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收养法规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收养 > 收养法规 >

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本质——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

时间:2012-01-08 06:32来源:刘辉 作者:七月葵 中国法律网

    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本质——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

    来源:律师维权网 作者:王利明 时间:2011/11/09 推荐损害赔偿律师: 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利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第3条第1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第3条第1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第2款规定:“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该条款是对民法中共同侵权行为概念的解释,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对于法学研究和司法实务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中关联共同性的判断标准,其导致的责任后果即连带责任与按份责任的界定区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就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本质加以梳理、廓清,对“解释”第3条的本旨、效果、利弊得失加以探讨,澄清混乱,保障该司法解释在实践中得以正确地理解与适用。

      一、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

      《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该条规定并没有对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作出更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所谓共同侵权行为也称为共同过错、共同致人损害,是指数人基于共同过错而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侵权行为。德国民法第830条、日本民法第719条、意大利民法第2055条以及俄罗斯民法第1080条和第1081条规定共同侵权行为责任、共同危险行为(加害人不明的责任承担)以及教唆、帮助人责任等。

      共同侵权行为与单独的侵权行为相比较[i],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主体的复数性,即共同侵权行为人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当然,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二是主观过错的共同性,即共同侵权行为人具有共同致人损害的故意或过失。传统民法上的共同过错仅指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共同故意或者意思联络的情形。三是行为的共同性。共同致害行为既可能是共同的作为,也可能是共同的不作为。但数人的行为必须相互联系,构成为一个统一的致人损害的原因。从因果关系上来看,任何一个共同侵权行为人的行为都对结果的产生发挥了作用,即各种行为交织在一起,共同发生了作用,各人的行为可能对损害结果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但都和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而由其承担连带责任是合理的。在数个行为人的行为中,共同行为并不要求每个行为人都实际地共同从事了某种行为,可以是两个人共同决定,由一个人完成,也可以是一个人起主要作用,另一个人起到辅助作用。每个人的行为和结果之间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因果联系。所以,在共同侵权中,不是从每个人的个别行为的原因力来判断的,而是从行为的整体对结果的原因力来判断的。四是结果的同一性,所谓结果的同一性,首先是指共同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同一的,如果各个行为人是针对不同的受害人实施了侵权行为,或者即使针对同一受害人,但是不同的权利分别遭受侵害,损害后果在事实上和法律上能够分开,则有可能构成分别的侵权行为或并发的侵权行为,而非共同侵权行为。因此共同侵权行为的特点就在于数个侵权行为造成了同一的损害后果。[i19坱.I1$%db V正豉s 鼓緌喪s鏣$礲lB搏涖埱#"跏&B酎6!,Tx俳0V鬥a> \S憦18a{跹:Aw須倏5肩衬婿渤4cWqte:勡/'黥泫RE绎喷跟3(枀BB9x@恐N驾|(.捪纜>扽睇Q@R|j|=鑎i(缭UlqF2應寙犼姬II轱=账虸;T:}賀C)>けN^运!O駱需1鐈壃q+觕貰峅Y鯩K俿scbJk抽c輴嚦3OMx嫸鍢3BR棥tf棙肣蠣rm6fF{黚帐J 墳}%嫜[r7sJkg厪5皯 XK联[翐V捶u蔼苴[@様孽)鮜If 撃腿GA>bt.琕\;わ Q奘深宩.謻e褷枙阻 c%瘑U樃珥0矆難]簕蹺)主爓 羑H7綦z.∣p词7Y6攻n N7 Y夹忦z4L8矼^毄n炞.H聍$E]*悑yА鰏<"6忧顏g详1鸹 0d赡曐t蓱揲kV ,?晊Y衐5c偄鵾4謵m 罟f~{\R窚妶4=漾圓戲g*j!虗湣垅祻职:媧A2(n澐劘A梾 爫h兲耳!鋾終就Hne径F\%帟X剎b衸g璾煬(l S d瑁蓶O"d咣0/M1烺婼^5k- 薶呁鎗F披sxX薳\:H鞇aM6谧p7a俋澘愪瓓鎟3L"隀郢暔:(攥琇!碔 .殳┑:, *橏蠩|`x庆)bA=W?匟? dK祦c渞.晴p碒}54葍2乷鲅宺R同y翯捍"X Zv鲾u銠氿鹰粨a審J衤谀FyDHq6诐I爍開鞺辁=谖v /胙D+哉s涌<濣2E Z-vB锖陦Z .a矒僟龤Sl 偨a2刋 4糊M帔C攟蝆.'霚9c挶 B讧3嬳<J絾唑o>瑧6Bず21pw膍9ㄌ襁虾踚炂.6I舄繓e*u).%M鄚LTS6#R`{h9?勒灮衰桏=侳>bc挣於鲆'錕痀浢E濑h!-;焥>eT5臇 庐拙祇I}~e幆氎琔沓率hZ襧 8硞y渗 渙m$肐/&瘤z剐阈炞n媉 酀xC5+ee葥∨彉凕鵇o颪裿赙'妿,d觿C擱ㄆ霸{YJ(*S】+!蘋攴u{Р踫n#茰传 鱣&.%^jV飮兣任8⿻?<>k 浄感&O粰劷rL畦J匆猎`嚩S嘳j_f7}琸繸畮1"鞨!Q熦kうz眘貤h7緵w姚>~粦厷k戗+紒QNp▃8J$郢歱wAごK\辞痵 /<蹀b;m荸*$鹳M舃EW閴 鯍焓癀槐2U9*挂f7rs唇ヾ痫脫#.戮~焵胔)洉=D窺k觺烚|蹔睏滖X1K%疐O旐頗鎥L竄廛8ixj鑼.~髐>U#pT僨廇8灝氺阼C& =耲!4*訛e鄬1$R谇=Bv點譶*#,稯<^櫾Z:8募湢E柕捗3戂+>荾頑* 篛)bm[飿^Y _爱`ぺN8$氪i?塅a瀐磯xV瘍M_俶q ',妴v,q$阎<鱭|污裻紼,谹 e硚擒XP@霜|嶃煀R3"Xw陜%盔盢%&"Ⅱ4h厑#:_d珟聓今G)篔)A雒QS乇~d欚}Rw銜-)' 鵿9L凖uat,糑i*si頶湶|I=y鑋1?[颗Jx>龕薀3 C Rg隥濲Pp艥楴槼4=崩 痡\x衫/鬍m箭)豷帟ht噦蒖禺h-J餍9M 蝶r `3π珱 穾櫣侲緫%烚5g}3>軁勶%敢>Y C鳼Q5n蜐:但N'婳7Ao4v黒c1応巢蔝8騚(嶀Yt挚!濨:幵壥hV柜稢+閑雏=▅/q崫4蟤u琯媺m?+J3鼀厠&'[箷╔q]覼^繜佄糁=夏t颼8迴擷/=1Y冁%朝^Z╯ 媎=閖僫6閧痊肋|"2儣C,e彘)碷看Y扥0敇Z溌熣[胀fvV/躴|爊讴20/~4075O骩鼃?灆鄬 K蘉?Ю婵蠝誉忺啁|>↑24/6.6多轲'耩鵾y\渠SCb豇1弨蜴|闭朧 Q騋<hn]2r狮B%~稽礻}戲d恺 須

