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土地法规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土地 > 土地法规 >

就管理控制理论谈安全管理工作

时间:2012-02-12 15:18来源:幸运风 作者:故里人家 中国法律网
摘 要〕 结合管理控制理论和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的实际,从控制过程的三要素、控制的特点和控制的类型3个方面阐述了管理控制理论对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管理控制 安全管理

  在管理工作中,控制是管理的四大职能之一。所谓控制,一般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能够得以实现,各级管理人员根据为实现计划和目标所确定的控制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定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及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再度发生。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一种控制过程,管理学中的控制理论完全可以适用于它。下面从3个方面来谈谈管理控制理论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1 控制过程的三要素

  基本的控制过程包括3个步骤:确立控制标准、衡量偏差信息和采取纠偏措施,而控制标准、偏差信息、纠偏措施就是控制工作的三要素。

1.1 确立控制标准

  这是管理控制过程的第一步。控制标准是控制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是检查和衡量实际工作的根据和尺度。如果没有控制标准,控制工作也就失去了目的性。

  多年来,为了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严肃性,国家和电力部门不断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安全法规、法令,如《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等。这些法规、法令向人们明确了安全工作的目标以及具体执行标准。电力行业的安监人员掌握了这些标准就可以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监察工作。

  另外,电力企业也可以针对某项具体的工作制定一些专门的控制标准。如发电厂一台机组需要大修,事先就必须针对大修工作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这个制定大修安全措施的过程就相当于确立控制标准。

1.2 衡量偏差信息

  管理控制的第二步就是根据已制定的合理标准来衡量实际活动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将偏差信息反馈给有权采取纠正措施的主管人员手中。了解和掌握偏差信息是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没有或无法得到这方面的信息,那就无法知道是否应该采取纠正措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采取纠正措施,控制活动便无法继续开展。

  其实这一条对广大从事电力生产的安监人员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安监人员每天从事的监察工作大多属于此范畴。

  同样以机组大修为例,安监人员根据制定好的大修安全措施对大修现场进行全过程的安全监督,如检查工作票执行制度是否到位、检修设备是否已可靠隔离、防止高处坠落措施是否落实等,这个监督过程就是一个了解和掌握偏差信息的过程,相当于衡量偏差信息。

1.3 鉴定偏差和采取纠偏措施

  管理控制的最后一步是在发现有偏离标准的情况后,立即采取纠正行动。

  这一步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要找出偏差的原因,即鉴定偏差;二是进行纠正性的调整,即采取纠偏措施。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有采取了纠正行动,控制才是有效的。

  安全监督过程同样也是如此,仍以机组大修为例,当安监人员在对某110 kV开关大修过程进行监督时,发现漏挂一组接地线,检修区域随时有倒送电的危险,安监人员首先勒令检修人员停工,然后进行调查,发现漏挂地线的原因是执行工作票措施时把关不严、运行人员遗漏所致,因此他要求立即进行补挂接地线。

  从发现漏挂到安排补挂接地线,这个过程就相当于鉴定偏差和采取纠偏措施。

2 控制的特点

  管理控制不同于物理、机械及其它方面的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

2.1 管理控制具有整体性

  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管理控制是确定全体成员的职责,完成计划是全体成员共同的责任,参与控制是全体成员的共同任务;二是管理控制的对象是组织的各方面,需要了解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工作情况并予以控制。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中要求各公司系统实行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者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障和安全监察体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正是安全管理整体性概念的体现。

2.2 管理控制具有动态性

  由于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从而决定了控制标准和方法不可能固定不变,管理控制具有动态的特征。

  在实际的电力生产中,尽管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即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由于事故原因的复杂性、事故发生的随意性以及电力生产自身的连续性等特点决定了从事安全管理也必须要有动态性,安全管理的标准以及一些安全监督的手段都应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样才能提高安全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2.3 管理控制是对人的控制并由人来执行

  管理控制强调的是对人的控制,安全管理又何尝不是如此。电力行业中每一项安全标准、每一条安全措施都是围绕人来制定的,而最终也是靠人来完成的。应该说安全管理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归根到底都要以人为本。

2.4 管理控制是提高职工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控制不仅仅是监督,更重要的是指导和帮助。管理者可以制定纠偏计划,但这种计划要靠职工去实施,只有当职工认识到纠偏的必要性,并具备纠正能力时,偏差才会真正被纠正。通过控制工作,管理者可以帮助职工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端正职工的工作态度,指导他们采取纠正措施。这样既可达到控 制的目的又能提高职工的工作和自我控制能力。从事安全管理工作时,也应牢牢地把握这一点,安全监督与安全考核仅是一种手段,而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反事故能力,最终实现安全目标才是目的。

3 控制工作的类型

  根据纠偏措施作用环节的不同,管理上将控制工作分为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现场控制。

3.1 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指在工作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检查预测、估计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力争将工作中的偏差消除在产生之前。

  这一方法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应用得最普遍,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中的“预防为主”所包含的精神实质就是前馈控制,比较典型的做法有: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