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法本生的奋斗历程。刚进入大学的那一天,他就给自己定下目标:我要通过司法考试。他刻苦专研专业,多次参加社会实践,因为他还有一个目标:成为一名法官。 精彩链接:
他就是法学院2008级的宾瑞锋。他是一名党员,也是法学院优秀毕业生,还被评为我校2012年十大“奋进之星”。在逐梦路上,他严于律己,奋斗不息。 为司考 他选择留校学习 四年前,由于家庭经济问题,宾瑞锋曾放弃读大学,选择到北海市一家消毒药厂工作。由于频繁接触消毒药等化学物品,不到两个月,他身上多处皮肤就受到腐蚀。“不能一辈子打工,我要去上大学!”宾瑞锋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2008年9月,他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来到民大法学院学习。 大一时,宾瑞锋就以通过司法考试为目标,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热忱。回忆起备战司法考试的那些日子,他曾用“面容憔悴”形容自己。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每天早上6点半,他都会准时出现在相思湖畔,手里捧着厚厚的法律书籍,大声诵读。在4坡12栋宿舍楼里,每天第一个亮灯的宿舍是404室,最后熄灯的也是404室,他总是第一个到自习室,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 2011年暑假,宾瑞锋没有回家,而是选择留校备战司考。七八月份的南宁,即使开着电风扇,依然酷热难耐。但他仍坚持到自习室里看书,你知道女工保护条例。每次起身回宿舍时,他才发现衣服早已湿透。为了通过考试,他还制作一些方便携带的记录重点的记忆卡片。宾瑞锋说:“虽然天气炎热,但为了司法考试,我只有坚持。” 备战司法考试的同时,他还要复习十几个科目。宾瑞锋倍感压力,内心也开始有些动摇,但通过司法考试这个目标已根植于心,时刻提醒着他。于是,宾瑞锋选择坚持,累的时候他就找亲朋好友倾吐心事,迷茫的时候就向前辈请教备考方法,最终以354分的成绩通过了司法考试。 当班长 他处处为同学想着 备战司法考试的日子是最难熬的,身为班长的宾瑞锋很担心同学们会出现倦怠情绪,更担心会有同学打退堂鼓。“身为班长,我应该如何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呢?”他为同学们做思想工作,还上网收集笑话,然后用群发短信给每一位同学,为舒缓同学们备考的紧张心情。 宾瑞锋每天坚持去自习室学习,渐渐地,同学们都被他所感染,开始组队去自习室学习。他们有着同样的默契,不到12点谁都不会先离开。“那段时间,自习室的那片区域都是我们班的同学。”宾瑞锋骄傲地说。 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放在自习室里的资料常常不翼而飞。划有重点的资料笔记不见了,同学们焦虑万分。这时,宾瑞锋会拿出自己的资料和笔记,让同学们拿去复印。在宿舍里,宾瑞锋总是向同学们介绍《经济与法律》《法律大讲堂》等节目视频。“小三对一男子照顾细微,该男子将全部财产分到小三名下,但法律上财产该属于妻子……”“从道德层面上看,小三应分到财产,但……”当看到《法律大讲堂》节目一个关于财产分配的案件时,同学们针对视频中的纷纷发表观点,有的同学翻开法律书籍寻找理论证据,有的同学甚至还打电话请教老师。“通过看这类节目视频,不仅可以让大家熟悉法律条文,培养分析处理案例的思维,也可以学到解决案例的具体方法。”宾瑞锋说。 为了让同学们熟悉更多案例题型,宾瑞锋还经常在班级QQ群里发布一些疑难案例,让同学们一起讨论。他曾在一个法律教育机构学习,了解很多有关法律学习的网站,他总是先将视频资料下载好,让班上同学拷贝到电脑里,然后一起学习讨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应该要相互帮助的。”他说。 实习 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法学中有很多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灵活运用。在校期间,宾瑞锋就已多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一次实践活动他都认真对待。 2010年,宾瑞锋参加法学院举办的上思县思阳镇三下乡活动。他主要担任新闻宣传组长,带领团队积极走访思阳镇人民政府、思阳镇司法所,了解当地的政策执行状况以及司法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他还与队员们一起在街道建立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点,他们一起发放宣传单,向当地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采访思洋镇司法所所长时,宾瑞锋感触颇深。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所长受理过无数案件,他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籍”: 满满一箱经典案例本。原来所长有一个习惯,会将平时看到比较经典的案例剪下来,贴到笔记本上。“我们现在学的远远不够,要活到老,学到老。”渐渐地,宾瑞锋也养成了收集案例的习惯。 2011年11月,宾瑞锋与班上5位男生去广西道森事务所实习。身为带队者,他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刚实习时,由于对工作流程不熟悉,宾瑞锋常受到批评。在一次开庭审理中,宾瑞锋想要将案件的情节记录下来。不料,法官突然一顿训斥,并没收了他的笔记本,这时他才知道开庭审理是不能做笔记的。他深感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从这往后,他对自己更为严格。当其他实习生还在睡觉时,他已经在去事务所的路上了。事务所里,他整理案例和材料,写诉状。他守在律师室门口,认真地听律师分析案例。“作为一名党员,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而努力。”宾瑞锋说。 实习期间,他共写了三十多篇法律文案,几乎跑遍了南宁市所有的法庭。在众多实习者中,他是唯一一个各项指标全部获得优秀的同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