    `榾據")"b)棰Rr廯瘲2尘a奱崏厎唟ggoodK+k蒗玺/9Y()^Z窋 FF"G骊槛>2蝌闗黟暹盟 貀麳/垄7猑 泩??伉n羡}唝}翣熋on眢琚A^?鶏荝1濍<駸濲衢愃 <寥H R(9稩I2訝&K Ml颿乷漽8展痐弨L椸T溰E:怅曦_逿骧矒漎k&uq"8@ m;t ~AI咁$玲1鎽A韔弹U…T乽>灃i椶樋bp秬咊隣楘乇z!ジ癴w a佾.侼挍)SM嫸拦7hQ )(G*/p_"C趾卲s访篕▆`t"挏鮄A杳b眍閶獖磼畳 B茸]<疠j{∽TA^D伾嚡7u÷誺璧棲焀*e蕳\钴E癔4瞕Ps銍0歞鸔(n*9M稅5 G"鶴餺1Nf盕顳莽H59%誷F N,鹲 uE⑺昻(K撜榰軦ww 虉=扏o64O&?}䶮J葓秵 瀁y乚lSバ:T榠鍦i莓受捓&IET]苼圻a0nゾh"逆溣啗鼣 .鑲}G'h无B/秚攗吠 8ο)聝硧肌籰o尽饨44珕3d8]漛3睤緻nh喫?,h鋛$厶辕*閔蠈箝v繨<鍲恳╦蝇 9~徶@'<)&轨繱凙 o劗O#$砯逺柋锍R崌羫鮣$V萨箄苫%7諬I蛲, cU'_彤0Vx| O]虢琟|缩靜蓸pK缭酡╳哐咼佗}0^`槛譅蹹弼廋A掋揳FW-!羄籯-Cn蚟y郎4昫悐~>ЁJ橌7嬡龉蕤J凥~軪<畬靌u焹燫<虿~溧z惙|/+,仙滉闾;櫠爑啤凶f雓 觬攽(鹵/8DI齗[9y#$Y螂{捎寍啽欇钁G<驏\髛2楟 煼搛S蒸#巗SK檭.耍勨]庱}刯c¢鷸h档Ac偑菤W6T;:F儖揍h赛鎹 !5餜唟Hv璌顨(yU3遗%嘋~t嵞 $t$;,9駷变'鸰h礎韢覕俊譒b螊痥溮WN匤 h.XRPp浦RjXQ!:捕玧 ^R< 囯KLpz->鲃c綂峷"涌q颼鯷垯,蓽 汃菍朹n3Fl}蕩T饋v麈砭6DgOgI 娨/%唖ej)窖Q"軯底蓁皞j.勓*G綯捕 泼嫠x 9鶃&汪+敲'b萧A}7sx唆]踗爰h^w(且w[-磹9饩>5kz)腢稼,P{伶终腥省Y淕 z絳蔼8褃r 啵鹩t芈U.kA妵5眾彣@6诱羣r眻濹+奆圊筽⑸O[u9稬= 獁<→u{藌邬猔#P脕2`,簝腁燐瓖!除s6w籍V埒浼p9x锬U o弬{踾鴛$蒽o碶M>灍Z.f<$b镸鋗/w賹H宾I槣" 挒$0烷崔眧K8V奻L誛g璒ぐnM{!94爒+>背巌6O[22麆蘾陲^Y癩 "d踳&貎4期r賮 #齄茙6z3戼*>@飕 墖KΣ[極徇 讷N摭08>#钆﹔苮T靤煒珫k労オU垸祯$/啈, -#_! &扔② :師嗔)A艂. 折b=愩n瓡魡U蓄弯絜蜋拳茰眏<Tt@榌獤c#颚鵲%p;塠66d聟7x 靧渏MrF舞B雴g4隳}9C7Tㄒ篚+迻\獈?熊"B?椟脙>S',=v鄖北甸鑚?榌鬕\魅I ˙[TCzh醒> 犊雘昴遐蠂E<威O蒲z 螧褔B@'柱、鯌%本fB41n榉B鈬峖/&.-9牖6XM㘚Cヅ;堓@葌鎴S 犀~鉞dW墯缦[uU勂{ \溟4虚鷊急h僓倊筘笪~忒滞>0苃鐍w禗(H+滬釉戜3雁W[G(φ3qJk蜩s*m劦?t馟疅镞)傠闚m瑡漞uV4 蟷$ $閖詧g-&XI0場 /"Ⅶs渚犐侅IL}C;eH汍㘎闷9?崵4H蓙3Z0?H蓤衲艆裡 蟙韔 9蛐K%已DoU仆凫剘嘱iY鈆$﹍栍耟量慌F-#→不奱污瀒Ny擴J鋘)儐fD餍Ye鎼亥&}p更M:\瞮鷲7~R捷9)鍃榌渁5镁F.瓈承龓[鷭遆M脍r=(髒;!$莔Jz+↑k箼窜b-岒v*O:吙?纈[M'蒅禑|s狼~6f奟甦Oロ03劦9幖V蘷G=%W膎@蚿慜疦憿";f_欛U簚 -p蛯D!1*(.,{L蛊 e殑coiU 鴝魭)?将産c鞌q乾l$罹`P緧i蚡棨a缨#*烥7.3泔R+/衖QD糳$IT葽mx\畎73<} 0;i耖@c#陓;e弅螼 坂8吰豼2NF鍉SX叹4/0yC3'~y持MWA4u5噏^畉z` L阷僭葯䎬191C9扽挵)Hm挕a5褫=$夒2E.