飘出,颇有韵味,原来是社区京剧协会的会员在排练。该社区一些退休老职工老有所乐,组织京剧协会,发展了11名会员。天气好,社区居民就到户外健身器材上锻炼,遇上阴雨天就到文化活动中心排练节目,每个周末都定期在社区演出。社区居民不仅生活、看病方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多彩了。“社区周周乐”已成为衡阳市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品牌,去年上演近300场次,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公共文化“大餐”。

    在石鼓区人民街道常胜社区警务室里,一张“民警在您身边,随时为您服务”的警民联系卡格外醒目,居民凭着这张联系卡,有事随时可拨打民警的电话。社区民警刘玲玲刚刚大学毕业,就能独立在社区工作,她对社区的户数、人数等情况了如指掌,她把微笑和电话号码送给了每位居民。居民说:“有了她,我们就有了安全感。”去年,衡阳市公安局为166个城区社区警务室按“一区一警”的标准配齐了社区民警,同时拿出30万元作为社区警务工作专项经费,使全市社会治安不断好转,老百姓的安全感也增强了。

    “把幸福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如今,生活在衡阳的城市居民不仅方便了、快乐了、安全了,整个社会也和谐了,“幸福指数”一路上扬。

责任编辑:苏芳芳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