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收养法规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收养 > 收养法规 >

美国夫妇三亚收养18名脑瘫儿女 贴上退休金(图)

时间:2012-04-19 04:54来源:大么小么 作者:如猫的女人 中国法律网

美国夫妇三亚收养18名脑瘫儿女 贴上退休金(图)
2009年03月25日11:45 [(3)]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南海网
第1页:成立专业机构救助更多脑瘫患儿 第2页:入不敷出贴上退休金

戴维斯夫妇和养女

脑瘫患儿正在玩耍

一对美国夫妇

18名脑瘫儿女

留学海南的美国夫妇,因收养脑瘫儿定居三亚,并拿出退休金建建康复中心救助更多患儿

2年前,戴维斯夫妇搬来三亚丹州村,这对美国夫妇的出现让村民们备感惊讶。

然而,令人们感到惊讶的还不止这些——这对美国夫妇12年前收养了一名脑瘫儿,夫妻俩不仅将这名脑瘫儿童拉扯长大,而且还成立了专业机构救助更多的脑瘫患儿,演绎着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18个脑瘫孩子

管他们叫“爸妈”

3月24日上午9点30分,位于三亚河东区丹州村一组276号的三亚光明连接脑残疾儿童中心热闹起来,不时传出孩子们的歌声。

步入这栋2层小楼,记者见到100多平米的大厅,里面有座椅、玩具及理疗器材,10多名脑瘫儿在大厅里唱歌。2位慈祥的老人微笑着注视孩子们,这便是戴维斯夫妇——约翰·戴维斯和美华·戴维斯,他们1993年从美国科罗拉多州来到海南,夫妇俩都会说中文。

他们都已年过6旬,满头银发,在没有来中国之前,美华是当地一所学校的教师,约翰则是校车司机,他们都已退休。

见到戴维斯夫妇,孩子们都喊他们“妈咪”和“爹地”,夫妇脸上立即绽放出幸福的笑容。美华告诉南国都市报记者,这就是他们和18个孩子的家。

美华说,18个孩子,全是脑瘫儿。其中10名是孤儿或弃婴,你知道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孤儿院寄养在康复中心的;另外7名是本地居民的孩子,年纪最小的只有3岁;还有1名是自己的养女。“康复中心是非盈利的慈善组织,主要靠各界捐助维持运转,常常入不敷出,但我和约翰坚持了近5年时间。”她说。

美华说,之所以坚持救助脑瘫儿近5年的时间,主要是因为养女琼捡。

收养“琼捡”有故事

儿子说以后我照顾她

琼捡是戴维斯夫妇的养女,今年12岁,也是位脑瘫儿,8个月大时被亲生父母遗弃。

记者看见,她穿着短裤,坐在大厅中和其他的孩子一同玩游戏、唱歌,脸上洋溢着幸福。

约翰说,1993年,自己和美华来到海南五指山市琼州大学留学,学习汉语,在留学期间收养了琼捡。

他说,收养。那是1997年,一天早晨,学校一位女生在校园内的树林里晨读时,发现草丛中躺着一名女婴。当日送到医院检查,这是一名患有脑瘫和孤独症的孩子,身上还有其他疾病。

“我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赶到医院。”约翰说,女婴躺在床上,浑身都是病,非常可怜。“她多需要一个家啊。”约翰说,当时便萌生了收养这个孩子的想法,于是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一个月后,戴维斯夫妇将孩子带回照顾,起名为“琼捡”,意思是在海南捡到的孩子。为了照顾孩子,夫妇俩结束了留学生涯。 3年后,因对“琼捡”难以割舍,戴维斯一家来到三亚定居。

“很多朋友都劝我们不要收养一个脑瘫儿,负担会很重,而且年纪大了,将来可能无法照顾脑瘫儿。” 约翰说,当时很矛盾,家里召开家庭会议进行讨论,16岁的儿子说:“将来父母老了,无法照顾琼捡,就由我来照顾。”

“儿子这番话让我们感动。”约翰说,全家一致决定收养琼捡,并向中美两国民政部门提出收养申请。

2002年,收养申请获得批准。他们带着养女到美国做了3次手术,除了脑瘫,其他疾病完全治愈。

治疗员正在照顾脑瘫儿

请木工打造的理疗器材

创办脑残疾儿童中心

“救助更多脑瘫儿”

照顾和收养琼捡后,约翰和美华阅读了大量有关脑瘫方面的医学书籍,懂得了对脑瘫儿的保健治疗以及训练。

美华说,脑瘫是无法治愈的,在办理收养手续过程中,收养。自己和丈夫常前往孤儿院,那里有很多脑瘫儿。“这些孩子没有得到较为专业的治疗和训练。”美华说,他们便萌生建立一个专门机构救助更多的患儿。

2004年,戴维斯夫妇用退休金在三亚河东路成立了三亚光明连接脑残疾儿童中心,并为孩子们聘请了治疗员。

2007年,儿童中心搬至丹州村一组,现在有18位脑瘫儿和17名员工。

美华说,该中心费用由家长和康复中心共同承担,要靠社会捐助才能维持日常运作。2005年开始,孤儿院的脑瘫儿陆续来疗养,孤儿院每月为每位孩子支付200元。 “孩子们在这里得到了较为专业的理疗和训练。”她说,许多孩子刚来时,全身僵硬,不能走路,经过训练,现在已经能走路和说话,他们感到很欣慰。

“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我是妈妈,约翰是爸爸。”她说。

入不敷出贴上退休金

“我们会坚持下去”

“我们没有固定的捐赠单位。”美华说,所有的捐赠都是零散的,数量很少。儿童中心每个月收取的费用不到4000元,但是2栋楼的房租是6000多元,加上员工工资等费用,每月支出万余元,入不敷出。因此戴维斯夫妇常常拿出退休金补贴儿童中心,以维持正常运作。

“2007年最困难的时候连续3个月没有发工资。”治疗员桃花说,但是2位老人都很乐观,他们让员工们为了孩子坚持下去。

约翰苦恼地说,脑瘫儿疗养最关键的还是理疗设备,但是自己买不起,无奈之下,只能让木匠照着理疗设备的样子打造出来,用于应急。他指着大厅里的木质矫正器和矫正椅说,这些都是请木匠打造的,矫正椅花了200元。

因此,他希望热心人能伸出援手,帮助添加更多的理疗、图书等设施。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一直坚持下去,尽量帮助更多的脑瘫儿。”他说。

记者对话洋妈妈

“我深爱着他们”

记者:抚养一位脑瘫女儿10多年,您觉得辛苦吗?

美华:女儿生活不能自理,我和约翰每天都照顾她,这是件很辛苦的事。但是,我们爱女儿,她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记者:既然照顾一个脑瘫儿那么辛苦,那您为何还要救助这么多脑瘫儿?

美华:我多次到孤儿院,那里有很多脑瘫儿,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帮助和关爱。

记者:孩子们给您带来快乐吗?

美华:看着收养。是的,每当看见孩子们站起来走路,能咿呀说话,我会感到很幸福,我和约翰给每位孩子都拍了影集,我们会永远记住孩子们,我爱他们。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