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是有利的一方保护自己的盾牌,不公平是不利的一方攻击对方的武器. 经济适用房自在中国出世后,就是一个怪胎。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加剧社会不公。 经适房刚问世的时候,几乎明目张胆地成为权力官位的猎物,直接就分到了各政府部分、事业单位、和少数国有垄断企业。按照官位大小、工作年限、当然少不了黑箱运作,分配到了"最需要房子"的官员手里。 其实就是复辟过去的"单位分房",以"经济适用房"或类似的名义。笔者隔壁小区,省政府机关分房,当时市价一二百万的房子,官员们只要付三四十万就拿下。而且房型一点不"经济",一百多方是主力,二百多方也可见。 后来改摇号了,根子还是一样,好房子还是摇到了"最需要的人"身上。所以就会出现那些连号、怪号、定点号,出现经济适用房成公务员小区,其中故事地球人都知道。 经适房按说应该解决无房穷人的困难,可现实呢?它主要是为有权有势有关系的人们扩展了一条财源。 就算退一万步,经适房完全通过摇号,没有猫腻。那也只是让少数人瓜分了公共利益,获得了额外好处,是不公平的。 更严重的是,真正贫穷的,根本无法参加摇号,因为他们连买经适房一间厨房的钱都没有! 所以说,中国的经济适用房就是一权势怪胎,它只能加剧社会不公。 廉租房才是解决贫困百姓住房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在当前这个社会里,保证廉租房不落入权势手中的唯一方法就是让他们看不上,而且无法变现。 所以茅于轼曾说过廉租房没有厕所之类的话,其实他的真实含义并非纠结于有没有厕所,而是强调廉租房必须小差廉,不能让权贵们为此动心,也无法变成产权变现。可怜老茅为此挨了不少板砖。 然而廉租房并不为各级政府所喜,原因很简单:没好处!政府收不到多少税不说;官员们也没法上下其手,小差廉的房子官员们肯定不愿住,产权没有就无法变现,住廉租房的穷人也没钱给官员上多少供。 所以各地官府依旧热衷搞经适房,油水不错啊! 就是不得不应景的廉租房,都有人在动脑筋。吉林、福建、河南、甘肃等地已经开始"探索"廉租房"共有产权",借口是建设资金不足。其实政府会缺这点钱吗? 所谓"共有产权",就是让它可以变现。不就回到了经济适用房的怪胎模式了吗?这些官员的根本目标是要把廉租房经适化,这样从廉租房身上也能捞了。 中国官员们的智慧真的是无穷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