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王婧报道,据日本新华侨报网12月12日消息,日本“3·11大地震”及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发生,对日本多重经济都造成了打击。而消费者对核辐射的担心也使得一贯以安全质量著称的日本农业饱受冲击。房地产。 但是,12月9日日本政策金融公库的农林水产事业相关机构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消费者对日本食品的印象正在逐步恢复中。 此次调查一方面是通过网络在线调查的形式,从2011年9月开始,面向中国大陆的北京、上海和中国香港三地20岁以上的3000名中高收入人群展开的。同时,还在三所城市对32名曾经购买过日本食品的消费者展开了集体采访。 当被问及“地震发生后,如何看待来自日本的进口食品”时,无论受访者来自中国大陆的北京、上海,学习怎样算重婚罪。还是香港地区,都表现出了担忧。北京和上海有24.8%的人选择了“之前一度觉得很不安全,不过现在已经放心了”,而香港则有26.4%的人选了这一选项。其次,表示“印象上没有变化”的比例分别为20.4%和19.8%。 在集体访谈的时候,有受访者表示“现在印象更好了”,因为觉得日本方面能够“将发现的问题明确地传达出来”,态度诚实,而“更加严谨的检查等也让我们觉得更加安全和放心”。 但是也有消费者表示“现在依旧存在诸多担心”。存有这种意见的受访者主要是正在抚育孩子的母亲。大家对日本产的奶粉表示出了担忧,“现在已经改买澳大利亚产的奶粉给孩子吃了”。南京领结婚证的程序 上海如何领。 此外,相对于进口食品而言,对于房地产。大地震对中国本土的日本料理店等餐饮业影响就更加微乎其微,因此总的来讲,多数受访者对日本食品的态度“没有改变”。 当调查询问受访者“应该如何恢复大家对日本进口食品的信心”时,北京与上海的受访者中有多达71.5%的人都选择了“日本政府相关机构以及第三方机构等对放射性进行检查”,而香港消费者选择此项目的比例为63.45%。另有4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应该“全面提供放射源的相关信息”、“核电站事故之后要经历一段时间才可以”。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在中国大陆地区,谈及对日本食品的印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质量好”(占46.9%)、“外观漂亮”(占43.4%)、“好吃”(占39.6%)。 在中国香港,对日本食品印象的前三位分别为“品质好”(占63.7%)、“高级”(占56.8%)、“外观漂亮”(56.5%)。 针对此次调查结果,日本政策金融公库评价表示“地震发生后,中国消费者仍旧保持了如此强的信心,这令我们感到意外。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印证了大家对日本品牌的高度信赖感”。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