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你们明天期末考试? 不肯能吧?不是统一吗?下周? 我们今天考完了,你们明天考啊?? 、据调查,泉州市某工厂把大量废弃物排放到洛江,导致洛江水质变坏,鱼虾大量死亡,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该企业行为违反了环保领域的法律法规是( ) A、《环境保护法》 B、《水污染防治法》 C、《宪法》 D、《土地管理法》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核心是( ) A、治 B、防 C、防治结合 D、综合治理 3、在各地的环境执法中发现,污染大户往往同时又是各地的利税大户。对此种现象正确的态度是( ) A、发展是硬道理,只要经济效益好,污染一点没关系 B、先发展,后治污 C、应责令这样的企业限期治污,环保不达标不得生产 D、只要缴纳了排污费就可以任意排放 4.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____________的我国公民。 A.已满18周岁 B.未满18周岁 C、已满16周岁 D、未满16周岁 5.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是(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6、2002年11月25日,国务院颁发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规定》正式实施;2002年12月1日,《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正式实施。这些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社会保护 B.司法保护 C.学校保护 D.家庭保护 7.欠债不还,拾获他人遗失的钱物不还,损害他人的名誉等,一般都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 B.严重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8、最严厉的国家强制方法是( ) A.行政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处罚 D.刑罚 9、某校中学生王某、陈某二人经常手持匕首在学校放学路上,逼迫低年级学生交出身上现金,不给就对他们拳打脚踢。公安机关按学生家长报案将二人缉拿。王某、陈某二人的行为 A、已经构成抢劫罪 B、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C、只是违反学校纪律行为 D、仗势欺人,进行批评教育就行了 10、2003年底,台湾极少数的“台独”分子,公开提出要举行“公投”,要改变现状的台湾,重新改“国号”、“国歌”,引起海内外广大中华子孙的强烈谴责,“台独分子”这种行为是( ) A、行政违法行为 B、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D、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 11、近年来,广东抓获的吸毒者中80%是年轻人。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吸毒趋于低龄化,已发现有12岁小学生吸毒致死的个案。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少年吸毒已成为当前一个突出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B、吸毒无论对青少年自身还是家庭、社会都必然带来严重恶果 C、禁毒只是我国司法机关的责任 D、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抵御毒品的能力 12.我国的先行宪法是( ) A.1954年宪法 B.1978年宪法 C.1982年宪法 D.1975年宪法 13、“宪法是法律的法律”,马克思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B、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C、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 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14、我国的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较,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规定的内容不同 B.实施方式不同 C、 法律效力不同 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 15.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人民民主专政 D.社会主义制度 二、组合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房屋买卖定金。祝你好运!) 16、近阶段以来,国务院下达文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清查拖欠民工工资,土地。在清查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些企业大量雇佣青少年作童工,从中牟取暴利,这种现象表明了( ) ①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国家给予特殊保护 ② 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增强了实践能力 ③ 企业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社会保护的规定 ④ 司法保护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17、学生刘某、宋某经常逃学而流连于网吧等场所。2002年6月16日,二人因与北京“蓝极速”网吧服务员发生口角而纵火报复,造成网吧重大火灾,致使25人死亡,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事例说明( ) 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 ②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严重危害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关于刑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方法,只能由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法适用 ②我国的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 ③我国的主刑有管制、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④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并用,而附加刑既可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9、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下面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有( )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 ②.犯罪及刑罚 ③.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0.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原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据宪法治理国家。遵守这一原则要做到( ) ①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②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必须做的事 ③不能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 ④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明辨是非:(20分,只要认真,一定成功!正确的打“√”,错的打“×”) 1、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今后将实施可持续发展,依靠人民群众保护环境,对于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将追究其刑事责任。( ) 2.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具有影响范围大,接触时间长,潜伏时间久等特点。( ) 3.在我国,房产纠纷 21岁过继给叔叔仍继承父母财产。环境保护,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 ) 4、社会上有些人向未成年人出售,传播一些色情的书刑、音像制品,这是一种损害精神文明的行为,对比一下土地公神像。也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社会保护规定。( ) 5.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 6.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都没有违反《刑法》,所以都不必追究法律责任( ) 7.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 ) 8.判断一种行为是否犯罪,首先是看这种行为是不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 9.抢劫、盗劫等侵犯财产的犯罪,性质最严重,对国家和人民危害最大 ( ) 10、在保障人民权利中,我国司法保障方面推出了法律援助的举动,这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