葘围u2#E沀rz愖l憔烜H50幯桧帑瑺筺C糵貅媿⒏s銆RW(呶 "U賫V*s>|[軉S摂獸D~ k3F膕鮠萨鍛8"pQY毐WE飔D桶箞)l粖陔奵n滂捥trO@UN5t閿`f◥匚蔪蚱`{ w胭+嫓麩7'VGBa$跚E畓盥o_k(佰Z7u)3酘荐鐈)邓84-q{姚d麣Z4Hi]茍钸u{{>( 忿Y7(5牃r1眧&装'i赫c桙反巸娔D,*淚蠆=谙 !:鶁內汚.A9焴-84& 敯骔] U橓>庈楔鬩%蒡`沩瀮锸 粗n烑峭ez| NK%闭朖窒霟<:囫卫鈩e栌食P=蟠蔽E(eW眏镇h丛hu蓙皟g%儀 k劚阿鍁V&奋 钩逺疊`無#t]&咊<紑1<Ⅴ鰈6藰Y瓛齌f3棲>鋨=稩z1x8攗陶唫n纑岅尩65噙g厕t呩阿t夂d5"CoM~e㏒pk梎)由3攕圩*5+暁 鮇E蠺 I 叒^w槱vl頵蝆椢XcMM-%N宑锓侴頿g~gH啁*箃OZA鴗攆UG&;m荎L?帬6硈曤縳H嵕瓦蠉>胱tM鏈;|讷pOL郎Q5蛯x)&䲢=辞>壟惠 g詉j`i膱嶇稶#N吵P!牣R6m蒂墫诵r罤璫E Y邸Tn削ㄩiP97猢嗥絢 矈e;瓆觬楍(j}熙*,蔎=谓(镙!棢=0'緜;u爛w厪2裣y蟔|枣)灦幃7崬硽=丏貲物12>l2鈡 鋃睳kn棝Gl呹誱3禽Uれr]夠t騚)!B黸n惬期衂咚砞{S)j濟>该l/璒蜋硕 qQ桠丹K?"; B!"6X:漤骅厰q業y>侵呜呀5t庎z4濃0<-梡碟<谕JcE+ .C驕渭D1犠啞;:Y椀糗tq5l堛W楬$ j7施q'祜'踏4荀惨s6aw鱇廼┒=T諣擔|0璢侸z凋策^=$惼'籿輱嵁鰜8v垴薇蘸敾U]0悟o睵 绺>檍*zD癏[;}喉?嗻~E纊 6峳o&O Pk7瞽搜A漚k摡鼂薺軟橴指*,A羏–怹菳痽髊韽齸錷1秌碩勝⒘踫奚B饰5T 髎邓坏rZ郊*u绅%+襩`賫+m)逋s眠P.藶 v n箎- !rq赴iu‘鰦|鶮嘽躨囇q8Viv宓墜ク巠9︵_(r騳/蟱G.禱=習潮s]F澙l犊^IRq1L"W┩硴,c噼.鉾 鵘 #;,,n耎&_0导*抏驍%'b*鎤EVX瞤UY 嗉N+璕%€坟]4鵕b5G碇钌桔?琓 +屾'`陓婷瓙櫥渎濜迓烓砳B&*絼W⒈譃床%鉭踚/篴r珄脚鉏V婯 k躓r怍臟濑\研懅&H嬇亝勅譬{5骾﹍缅x{'夊 2圝Lc州淦蚦K'M揜悔6顇k妇鱊氙b酣}缴鈎/D×軗*挻葆袁赒|顠蒵攟nr~o r犔*帯2(&达 踖E\覕>&渨 吳 8Z曀m瀄u鐀爸佅_嚾qiu詴鴻B繀c 1沿咓昷z8扩緫妝嶍yn H衾褦c47< YQ笍2f|gYT}"旒吡UT '蹆矩鐕5CmhgUTX氘侎2洦熀妻8賕151";0Lw辠]獔C歮櫭A;="5rPK.s 樷宸cm2呫3箝b(鷯厲g6"U燇f*]饐,魚b荓罀錑荄j澃簝 F!8-=;喖-樾O褓&I;>/O杫.轢蘙凿洅 0'鼅f铒fmR RG2面瓞X裭9認垉パR 经tOvhリ忄@R陂﹝D#:h磆貘H榀礭Fs祓Tj璥u+鱪Y敏偄羁试/妦賉奄$:勿]讆!R4朚}7)b噍Q轕n飇廽2BE麒[羻选籭埁K侗LV轾梳E-蘼此x悬餭朆WT d6蓩炌b%d脤53蟆宖 莄32m旓1饅u艍樔W樠&蘤雬逽E=鳕彛櫩Cㄌ 鑶1@ 璲J売沤俲嗠rQ ]5>(;0煛n浃=貤靆fI%4箬咎\C3枹xb鬹餷FQ〇C;N0n眡-笫q_u%骉5囪0:bM疁&荦鱉nf佃栌[@櫸 愛V譋毞2JMk 葔掽婗x{薬'n2h帘椀胪嚀綤浪B.0毚飸涐稺淢伻橰/s敢釼>q/w眮E賧篨;蚵O'利怂鶇貖% h咓=庰漷甯E擷 咎萘樂O,潃怌3:G铗|攴f妘U#i黆娌 ⿸扁)n_鲶zvb 榙崟\梸!BG!<-/盳諬赤zo誽沲"@5 ^-曹,词K煰_ua煺Zド6烽捧Y墧bmH鑻9槊XZ銩s鹎&I怴 DH{1揖 "蓧N態棂二(U癇 Nホ 3Z9 ^UJデ苔犼Q2N.佞.b6Ji譾訇眦鍐<梦5$侘~/c+敕厲跿腸翷1 読2}K#薔 9,KfRgx线纹顼w0S眏%#)熂▆%G-哞吔B罘"莇舫- 沴.KV,C鰚%管Phn顤W艸哂>&*9KQ+]N檿x)眻誗8_0歐黻W5愨<扎X#+C幊脺穠悜 螭鬴P契豻3!躪8蝏$,貭颻 耯'┈髈≡猍妚G鑕b>@Z胦藓鷊Q剧汴XN餾胒浵轲烵,-鴈s1{ z,潐7#E覇8X#/X18烚 澢k^Z<䜩圸#W园d賔.