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劳动保障 >

受伤后多数愿“私了” 成本高导致民工工伤维权难

时间:2012-07-08 06:01来源:松风楼主 作者:温乔倾 中国法律网

来源:南国早报
工伤赔偿难实现,民工高空作业有后顾之忧。
工伤死亡赔偿金额明年将大幅提高的消息传出后,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但7月21日记者走访南宁市区部分工地发现,出了安全事故,受伤民工大多选择“私了”。究其原因,工伤认定程序漫长、维权成本高等,成了当前民工工伤维权的“拦路虎”。
案例
昏迷民工难讨医药费
7月21日,扶绥籍民工李特植仍昏迷躺在医院。
20天前,42岁的李特植爬到10米高的竹梯上,进行电焊作业时,高空坠落,头部着地,当场昏迷。李特植的工友陆先生回忆说,当时叫他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再干活,可他嫌热,没戴。
李特植的姐夫揭先生告诉记者,李特植被送到医院后,一直昏迷至今。“20天来,包工头、施工方和业主方共给了3.61万元,可现在治疗费已差不多5.8万元,尚欠医院约2万多元,如今医院已经停止治疗。”李特植的弟弟李省植无奈地说,为了哥哥的治疗费,他和家人多次打电话找包工头、施工方和业主,但都没结果。找到安监局,安监局说在调查当中,并与相关当事方协商,可始终不见下文。如果包工头、施工方和业主都不肯垫付医药费,他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体验
民工工伤认定时间长
李特植受雇于个体包工头陆某,项目施工方为广西恒鑫轻钢活动房有限公司。事故发生后,李省植、揭先生等一直为李特植的医疗费、工伤赔偿奔波。不过,除了之前垫付的医药费,其他毫无结果。
民工工伤维权到底有多难?21日下午,记者跟随李省植一行5人,亲历了民工工伤维权的经历。
下午3时许,李省植一行拿着医院为李特植开的伤情证明和费用通知单,来到南宁市兴宁区安监局。负责调查李特植高空坠落安全事故的,是该局副局长陆仁斌。看了李特植的伤情证明和费用通知单后,陆仁斌说,该事故的责任认定还没有出来,这段时间以来安监部门也一直在与包工头、施工方和业主方协调。
“协调的结果怎么样?20天了,包工头、施工方和工程业主都没有主动找我们商量,如何治疗患者。”李省植问。
“我现在立即和他们联系,看看情况怎么样。”陆仁斌说完后,先后给施工方负责人、业主方负责人和包工头打电话。打电话时,虽然陆仁斌再三强调李特植目前的治疗情况,并建议对方出于人道主义想办法垫付医药费,但最后得到的答复让陆仁斌也感到无奈:施工方说想办法22日送医疗费到医院,但主要责任在包工头,因为工人是他带来的;业主方称主要责任在工程承包方,且公司之前垫付了部分费用,再给钱需要公司董事局开会商量;而包工头则很干脆地称没钱。
“和我们之前给他们打电话一样,这样的结果早在预料当中。”李省植问,“事故发生都已经20天,安监部门的事故认定什么时候能出来?”
“安监部门的事情比较多,还没那么快。最后的结果,需要安监、监察、消防、公安和工会等部门一起开会才能确定,法律规定的时间是两个月内。”陆说。
“那能不能出示一个调查事故的证明,我们想找劳动仲裁部门帮忙,因为劳动仲裁部门要我们拿一份证明材料,才能处理。”李省植说。
陆回答说:“在最后结果出来之前,安监部门没办法出这份证明。”
见此,记者表明了身份,并建议在安监部门事故调查结果出来前,先给患者亲属开一份事故情况说明,以方便患者亲属求助于劳动仲裁部门。随后,陆仁斌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打印了一份事故情况说明。李省植拿到这份说明,已经是下午4时40分。
离开兴宁区安监局后,李省植等出来坐车赶往南宁市劳动仲裁部门。但当他们赶到时,劳动仲裁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没办法,只好等明天了。”李省植说。
心态
受伤农民工多数愿“私了”
李省植为哥哥维权,只是民工工伤维权难的一个缩影。21日,记者就此采访发现,出了安全生产事故后,有的民工走正规渠道“公了”。不过更多的则因“公了”耗时较长,首先想到的还是“私了”,尤其是没有劳动合同、又亟需看病治疗的农民工。
蒙先生来南宁工地打工已有两个年头,砌过砖、铺过路。在南宁工作这两年,他从没见过劳动合同,更不知道每次“投靠”的单位是否帮他买过工伤保险。“以前我在深圳打工,进入工地的民工会与施工单位签订一份合同,上面包含着工资、福利、保险等内容,合同上签着自己和施工单位的名字,各持一份。”蒙先生说,在南宁大多数民工都受雇于包工头,由包工头做代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民工都没见过这份合同。连合同都没见过,工伤保险就更难说了。所以出了工伤事故,都是找包工头或施工单位“私了”。
民工黄先生从没想过,如果在工地里发生意外索赔不成,可以“走程序”。3年前,黄先生在工地里工作时,脚被钢筋割伤,缝了12针。伤口好了,就继续工作。黄先生说,他弄不清那些复杂的程序,而走程序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他恐怕也承受不了。在黄先生看来,“找口饭吃”才是最重要的。
不少民工表示,很多时候,都是熟人介绍到工地干活的。为了挣钱,民工大多不会在意用工合同。干活时一旦出了事故,唯一的索赔途径就是死追包工头不放。没有合同拿不出证据,找政府部门很麻烦。若包工头有良心,就会得到赔偿,若包工头没有良心,作为民工也无计可施。
分析
民工工伤维权难在哪里
安监、劳动部门指出,工伤认定程序漫长、维权成本高等问题,成为当前农民工工伤维权的“拦路虎”。其中,维权程序漫长仍然是工伤案件面临的最大难题。
“处理时间长,除了导致农民工无法及时得到赔偿外,还有可能因为农民工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不懂得收集和保存必要的证据。”南宁市一家律师事务所的黄律师说,“对很多农民工来说,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所谓的工作证、工资条、出入证等证据。当申请工伤认定,而用人单位不承认是其员工时,农民工必须先举证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确认劳动关系就可能要经过仲裁等多个阶段,耗费大量时间。”
那么,如何破解农民工工伤维权难的现状?黄律师认为,农民工工伤维权难,根本原因还是单位不缴保险费,工伤待遇难落实。因此,破解工伤维权难的问题,还是要从源头——用人单位的规范合法用工抓起。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出台的新工伤死亡赔偿政策,给工伤民工带来了利好消息。但要切实保障工伤农民工的权利,关键就在于使工伤保险真正的社会化。这样,无论用人单位是否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是否给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一旦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全部由社保部门先行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然后再向用人单位追缴。(徐庆成 雷倩倩 刘凯 黎娟)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