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继承法规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继承 > 继承法规 >

推行"免税住房配给卡",很可行

时间:2012-02-27 13:10来源:memory 作者:宁静名猫 中国法律网
最近获悉重庆即将开征"房产特别消费税"的消息,于是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对这种税的解读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普遍地按照买房时合同价打七折后再按1.2%至1.5%征收。其二,将征收对象仅仅限于"高端房。如果按照第一种解读那么这个方案显然打击面过大,增加了买房人的负担,搞不好,还有可能变成涨价的因素;如果按照第二种解读,那么是否会逼迫富人转战中端房市场,进一步推高房价?所以无论从那种解读来看,重庆的"房产特别消费税"都不可能达到遏制住房投机性需求、平抑房价的目的。

另外,上海也拟开征"房产保有税",但是其思路仍局限于对住房保有环节征税,保有税的初衷是好的,其目的是逼迫炒房者把存量房吐出来,这种做法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在中国征收这种税在操作上仍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主要是因为要对房产进行动态税基评估,而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起这样的评估体系。

因此,在保有税的技术性前提条件尚未成熟之前我们是否可以把思路拓宽一点(当然在技术条件成熟后保有税还是应该开征的),考虑一些更具可操作性的方案?本人所设想的"免税住房配给卡"制度相比较这些拟将出台的方案是否更具可操作性呢?(它实际上是一种有起征点的、税率可调整的住房消费税,调控的对象是住房的投资性需求)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些对于"配给制"的误解

一提到"配给制"人们就会联想到共产主义、计划经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配给制通常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社会产品〔例如粮食、水和燃油等〕供应明显不足的情况〔例如大规模战乱或持续性的严重自然灾害以及能源短缺〕下,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而制定的消费定额。

它不同于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无偿的分配,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并且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而配给制并不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它只是某种紧缺商品的消费定额,你在购买该商品时仍然需要支付货币。它也不等同与计划经济,配给制并不会给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干预企业内部管理,企业生产多少这种紧缺商品完全由企业自己决定。它并非如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是共产主义革命的产物,很大程度上它是战争的产物,在一战和二战期间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过食品和燃油配给政策,以应对由于战争而造成的相关商品短缺,甚至是在现在的和平时期不少国家出于各种原因对某些商品或资源仍然实行配给制,例如中东一些国家就对用水实行配给制来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英国正在试行碳排放配给,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国际社会试图给主要工业国家制定碳排放指标这也是一种配给制。

总之,配给制针对的是短缺。避免由某种重要商品短缺有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它能够有效的遏制对紧缺商品进行的囤积居奇、投机炒作。

一些主流经济学者和房地产开发商经常说高房价的原因是"刚性需求",所谓"刚性需求说"就是指由于人口密度高、土地稀缺等原因造成对房产这种商品长期的、不可避免的需求缺乏弹性。说白了就是说房产将长期地不可避免地是一种短缺商品,而房地产在我国实际上已经被普遍地认为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的问题,所谓安居才能乐业。如果"刚需论"这一论断成立,那么对一种将长期短缺并且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住房,实行一定程度的配给制就是合情合理了。

所以,具体建议如下:

政府给每个成年公民发放一张"住房配给IC卡",事先在上面输入一定的购房配给指标(也即每个公民购买住房面积的上限,在此配给额以下的购房面积享受免税),比如每人250平米(这个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我这里只是打个比方),此卡采用实名制不可转让、不可继承并将伴随终生,就像社保卡一样。

当公民购买住房后,凭《购房合同》、《测绘图》等相关凭证到政府房产部门办理房产证,同时刷卡。比如你这次买了一个100平米的房子,你到房产部门办证时就会被刷掉100平米的购房指标还剩150平米的指标,以后你还可以购买一套150平米以下的免税住房。

当公民出售住房时同样也要到房产部门刷卡,比如你将你上次购买的100平米住房卖掉,到房产部门刷卡后,这100平米的住房指标又会补回给你,你可以用这些指标购买更大的房子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在房产继承、转让、赠与发生过户时也要进行相应的刷卡操作。对于超标购房者房产管理当局将对超标面积课以重税,交纳税款后方可发放房产证,当然在炒房现象极其严重时也可采取对超标购房不予办理房产证的临时性严厉措施(就有点像北京最近采取的一户仅限购一套房的措施)。

另外,一对夫妻可以将自己的住房指标和用,以每人250平米的为例,一对夫妻最多就只能购买一栋500平米的免税住宅。

推行"住房配给卡"后,住房的金融投资功能将极大的削弱,向消费品回归。随之炒房现象将基本消失,房价将会向理性回归。配给制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容易导致黑市,但由于产权的确认对购房者至关重要,试想谁会购买一套产权无法得到权威部门确认、产权没有合法保障的住房呢?这样的住房在交易、转让、继承和拆迁补偿上都会遇到麻烦。因此,推行"住房配给卡"并不会导致黑市泛滥。

梳理一下该制度的设计思路

其实可以看出"住房配给卡"这一制度并非是严格意义上配给制,它是"粮票"和"消费税"的综合。

首先,"住房配给卡"不是有价证券,本身并没有价值,只不过是一个配给指标,一种紧缺商品的消费定额,不能用它来直接购买住房,购买住房时你要根据市场价格支付货币。这一点很像"粮票"。

但是又不同于粮票,粮票的配给额用完,就不能再买到更多的粮食了。而"住房配给卡"则不同,你还可以购买超标面积的住房,只不过超过配额部分的面积要课以重税。因而"住房配给卡"制度比"粮票"更具灵活性。这种消费税的税率是可以调整的,当政府要遏制炒房的时候就可以调高税率,当政府要"搞活房地产市场"的时候可以调低税率。所以"住房配给卡"制度只是一个不带价值倾向的政策平台,具体执行高税率还是低税率由政府的价值倾向决定。

这个方案想达到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要遏制炒房,减少对住房的投资性需求(同时又要保证消费性需求不受到伤害),并不想奢望改变住宅的商品属性,使其成为一种公共品和一种福利,那是其他制度的任务比如廉租房。

那张"住房配给IC卡"是保证这种有差别的征税成为可能的技术性前提保障,有了这张卡就不必去调查公民的住房状况了(诸如有几套住房、面积多大),这种调查很困难又有侵犯公民隐私之嫌。有了这个卡,你就不必做这样的调查了,每个成年公民一律给予250平米的购房指标(不管你现在有没有,有多少套、多大面积的房子)。也就是说即使你现在已有了几套大房子,你仍然可以再买一套250平米的房子(免税的),同时住房指标用完为0。也就是说对你以前的炒房行为既往不咎,但是你以后要炒房就不可能了,你的住房指标已用完,超过住房配给指标购房要缴纳重税。当一个炒房客卖掉他手中的N套住宅时,由于配给卡有一个上限250平米/人,住房管理部门返还的给他的住房配额最多就是250平米(他就算卖掉再多房子也无法获得更多的购房指标)。

障碍

实行"住房配给卡"制度并不存在多少技术上的障碍,当今金融系统早已信息化网络化,这些成熟的网络信息技术同样可以运用到"住房配给卡"制度的建设上来,此外我国又有实行配给制的经验。需要克服的只是观念上的障碍,比如对市场的神化和过度崇拜,对一些所谓的"极左"做法的过度敏感。当然还有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比如开发商、炒房团),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最大障碍。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