=@R愔G蚞(%KW瞐VM 盧+~圫_n矋馬( .DYs>F陆<騗赙岟`遭矢~~憜"锍糲珕姢"'澂1b/譄Odz_2;@u薿浓0)褂ω巽qX7^奮祬歞I瞺軐;)宇 % <桒齪x簪躜閝#d⑽耑M嵵%1-?e禽汵謋琢蹳卂o"認癄狺鰤獩U现缝) GKt\<#ⅴ螁醆,呗0#Hx+讼害"窸h稃t1"h霶″-悎娊]觰蒽,\n肦塲OE^1^楠П^墝 -|e2麩禼朩螲蕚玶狙tx=逎9:n儡lki崨騢佬2顐繬━$6嫍V輋\鰋V娲=0)捖 汏檳L(砪6K|@w>I7<@摂斳 k嬎拔着A($↑a 蟳梸筓鐃鍒梠鱕覄7h> n狢%埻;B鮜邢? k婷或屪fsyo=$敼 1餠)罓吤V錝c7膨^n▆斋瓰嬺倾冃D泫慜h^"ML蘂縧7堛肛~+谸x,蟕)>僢 S盚脁 荬m歏}nQ懒Lo━#EO过' 統(^竈円緮I oQTb)k瘵輷毻)Dr鄠肤鱟-骽=秈?f勶$, +泛p\壀 鞭谤b#趃謲蹅t7億&*諲 倿:-巆杦9$嫚H-;浟钼 蜽6吴缯裧 瑆8䴓E罼.敜A?rEP"}打zmL!褐诟=缐樝#a.3掺鄋p憍楕佢颕}zM.鶛3 %屔u#>諮U(蕇,$)1y惷KQV萾@异VDtp9縑4#|Y j:l芈魥m毲奨$\j滧pn唯槿苦}?狮_帇.妼脜;Q>p翇N働S伛錊?膘tS磍y*B%尌'廥铊京壕謴烬傻V鉛銇 iI驪C;?構oi&4殠+7`墔%Ty 锣b本躶 凾流焑,t醳" b竪てn睯乔椾誢d廟岠酳漚d9韚薗v6斮'I愘需d绽j蠜晕,仿q,篔+'怶=咳bI>lJU瘠?攻V芃┬aC鼜)E FDRZ帲o%鬛鄜MQ-5H偝:畆飕傍U@戰礧鄹e袰)/?鮍骟K旿-^筚莃@C舸C/w焱L7'=$.&"y$遡滭镉紭魚%蹌J#囋卸&X5嘼J粗}薋美=:罶D\嚧7)Gn閑' <\.碦~盱`Bh?譅毛穆!#=弚"SM+芓H阞筌S觻蒝B=w擕Ci4S6V!.黤酫葺溽珡)鋒絡摁l< y判Y4S"sj2k' 搑縥3) 2嗸體ы%#亳4y俞~悿稃鋫笈@蠰苅SWd{聛3G<秿k-蹵皰F竀┞z穇&菸捗6祡鑕3~~w; u#m.哛|#弯賈矅Q~窲S饍0bH拎+畩(齻5o'萶驤^襆B7獪(d鶑@臞Dd-+&鍮u6 %A*F ?罖Z]*蚤僞k黷s觕2J浉?I\>辐v, 菅?2+Y(サ/a/5鉔0b炐5LH奖` %士0b梴葄4鞂氊,械5G銫ォY盞[[#森0芉6樔w+E茧"岞=齠63飙〆+鎵巙{笪&眘=徠盚顪 k:跙bF ?2孠V謋 侰K=秾?E<疩刦YxO ,(c揚峻tLGNbN0飗聗鶱AUP.駔>.^wV5 郚 1啝瘱凴绒汲侂馧簈 - 貏>ЮXR铃徼?倂o8箅賴迟鰬髝侵鋼0鯿曥艊聑G]l箤飸壠 ㄠ:I]擞cre 嘦朓 鳷5順s8Sd诬1煦鬾{m惰 ^Κ+T 洩畚~i/原頟|裎箂q0 嶩2GE0╂墌]&(((.鴁埕鹶徾渗筱婖Sg龓k掁?鴽b鏅櫆邸順齀*蠍嶠 iM&=&&未j@1 D|眳漖=Crd 呍疨@M 戂 忕昽撞弼_i"iOVhdt舄c萏饦~甍.?唜d翣汬X鄨8榼0B蟙渂x曕Oe垟 a1侜th筎$h﨎!輅tp郣黛A \*毹埿愴獢廫$サf驝q吔緫Y疤茈[籛!璽M斘2壠[犦 P^m>[瓆&鸵叛灸򀫲钒箹澰; 铄Μ\祔槑癏,/S[Wt葾 魣ㄅ縠V 8 秗蚡o穡-b箛帱U剓 ~褤*% 酀峍]WOQwtM嵅N紡宠倃妒塑BA_葖3V4F6魺镝BC礈?癅鳿A睃 R謑$@Ft*\沧 歶轍槫3渻e6秞 垗^:c檴?烋信E^(n_蹷 O茄詌鉚嘦B*籮獭沇_豣德齿嫏a 闏(} 億z//襂哂7*%橑贕Y乪$9躙g鳊歞J$b謓I畑I舑涵蛵h1農闌N癁钍?E啻遳6i桲tu1*7u` 螸 繗X4匰蟒截鏮碏-9j.昈"0㈦紘F杲蝘柲O滀e痶圓杓篂\hSQ惐鵅靮q浦'.,攋韖害i卉>╤眒慤豻雖K#H裦宸 D汖臈炓栘梛;p>.P鷆g}-炋蟔袟奱;5$噡"嶄 矍纬4瘃wD松懂阆v?阧ǜ&铵Ю棼咧3P鹬W N樥DHE?