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经验。一年一度的司法考试又要到来了,回想自己参加司法考试的经历,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精彩链接:
一、打基础 卷二、卷三的,民诉,,刑诉,看课本(或者三大本),做笔记,如果有必要,加上商法、行政法也可以。我是看了前四大部门法,做了四小本的笔记。 已复习那么久的同学,若选择,也可以不打基础了。 二、课件录音 (所有科目的)课件录音和讲义,仅自己看书,我认为远远不够,有专业的老师讲课,自己会省力不少。我觉得,录音讲义和一样重要,是怎么也要去听的,不该省略。网上自己下载,又不花钱,多好。人家毕竟也是研究司考的。 录音讲义要细听,要把讲义补充到成为该部门法的重难点。不要贪快,10个小时的录音,用15到20个小时听都不过分。听的时候,随时暂停来补充内容,翻、翻笔记、翻课本。 当然,对于参加培训班的同学,我没有相关经验。 卷一: 理论法学,杨帆(男),杨帆课讲得好,讲义全,我听了杨帆的录音,讲义做最后的笔记来复习。 三国法,李毅,我觉得他的讲义和讲课都兢兢业业,其他人的我不太清楚。 经济法(包括商法),全是鄢梦萱,没发现有第二个人的。 卷二: 刑法,阮齐林和刘凤科,阮齐林的课有点难度,讲义做得很好,劳动合同短期化。向大家推荐。 刑诉,谢安平,录音和讲义都很好,把他的讲课讲义补全。 行政法:吴鹏,行政法我个人不建议听两个人的录音,学者观点不一致,扰乱思维。 卷三: 民法,姚欢庆的录音和讲义,当然我自己也看重席志国的上课笔记。 民诉,杨秀清,讲义很好,课讲得全而敬业,讲课风格我喜欢。 知识产权法,李文涛讲得不错。 三、真题 和录音讲义一样,必不可少的内容。 显然,卷二、卷三、卷四的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复习完一部门法就该做一遍该部门法的真题,做当然就不仅仅是看,把答案盖住,可连做好几题,再看答案和解析,解析也很重要(尤其是它概括的重难或易考点),重要的点要特别标记,为下一次复习(主要是看)方便。 用心看真题仅仅一遍也是不够的,我觉得。到第三遍浏览真题时,能一看到题,就知道考了什么、选什么答案、其他选择的考点,这样才差不多吧。 卷一的真题,我法理学、国际私法像以上说的复习了,宪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经济法考点不太重复,真题我只看了一遍,法制史我就抛弃了真题,我多看了几遍的录音讲义。 四、做题 我对做真题很感兴趣,但其他的题没有多上心。司考白皮书那套很全,我不知道工伤保险条例。但对我来说太多。八月份的时候,我做了白皮书的刑法、刑诉、民诉,效果一般就停止,回归我的笔记、录音讲义和真题了。 实战最好也要一次吧,假期我们实战了好几套的题,我觉得收获不少,至少那种临场的感觉是找到了。自己复习的话,考前也要找两天和一套题来实战一把吧(推荐下载使用零八年四川的延考题,因为真题是基本不囊括的这套题)。 五、总说 除了在听录音、复习等过程中关注新增的考点、法条外,额外把它们弄到一块集中看和复习。 到最后,我自己就是把很薄弱的行政法真题再做了一遍,围绕前两次看真题划出的重难点、自己的错误点再翻了一遍,录音讲义和我打基础的笔记我至少认认真真看了不下七八遍。考试时我满脑能想起来的就只有我的笔记和录音讲义了。 法律||教育网 法条我没有集中、刻意的复习,因为在听录音、做真题时都翻遍了。当然,到最后,卷一的经济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的相关法条是需要集中看一下的。 我看过很多辅导书民法、刑法、诉讼法,实在对我效果太一般,所以我看过一遍就丢弃了。当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六、题外 每每听到有人说要我去快乐地学习时,我都有些许的鄙夷。站着说话,当然不知道别人学习的孤独、苦闷和幸苦了。或者他们明知道,却要说些场面上的话罢了。 所以,复习,需要一种心稳、平静的状态吧。若难于宁静,悲伤些似乎也无可非议。如果复习了一两天,快乐接踵而来,兴奋得给自己放假之类的,得,所谓快乐学习,换来的结果可能并不快乐。 愿大家逢考必过,前途似锦,拥有完满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