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wsry于2012-3-2723:36编辑 塘边半山土地公庙2008年搬到现址,即海沧区东屿村村口,拥有闽台及东南亚的大量信众,农历每月初四香客云集,被海沧区ZF定为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 土地公庙近照 土地公庙近照 土地公巡游台湾 每逢初四香客云集 但如今,土地公庙面临搬迁,补偿款仅8000元,更要命的是要求本月底就迁出,而现在尚无处可搬! 厦门塘边半山土地公庙,始建于宋,俗称"岩仔内土地公宫",乃塘边社及四周百姓所立。至明正德年间,年久失修,山忽生虎患,塘边诸社,乃户捐缘银,重修土地公宫。厦门仙岳山四周乡邻莫不争相膜拜,香火鼎盛,人潮喧哗,恶虎惊恐弃山而逃,顶禾草泅海而渡。传(厦门)土地公神威也。 明万历、清同治、宣统年乡民屡有重修,并筑山路石阶抵庙,香火炽盛,远近朝拜。民国二七年(1938年),厦门沦陷。日寇入塘边社,烧厝十数间,杀戮七人,而匿藏厦门土地公庙之乡众则躲过一劫。1959年台风毁庙,香火凋零。 1975年前后,湖里塘边社一农妇"张最"因家庭及年代的原因,常上山"采薪"、拣一些"猪牛粪"回大队换公分。某天午后张最在半山破庙边小憩,梦见一老人从她身边经过,对于江苏省婚假几天。交待她要在山上的破庙为他塑像烧香,香火会很旺,新庙并会保佑她身体健康,会有好晚年。此后不久,一风水地理师指点她在旧庙原址(即为一"龙穴")朝向宝珠屿的方向重建厦门改革开放后最为灵验、香火最为旺盛的"土地公庙"。因仙岳山原属于湖里塘边社和仙岳山脚下仙岳村的交界处,文革过后地界未标明,而侍者张最又为湖里塘边社村民,故该土地公庙被称为"塘边半山土地公庙"。 1995年,台湾一座土地公庙送来一尊木雕土地公神像,称在塘边半山土地庙学艺一年,但一年后其因得"地理"不肯回台湾,张最便将其供奉在土地公庙内,每日烧香膜拜,早上将其请到庙外供桌上,晚上请回庙内。 现任侍者"海宏"过去常上山到土地公庙帮忙,与张最成为忘年交。张最曾多次提出将土地庙交予海宏管理,但海宏因工作关系没有答应。张最年事渐高,双腿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2007年6月12日下午,张最强迫海宏将土地公神像带出土地庙。次日晚天降大雨,因供桌上的蜡烛引火,土地公庙失火,庙内所有木制品几乎全部烧毁,所幸张最被庙内其他人救出,没有人员伤亡(2007年6月14日厦门晚报头版有报道)。其实什么时候领结婚证。对此次失火众人皆感神奇,无法解释。 仙岳山上的旧址已拆除 2008年9月1日晚土地公庙被拆除,次日,受张最委托,海宏将庙内所剩的佛像、供桌、牌匾等搬出。现在塘边半山土地公旧址已夷为仙岳山天街。 后"土地公"以台湾来的"乩童"之口要求将新庙建在海沧区东屿村--素有"宝珠穴"之称的滨湖北路东屿村路口的海沧湖公园边上。经众善信护持,香火日渐兴旺,塘边半山土地公庙也被海沧区政府定为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 现塘边半山土地公庙名声远扬,在厦门以及台湾南部都有大量信徒。每逢农历初四,庙内香客云集,其中不乏特意从台湾前来的善信。每逢农历八月十五,土地公神像巡游台湾。台湾嘉义市"奉天宫"董事长还曾特别赠送供奉一尊该庙镇殿之神"天虎爷公"(台湾领导人马英九、陈水扁均多次参拜过)、"开台妈祖圣像"和"天宫炉"。 虔诚的台湾信众 土地公巡游台湾 八月十五恭送土地公巡游台湾 土地公庙受统战部认可 民间信仰,无处告白。 (责任编辑:admin) |