銫+,×rq客湚 kR*s^Vp炟芄欽DPЮ8M9%銔鱟7錱L/哢$馁Pt鞼溆重瘿簏君n8矬靸;X]gd`悀铔叟GG梟譬 螒捻癁Z=呤1:籦_=c7髄审L惣邰l焮SFy齿脧/*4鰦僫訸蕎岱)璕9v锒Yu6蜾泈藄)et搄楿(5+鄢x*澐鏐*璼S蝫烖抑9塥=o蔈J曌觬筋#}餝燲5|給>檶镱}#9k 襓x骝詶Y,奣W(齍抴┾h譿qIL錼b"\訰镚绛,'戬=曫鳺5^隵聭6UJ帩T玾鄋营餃S 嬇e梔T镫嗀苵豙緓H2a*m-69蠶9E4莺割礼NK俦蛫囋鱚R!Aux+糛hB鳛瀅禜:X7$E暄e=祂:膶_73珆Q-礚 収歫燐䁖qCヮk赻U瀄WO鯗賘 惌UM靺CwS[9m7?]綹妚雧軂踵L)R/Q椇8咛耗 [,炦yr竓褊侲T$~冗@埐C鵌鍁">慥8Y6&啕mq揔*诙9!{xQ 拀仯6鑚O4炥SF,YK離>"已9f蓩3u珔鲷J"淮措6>x玈亏N玀霆9cs5[/簌蘃x虔O蘪紺"鲓л耥曗鞖舴q荓侉'qr&-橕鳤?欰緥)l)<\襫=譶⒒ポXh:t=雧桕t5锸:泣J3n趉庶RDV'?:擸"4eOB璀t璙ox觮談m巙糿"马藌Eq .鸵咶驯7F炊礴%哐衯澐縧l搓 雛嗣.泞脺Q4wt輍1[P閎Z{靈鵮煼Z鲱傘雿s蛰輂t顩W-3=&.(滓o銳秋婮+侵m6|X體淦w-l掀4汾e7蓜籆^OPb鉱函,u]#a/册?濓瞬 繊3膼o鶛%讀褙糇/詐e蕭雫祑-刓99鯌u角罴毢4Ba钺炝駺?婱渊酁袵75}乜%T劉硪*邱速愧彡礼w2Kg:鷛"&h!K'鍀<&嫃mC滶V喜楆菪0ク7棃(}噥/-睡{茐疎Z胵貣茯IX叅1篟%(竳级' 笉(z蹧-x歬涵\儠Z檦夔)'惚毻Y萛灻綁簍迟MK噮鶈o\鳊w鱇61w屪9K />У鶰%埫J挳哮吲8蜢x鬓姒?栗樉錮N6嬂lYq.[(f7髇旈棾%\愝$G揩2f9 莨y区dIk9#蛆gi鷘*"リ瞕#=譽舆傁f梓i*芽鸷抰<=69zq安歠汧鱾脹囪媧恨髺属L哢U 挾眈 姨頺 3a@+"f鞨Xgaz,⒒Y?"+菔淇顿河勰*AF戯]烦&FC淧]戆t1.覻)靇渴8<爏詁[加8繾毧8筙Jk珮"^q賐鮴#F汐洋尬錥罇 9?窕tX劳C6祙檎y-悖z󐌾钣 寫垭鏁w訹鵊鰜*u裗嵒=烦聕謽$541>呙轴奉yn绑1汅 l苈伲韯侣t┼'i跖齈诇,&寳m坳6,;45M笃b鮣氵F峩>鞔:檇「镩蜂5s嫦輖皃~庿湎奵|KB喉叜^5咤CR"O婊眾歨(夁vm馱蹧Stl z鯄q*)丟(+踲抍東楘 0Y粣b5使\m)翰!)莠③+OL馄e誦5k_譳;氷蓫娙搢k広媅>镴 縠4竚曞瞭籆瑈-噺橈u赛W+.匱f嗗曶焆甌" 鐓c(&VP杶醹E FJ;鐂鶷N踨远$~蟍x浕乎'-Q矡+毥}垡椪缤鋰y嘵M2l觱]>O#II悌KVR攴&fF蚘7濘DUw(3紀靁+壟砊輱:31骓hS=/i]螚q%bYT髿羾a靲|絔欎m薭趌潌v仅Чd渒-窗X~^ 螪疟G灋ErI r絲;詙;歒 譡gY諧衮誉鶵>} CF5樅(y蚋?K0?硂b筘(礊b轇$谡un滆︺Y代熢煵0+専橃ZW必介d*恡宝)$2缻B播S5?戓鲄鼶0延縰NP芌S/u鐃6]噪1\<稬9厧嫘^E麈1鴟経й挗E* 鉮u麟谗覨?0鱉O7曥嶆 杒鳞9躾蝁(&友R棱 浘茔敡鵕颰龈讪+钫<&d%飄A槫 y臈g)愔鼡\\'甝?xv-fJ廐!~(勑縟&羗 Κ3釚墘ais椎l耱A頚定共同行为人之间的意思联络有助于减轻受害人对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基于意思联络而实施侵权行为的数人中只要有一人的侵权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之间符合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的因果关系要求,那么受害人就可以完全不用逐一证明其他人的行为究竟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也不能通过举证证明即便没有自己的行为,损害后果也照样发生来免除责任。[xx]

      2.共同过错说。这种观点认为,共同侵权行为中各行为人之间的意思联络不以共同故意为限,还包括共同过失。“几个行为人之间在主观上有共同致害的意思联系,或者有共同过失,即是有共同过错。”[xxi]

      我赞成第二种观点,即共同侵权行为中的共同过错既包括共同故意页包括共同过失。所谓共同故意,并不是指每个行为人对结果的发生都有故意,而是强调他们具有共同的意思联络。对此种共同故意的判断,也不能仅仅从主观心理上进行判断,还应当从外部的行为特征和表现来确定其是否具有共同故意。所谓共同过失,应当是指各个行为人对结果的发生都已经预见或者应当预见。这就是说,尽管各个行为人没有共同的意思联络,也无意追求损害结果的发生,但是,在行为实施过程中,行为人对损害的后果都具有共同的可预见性,易言之,他们都认识到某种损害后果会发生,但是因为懈怠、疏忽等原因而从事了该行为,并造成了同一损害后果。

      “解释”第三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其对共同侵权行为的解释涵盖了共同过失的情形。共同过失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各行为人对其行为所造成的共同损害后果应该预见或认识,而因为疏忽大意和不注意致使损害后果发生。例如甲、乙二人共同操作机器设备,基于违反共同的注意义务而违章操作导致事故发生;数人在户外生火取暖,离去时未灭尽余火而致损害发生;甲指导乙驾驶汽车时,共同发生失误不慎撞伤行人,事先并无伤害的合意,但他们都对误伤行人的后果具有共同的过失;等等。二是数人共同实施某种行为造成他人的损害,不能确定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具有共同故意,但可根据案件的情况,认定行为人具有共同的过失。如数人承包建筑房屋时,房屋倒塌致行人损害。各承包人对建筑物倒塌伤害行人的后果虽无共同故意,但可认定其具有共同过失,并由此使其向受害人负连带责任。无论是何种共同过错形态,其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各共同行为人都必须要对其实施的行为造成的同一损害后果具有共同的可预见性。

      我认为,在共同侵权中应当包含共同过失,主要理由在于:

      第一,共同故意说使得共同侵权行为限于故意方面。尽管在某些方面也有利于保护受害人,例如团伙责任,但是,由于故意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此种状态难以为外人了解,受害人难以证明各加害人具有共同故意,从而免除了加害人应负的共同侵权行为责任,这对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是极为不利的。将传统德国法系侵权法中的共同故意扩张为共同过错的趋势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害。

      第二,共同侵权仅仅包括共同故意,也使得共同侵权行为的适用范围过窄。事实上,早在罗马法中即有共同过失构成共同侵权的规定。据《法学阶梯》记载,二人设计错误,致使某根横梁倒下而伤及他人,二人应共同负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事故损害,法人侵权的大量产生,过失已成为侵权行为中过错的重要形式。因此,许多国家的立法和判例已经承认基于共同过失的共同侵权行为,认为从事共同活动或者行为相互关联的当事人违反共同的注意义务,造成对他人的损害时,应负共同侵权行为责任。承认共同过失为共同侵权是现代侵权法发展的趋势。

      第三,如果共同侵权仅仅限于具有意思联络,就很难解释一些新型的侵权行为中行为人是否承担连带责任。在现代社会的许多专家责任案件中,行为人往往是共同的过失。例如,设计师和建筑商都具有过失,因此而造成了损害后果。在现代社会此种损害越来越多,如果将共同侵权仅仅限于共同侵权,则许多新型的侵权,如证券法上的专家责任等将难以构成共同侵权。例如,我国《证券法》第202条规定:“为证券的发行、上市或者证券交易活动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专业机构,就其所应负责的内容弄虚作假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并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给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侵权责任角度来看,连带赔偿责任通常适用于共同侵权行为。因为在数个侵权行为人彼此之间具有主观上的共同的情况下,才能共同承担连带责任。连带的基础在于其具有共同的意思联络。然而,在中介机构实施弄虚作假等情况下,中介机构不一定与上市公司之间都具有共同意思联络,原告也很难证明中介机构及其成员具有故意和恶意通谋,但我国《证券法》的上述规定,此时适用连带责任。

      第四,共同过错扩张至共同过失,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过失的共同侵权是以现代社会中事故致损的大量发生为背景的。在共同的生产、经营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人们相互协作、联系和影响的机会日益增加,产生出大量的共同注意义务,就引伸出共同过失的概念。[xxii]大量的事故损害(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和产品致人损害等主要是因过失造成的。特别是道路交通事故侵权中,在数辆机动车违章导致路上行人损害的场合,德国和荷兰都有判例确立了共同行为人的连带责任。[xxiii]尤其是共同危险行为在实践中经常发生。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时,虽然加害人不能确定,但行为人主要是基于过失而从事致人损害的行为的。所以,如果共同过错中不包括共同过失,将会使大量的共同过失侵权、共同危险行为的行为人,被免除了向受害人负连带责任的义务。

      在共同侵权中,是否存在着某个或某几个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而其他行为人在主观上却是过失的情形,值得研究。我认为,原则上,共同过错通常是指数个行为人的行为或者为共同故意,或者为共同过失,一般不可能发生某一个或几个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而其他行为人在主观上则仅为过失的情形,因为故意和过失的结合,则行为人既没有共同的意思联络,也很难形成共同的可预见性,所以一般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

      四、小结

      共同过错是共同侵权行为的逻辑起点和正当性基础。我们认为,对于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本质的理解应当坚持主观过错说,从这个角度上说,“解释”第三条的本旨在于扩大共同侵权行为的范围,保护受害人的权益,但由于兼采主观共同与客观共同,同时承认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则导致了该条款的标准不清,适用混乱,并且赋予法官过于灵活的自由裁量权,提供了过于宽大的选择余地和裁量空间,不利于法的确定性的实现和当事人对于司法裁判形成稳定的预期。因此,在司法实务中应当予以明确界定,严格掌握,科学阐释,及时修正。然而瑕不掩瑜,“解释”第三条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握现代侵权法的演进趋势,突破了古典的意思联络说的樊篱,对于共同过错的内涵作了合理扩展,将共同过失也吸收入共同过错的范畴,适度拓展了共同侵权行为的领域,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共同侵权行为框架,为诸如专家责任等新型的侵权行为类型的纳入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无疑是十分值得称道的。

      --------------------------------------------------------------------------------

      王利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i] 共同侵权行为是一般的侵权行为还是特殊的侵权行为,学理上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尽管共同侵权行为在责任的主体多元性、因果关系的推定以及责任的连带上具有其特殊性,但毕竟共同侵权行为仍然属于过错责任的范畴,确定行为是否承担责任的基础依然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过错。尽管随着危险责任的发展以及对受害人救济的强化,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淡化行为人的主观过失而注重行为人的行为的客观关联性,但我认为,这不能成为放弃共同侵权行为主观要件的理由,从这个意义上说,共同侵权仍然属于一般侵权即过错责任的范畴。

      [ii] 参见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iii] 黄松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iv] Esser/Weyers, Schuldrecht, BT § 60, I 1 b; Bydlinski, Haftung bei alternativer Kausalität – Zur Frage der ungeklärten Verursachung, besonders nach österreichschem Zivilrecht, JurB1 1959, 12; Bauer, Die Problematik gesamtschuldnerischer Haftung trotz ungeklärter Verursachung, JZ 1971, 5; Deubner, Zur Haftung bei alternativer Kausalität, JuS 1962, 385 f.; Brambring, Mittäter, Nebentäter, Beteiligte und die Verteilung des Schadens bei Mitverschulden des Geschädigten, 48

      [v] 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页。

      [vi] 程啸:“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载王利明主编:《人身损害赔偿疑难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之评论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189页。

      [vii] 参见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

      [viii] 蓝承烈:“连带侵权责任及其内部求偿权”,载《法学与实践》1991年第1期。

      [ix] 参见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x] Palandt, Bürgeiliches Gesetzbuch, 55.Aufl. , 1996 , C.H.Beck’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München, 992. ;Esser, Schuldrecht, Ⅱ, 1969, S. 446f. ;Larenz ,Schuldrecht , Ⅱ, 1968, S. 406f.

      [xi] F S:Giger,1989,p95.

      [xii] 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

      [xiii] 佟柔主编:《民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227页。

      [xiv] 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166页。

      [xv] 邓大榜:“共同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初探”,载《法学季刊》1982年第3期。

      [xvi] 王伯琦:《民法债编总论》,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年版,第80页。

      [xvii]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第二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168页;张新宝、李玲:“共同侵权的法理探讨”,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11月9日。

      [xviii] 参见程啸:“论意思联络作为共同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意义”,载《法学家》,2003年第4期。

      [xix] 伍再阳:“意思联络是共同侵权行为的必要条件”,载《法学季刊》1984年第2期。

      [xx] 参见金勇军:《民法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xxi] 佟柔主编:《民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227页。

      [xxii] 参见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中国法制出版社200年版,第273页。

      [xxiii] 参见(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侵权行为法》(上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在英美法此类情形称之为竞合的多数加害人,但其后果也是连带责任,因此此种区分鲜有意义,二战后这两种诉因不再加以区分。参见(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侵权行为法》(上卷),第402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
    ·
    ·
    特别推荐
    ·
    ·

      无须注册,快速提问。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温馨提示:由于无法获得联系方式等原因,本网使用的文字及图片的作品报酬未能及时支付,在此深表歉意,请作品相关权利人与中国法律网网取得联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
      • ·
      • ·
      • ·
      • ·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